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18)
- 作品数:24 被引量:561H指数:11
- 相关作者:陈振明耿旭李德国吕志奎孙杨杰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当代治理模式下公共组织的变化和趋势被引量:4
- 2016年
- 公共组织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部门,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不同的治理模型下,公共组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当代治理模式下公共组织出现的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当前公共组织呈现出以下变化和趋势:首先,公共组织虚拟化;其次,公共组织集中化;第三,公共组织扁平化;第四,公共组织公开化;第五,公共组织协同化。
- 邓剑伟杨添安
- 关键词:公共组织虚拟化扁平化协同化
- 中国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被引量:33
- 2016年
- 考察国外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评述中国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实践进展及其未来走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皆表明,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已成为中国政府治理与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公共服务管理及质量改进研究正逐步成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而中国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下一步应该重在加强理论创新,促进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知识增长;树立质量第一理念,培育公共部门质量管理文化;实施大数据战略,健全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系统;拓展公民调查与评价,形成参与型、协作型的质量改进机制。
- 陈振明耿旭
- 关键词:公共服务
- 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兴起被引量:9
- 2014年
- 公共部门的质量奖起源于私营部门的质量奖,经历了从企业管理到政府创新再到专业化公共服务奖的三个发展阶段。本文描述国内外公共服务质量奖的兴起、沿革与现状,剖析国外四个典型的公共服务奖项——"联合国公共服务奖"、"欧洲公共部门奖"、"美国政府创新奖"、"加拿大卓越公共服务奖"的设计与实施及其经验,并指出其对我国专业性公共服务质量奖项设计与实施的可供借鉴之处。
- 陈振明孙杨杰
- 关键词:公共服务
- 社会控制、社会服务与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治理的三个基本维度被引量:30
- 2014年
-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三种典型形态。与这三种社会形态相对应,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上,呈现出一幅从社会统治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演化图景。其中,社会治理作为一个由学界首先发起,然后被政界认可和沿用,并因此再次引起学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变迁过程。然而,在貌似热闹的表象背后,却潜藏着对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研究乏力的危机。有鉴于此,本刊精心组织三篇专题文章,分别从社会治理的基本维度、社会治理的创新场域、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等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引起更加广泛深入的讨论。
- 陈振明
-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本维度社会控制社会活力社会服务后工业社会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转型之路:一个综合框架被引量:12
- 2013年
- 改革开放,其实是中国政府转型从萌芽到成型、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过程。政府转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力图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政府转型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革,通过发展目标、政府职能、政策工具、政府机构和财政结构的改革,政府引领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另一方面,这种转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得政府治理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力量。
- 吕志奎
- 关键词:政府转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服务型政府
-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本土经验——漳州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创新实践评析被引量:35
- 2014年
- 近年来,公共服务和行政服务标准化成为各地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新内容。文章选取的漳州市作为中国地方政府效能建设的发祥地之一以及福建省最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城市,从2011年开始进行较为系统的政务服务标准化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为公共服务质量管理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本土案例。可以说,行政服务标准化的实质是促进行政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满足民众对高质量行政服务的需求,并为行政服务质量改进提供了新机制、新途径及新方式。
- 陈振明耿旭
- 关键词:行政服务公共服务质量管理
- 政策扩散理论的演化被引量:56
- 2014年
- 本文从基本概念、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三个维度对政策扩散理论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加以回顾,按照时间顺序及每阶段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将政策扩散的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单因素理论解释期(1980年之前),碎片化理论解释期(从1980年至2000年)和尝试整合理论的解释期(从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作者认为政策扩散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并非像"谱系式"比喻所暗示的那样,每一代研究只完成其中的一项使命,并且前两代研究都基本完成各自的使命。事实上,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存在概念化界定不明、理论解释缺乏连贯性等自身缺陷,即便三者在政策扩散理论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新发展。政策扩散理论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来自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支持,而这也是中国政策学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 陈芳
- 民生改善与基层治理:转产就业政策创新的“翔安样本”被引量:5
- 2015年
-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治理的重心是解决就业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
- 陈振明吕志奎
- 关键词:就业政策民生改善城镇化进程转产就业问题
- 地区公共服务增量供给差距的空间演变趋势研究
- 2015年
- 鉴于当前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有较大的差距与不平等感受,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势在必行。研究发现,从均值的历史趋势看,人均公共服务增量供给在逐渐增加;从时间维度看,不平等程度均有下降趋势。针对地区公共服务呈现有差别的联系,文章采用200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围绕地区公共服务增量供给差距,通过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相关性,揭示当前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集聚性与异质性以及经济社会相关性。通过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空间布局,呈现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动态分布规律。
- 刘美萍
- 公共服务的法治建构:渊源、框架与路径被引量:10
- 2015年
- 公共服务的法治建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体现民意、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从法与公共服务的渊源看,现代公法首先是调整公共服务的法律,是公共服务精神融入国家治理的体现。公共服务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创制规则、主体规则、行为规则和责任规则等四个环环相扣、联系密切的基本维度。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法制驱动,着重从权利界定、责任分配、行为规制等不同方面共同规范公共服务的发展。我国公共服务立法存在基本法缺乏、实体法不完善、过程或程序性法律滞后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了使公共服务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从顶层设计、分权、质量改善等原则出发,加强公共服务立法的系统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 李德国陈振明
- 关键词:公共服务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