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1SZYQN76)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田钒平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的价值辨正、路径选择与判准甄别——以多民族背景与公民权利的平等维护为分析视角被引量:5
- 2012年
- "多民族背景"是民族自治地方在法治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行使法律变通权,将民族关系问题纳入法治轨道,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一个正当有效的制度平台和维护机制,推动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局面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为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公民平等实现其法律权利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立法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权的根本目的。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协商决策机制,建构协商司法模式,妥善处理不同民族习惯法之关系、国家法与习惯法之关系,有效开展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工作,是改善民族自治地方法治现状的必然选择。
- 田钒平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变通
- 民族自治地方公民收入能力提升的制度约束研究
- 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角度讲,公民是否拥有一定经济发展能力,是其能否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在要素结构上,公民自我发展的经济能力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和获得收入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虽然是公民自我发展...
- 田钒平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 文献传递
- 民族自治地方公民就业权保障缺失的制度根源与对策——以五个自治区为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近10年来,由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就业政策和法律规定时,没有充分利用其享有的自治权,对有关规定作出与当地资源优势和就业需求相适应的细化和变通,致使为增加就业岗位和提升就业能力而施行的政策未能产生明显效果。为从根本上解决公民就业需求,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改变为促进经济增长而允许"适度失业率"存在的传统观念,以保障"有劳动意愿的适龄公民都能实现就业"为根本目标,建立与产值结构变化相协调的就业岗位供给制度,并在准确理解宪法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公有制(经济)之下保障公民有效就业的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之下保障公民稳定就业的制度机制。
- 田钒平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公民权利就业所有制政府责任
-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有效行使自治权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构
- 在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分权治理的宪政模式下,通过宪法及其相关法明确划分中央或上级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和界限,建立一个合理的宪政运行结构,是构建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宪政保障的必要条件。在分权宪政下...
- 田钒平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法》权力界限民族区域自治法宪政保障有效行使
- 文献传递
-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与公民收入改善的制度约束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尽管,近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公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明显偏低。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是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水平约束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其承担的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责是差距过大的主要根源;合理分配制度的缺乏、国家针对特定群体的福利政策和行业垂直管理体制下不同工资制度的实施是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采取针对性对策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公民收入的改善。
- 田钒平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