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607606) 作品数:55 被引量:275 H指数:11 相关作者: 张治军 李久盛 王晓波 王永刚 张立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科学院 河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十二烷基硫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对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影响 2010年 采用液相碳化法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并用TEM、SEM、XRD和IR等先进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的加入对纳米碳酸钙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醇接枝聚甲基丙烯酸能够促进碳酸钙的晶体成核,抑制晶体生长,从而可对产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有效调控。添加量为2.24%(质量分数,下同)时,生成了粒径约为20~50nm的立方状纳米碳酸钙;添加量为3.36%及以上时,生成了不同粒径的棒状纳米碳酸钙。分析了立方状和棒状纳米碳酸钙的形成机理,发现这可能与PMAA-DDT的分子结构与形状有关。同时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纳米碳酸钙形态的影响,发现在较高温度下碳酸钙粒径增大,团聚严重,升高反应温度不利于控制纳米碳酸钙形貌,95℃时出现文石相碳酸钙。 陈银霞 纪献兵 赵改青 王晓波关键词:纳米碳酸钙 碳化法 形貌 晶型 几种极压抗磨剂对聚脲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添加T204(硫磷伯仲辛烷基锌盐)、T304(亚磷酸二正丁酯)、A88(酸性硫代磷酸酯铵盐)到制备的聚脲脂中,分别考察了该3种极压抗磨剂对聚脲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T204只能显著地提高聚脲润滑脂的极压性能,极压载荷从基础脂的400 N提高到900 N,提高了125%;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T304可使体系的磨损体积较基础脂润滑下减小52%,极压载荷提高幅度达125%;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A88可使体系磨损体积减小58%,极压载荷提高75%。 张遂心 王晓波 赵改青 雷自强关键词:聚脲润滑脂 抗磨性 极压性 油田化学品 含苯并噻唑环的硼酸酯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在硼酸酯结构中引入苯并噻唑官能团,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含硼多功能添加剂,对其摩擦学行为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该化合物在菜籽油中承载性能优异,且优于ZDDP。与ZDDP相比,该化合物具有极优异的减摩效果,但抗磨效果略差。此外,对其热稳定性也做了初步考察。 王永刚 杨双花 白晓华 李久盛关键词:硼酸酯 苯并噻唑 摩擦学 润滑油添加剂 润滑油纳米添加剂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0 2008年 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在润滑油中表现出特殊而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和今后润滑油研究工作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纳米粒子作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并对未来纳米添加剂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建议。 李久盛 张立 王会东关键词: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 钢/镍钛合金下乙二醇的摩擦化学反应研究 2011年 在万能摩擦试验机上采用钢/镍钛合金、钢/铝和钢/钢摩擦副进行乙二醇的摩擦化学反应研究;采用紫外光谱(UV)、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光谱(1HNMR)对摩擦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乙二醇在钢/镍钛合金摩擦副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而在钢/铝及钢/钢摩擦副表面不发生摩擦化学变化;在试验条件中,速度是影响摩擦化学反应的主要因素,而载荷对摩擦化学反应影响较小。 尤龙刚 姜栋 王海忠 冯大鹏关键词:乙二醇 镍钛合金 摩擦化学 表面修饰的纳米硼酸镁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为开发可作为硫化烯烃替代物的润滑油添加剂,制备了一种表面修饰的纳米硼酸镁粒子(T-MgBN),采用ICP-AES、XRD和T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T-MgBN为无定型、平均粒径为50 nm的纳米粒子,且表面吸附了表面修饰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在一种新型调油工艺下调制的T-MgBN试油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和硫化异丁烯(T321)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SEM及XPS对钢球磨损表面形貌和元素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MgBN在矿物油中具有优异的抗磨、减摩件能.随着剪切力的增大,T-MgBN在摩擦副表面吸附、沉积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并且和表面吸附的表面活性剂以及摩擦副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B_2O_3、BN、Fe_2O_3和FeB等物质. 郝利峰 李久盛 徐小红 任天辉关键词:硼酸镁 硫化烯烃 摩擦学性能 Preparation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modified Cu nanoparticles 被引量:17 2012年 Cu nanoparticles surface-modified by dioctylamine dithiocarbamate (DTC8) were synthesized using a two-phase extraction route. The siz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resultant surface-capped Cu nanoparticles (coded as DTC8-Cu)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nfrared spectrometry.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DTC8-Cu as an additive in liquid paraffin was evaluated with a four-ball machine, and the surface topography of the wear scar was also examin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that Cu nanoparticles modified by DTC8 have a small particle size and 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Besides, DTC8-Cu as an additive in liquid paraffin has excellent antiwear ability, due to the deposition of nano-Cu with low melting point on worn steel surface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self-repairing protective layer thereon. 杨广彬 柴单淘 熊秀娟 张晟卯 余来贵 张平余关键词:ADDITIVE PREPARATION 表面修饰纳米硼酸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6 2010年 制备了表面修饰油酸的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利用XRD、TEM和IR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离心分离法考察了纳米硼酸钙在润滑油中的稳定性,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SRV试验机上考察了油品的抗磨减摩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探讨了其润滑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沉积膜和反应膜的生成对抗磨减摩性能有决定作用。 李久盛 郝利峰 徐小红 张立关键词:硼酸钙 油溶性 摩擦学性能 表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及其与聚合物的作用 被引量:23 2008年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化学修饰及其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与基体作用方式的研究工作。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修饰可以改善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基体间的亲和性,同时可以使纳米SiO2表面功能化,有利于SiO2与聚合物基体间形成强的结合力。纳米SiO2与聚合物基体间可以以吸附力、氢键、共价键等方式结合,不同的结合方式对材料性能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束华东 李小红 张治军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 复合材料 表面修饰 玻璃纤维/云母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2010年 以端-NCO的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WSR-618为原料,制备了聚氨酯含量20%(质量分数,下同)的PU/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并用不同含量的玻璃纤维,玻璃纤维/云母混合填料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热分解性能,发现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可提高4%,填料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增大15%以上,热分解温度最大可提高15℃。并且,复合材料的性能变化与填料的种类、含量密切相关。 陈守兵 王齐华 裴先强 王廷梅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 玻璃纤维 云母 动态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