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280)
-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作者:郭广猛姜永涛杨杰齐曙光戚鹏程更多>>
- 相关机构:南阳师范学院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2007年云南普洱地震OLR异常分析
- 利用NOAA-18/AVHRR数据(日际资料,1°×1°),分析了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6.4级地震前的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时序变化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发...
- 杨杰韩晓勇
- 关键词:OLR地震断层
- 基于逐像元方法的2010年花莲地震前热异常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使用NCEP提供的气象同化资料,基于逐像元方法分析了2010年2月7日花莲地震前后两个月的地表等压面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震前5天在菲律宾板块向欧亚板块移动的前端出现了孤立分布的高温区域,且随着地震的临近,向冲绳海槽和琉球海沟之间的海域移动,增温幅度最高达6℃。此结果与现有的地震热异常时空分布规律一致,表明逐像元方法不仅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内陆地震,在有海岛分布的海洋地震也同样适用。
- 杨杰
- 2007年云南普洱地震OLR异常分析
- 利用NOAA-18/AVHRR数据(日际资料,1°×1°),分析了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6.4级地震前的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时序变化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发...
- 杨杰韩晓勇
- 关键词:OLR地震断层
- 文献传递
- 中国陆域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被引量:26
- 2011年
- 通过对近60年来中国陆域地震灾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建立了1949—2009年中国陆域地震灾害信息数据库,编制了中国5.0级以上地震灾害图谱库。在此基础上,从不同时空尺度定量分析了近60年来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表明:①近60年来中国累计发生5.0级以上地震灾害1 679次,年代际变化显著,70年代是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的时期;②中国地震灾害年际变化具有明显活跃和平静交替的周期性,幅度较大,其中,1950年、1966年、1976年、1988年、2008年为地震发生的活跃期;③中国地震灾害空间分异格局显著,60年来西部地区地震灾害达1 547次,占全国的92.14%,是中国地震灾害的高发区域;④中国分省地震灾害差异明显,其中西藏、新疆、云南、四川和青海等省(区)是中国地震灾害的主要发生省份;⑤近60年来中国地震灾害震中分布重心均位于青海省(90°~99°E,33°~36°N),迁移幅度较小。
- 杨格格杨艳昭游珍张小咏
- 关键词:地震灾害
- 关于意大利地震的7次预测
- <正>1997年苏联科学家Morozova发现在活断层上方有异常的线性云存在。通过观测卫星云图上的云异常,可以对地震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测。2012年4月23日,我们发现意大利地区上空出现了两条明显的异常云系(图1)。其中一...
- 郭广猛
- 关键词:卫星云图
- 文献传递
- 对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失败的再分析
- 2019年
- 通过对帕克菲尔德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地存在有11年及11年的倍数周期,美国学者发现的22年周期只是其中一个特例。分析认为,无论是使用11年周期还是22年周期,均无法准确预测出2004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因此美国学者的预测未能成功。原因在于出现了一个新的黄金分割规律,即11年×0.618=6.8年,使用该规律可以准确预测出2004年地震。依据以上发现的3个规律,尝试预测下一次帕克菲尔德地震可能发生在2032年附近,建议综合使用当地观测数据分析以缩小误差。
- 郭广猛
- 关键词:黄金分割
- 关于意大利6级地震的预测和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2012年4月23日卫星云图上显示意大利地区上空出现了云异常.其特征表现为云的边界清晰,呈直线分布,并且云系不受风力影响,稳定不动,在整个欧洲地区只有意大利地区的云系表现出此类异常.因此认为该地区的地质活动增强,于是作出意大利在1个月内要发生5.5~6.0级地震的预测.2012年5月20日意大利北部发生6.0级地震.证实该预测是准确的.研究还表明,2012年5月6日意大利出现了同样的异常云系,这些异常的时空特征与Mogi Doughnut假说吻合.
- 郭广猛邱海涛王晓谦
- 关键词:地震预测卫星云图
- 周口M4.7级地震前的异常研究
- 2011年
- 研究了2010年10月24日周口4.7级地震前的电离层总电子浓度变化以及向外长波辐射变化,认为电离层变化异常值出现在6月17日,在河南南部出现一个电离层低值区,向外长波辐射异常值出现在10月22日至23日,表现为震中区附近的向外长波辐射值为全国最高值,同时稳定分布在该区两天时间.研究认为向外长波辐射异常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震中位置,与电离层异常相结合,二者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震级和震中,但是对于时间的预测还存在有困难.
- 冯亚静邱海涛郭广猛
-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向外长波辐射
- 基于GIS与RS的南阳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能够反映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聚居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已广泛服务于全国及省级尺度区域规划等领域,但在地区及市级尺度上的应用较少。以南阳市作为研究区,选取了反映区域自然条件的地形、生态、气候、水文四个因子,利用GIS及RS技术分别从单因子及多因子综合的不同角度定量化分析了南阳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特征及其空间差异,并针对南阳市区域尺度的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人居环境自然条件以适宜性为主,整体上自然条件对人居环境的限制较少,一般适宜与高度适宜地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8.08%;临界适宜与比较适宜地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27.23%;不适宜区域面积最小,占区域总面积的4.69%。从单要素对区域人居环境的影响来看,南阳市典型的季风性大陆湿润半湿润气候特征对区域人居环境无明显限制性影响,地形条件及水文条件两个要素对本区域的人居环境影响较大。从多要素综合影响的分析结果来看,该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升高的趋势,西北部大别山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较低,中部盆地区域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较高。
- 申真
- 关键词:GISRS人居环境
- 对昭通6.5级地震的事前预测和事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依据卫星热异常和仪器观测数据异常,于2013年11月做出东经102°~104°,北纬25°~27°附近将发生6~7级地震,时间在3个月内的预测.2014年4月根据卫星热异常和云异常,继续确认了震级和地点,但是对地震的时间预测上不好把握.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证实我们预测的震级和地点准确,时间在上年度正确,短期月份错误.通过分析地震日期,发现鲁甸地震和汶川地震有一定的相似性.
- 郭广猛赵全发
- 关键词:地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