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B090400183)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相关作者:曹庸张帅张泳周国海苗建银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肇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挥发油
  • 2篇陈皮
  • 2篇陈皮挥发油
  • 1篇单宁酶
  • 1篇学成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曲霉
  • 1篇萃取
  • 1篇理化性
  • 1篇理化性质
  • 1篇连续相
  • 1篇连续相变
  • 1篇酶学性质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分析
  • 1篇胶束
  • 1篇黑曲霉
  • 1篇反胶束

机构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肇庆学院
  • 2篇无限极(中国...
  • 1篇钦州学院
  • 1篇泰州学院

作者

  • 3篇曹庸
  • 2篇张帅
  • 1篇朱华伟
  • 1篇管晓盛
  • 1篇刘又豪
  • 1篇林健辉
  • 1篇苗建银
  • 1篇刘飞
  • 1篇周国海
  • 1篇吴标
  • 1篇张泳
  • 1篇农嘉仪

传媒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临界CO_2萃取陈皮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陈皮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原料颗粒度4个因素对陈皮挥发油萃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为陈皮挥发油萃取率的极显著影响因素,萃取温度为显著影响因素,并最终优化得到陈皮挥发油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6 MPa,萃取时间120min,原料颗粒度为粉碎陈皮过30目筛,在此条件下,陈皮挥发油萃取率为3.96%。所得陈皮挥发油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为33.6%。经GC-MS分析,此陈皮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三种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31.90%),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24.52%)及亚麻酸甲酯(17.43%)。
黄景晟张帅刘飞刘硕杨宜婷吴标刘又豪曹庸
关键词:陈皮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正交试验
陈皮挥发油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及特性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陈皮作为传统中药材,其所含挥发油具有祛痰、平喘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采用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从陈皮中提取挥发油,探讨了原料颗粒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和解析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萃取工艺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同时对陈皮挥发油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连续相变萃取陈皮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颗粒度40目,萃取时间60 min,萃取压力0.6 MPa,萃取温度30℃,解析温度70℃,在此条件下陈皮挥发油的提取率为3.31%。低温连续相变萃取陈皮挥发油呈黄色至红棕色半固体膏状物,内含10.6%多甲氧基黄酮类物质,碘值为122.4 g I/100 g,酸价为73.8 mg KOH/g,过氧化值为0.1 g/100 g。经GC-MS分析发现,陈皮挥发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30.01%),十八碳-9-烯酸(25.43%),亚麻酸(16.32%)和硬脂酸(4.56%)。
周国海苗建银刘飞管晓盛张泳李赟杨宜婷曹庸
关键词:陈皮挥发油理化性质GC-MS
黑曲霉T3-5-1高活力单宁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用黑曲霉T3-5-1生产单宁酶,将粗酶液分别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和透析法初步纯化,结果表明,使用截留分子量12 kDa的透析袋对粗酶液透析后的比活力(3108.58 U/mg),高于硫酸铵沉淀法处理后的比活力(2939.38 U/mg)。然后对透析样品用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单宁酶,通过与单宁酶A及单宁酶B进行GPC色谱图比较发现,其分子量基本一致,但黑曲霉T3-5-1单宁酶的比活力(5304.78 U/mg),远高于单宁酶A(1788.15 U/mg)和单宁酶B(935.07 U/mg)的比活力。该单宁酶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pH值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0℃,且其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当底物为没食子酸丙酯时,最大酶促反应速率Vmax为81.96μmol/(L·min),米氏常数Km为0.85 mmol/L。最后考察了该单宁酶的催化合成能力,结果表明,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中,该单宁酶可催化没食子酸和丙醇反应合成没食子酸丙酯。
张帅陈遂黄景晟林健辉农嘉仪朱华伟曹庸
关键词:单宁酶纯化酶学性质反胶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