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200699105)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4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京彬王玉往龙灵利张会琼李德东更多>>
- 相关机构: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连通器模型讨论岩脉与成矿作用的初步尝试——以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岩浆侵入体的空间几何形态是复杂多变的,若一个矿区内岩浆侵入体的源区相同,并且成矿流体也是来自相同层位,那么可以对它们的侵位过程进行简化处理。文章提出岩浆侵入体的一个物理模型——连通器,并从连通器原理推导出类似的地质模型。初步尝试利用该模型应用于大井矿床,结合前人对大井矿区岩脉和矿脉的详细研究成果和事实,对连通器的地质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连通器模型在大井矿区是可以适用的,如果限定模型的边界条件足够多,该模型是可以用来进行深部预测的。
- 李德东
- 关键词:岩脉矿脉大井
- 山西支家地银多金属矿区火山–次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在对山西支家地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火山-次火山岩(流纹斑岩、石英斑岩、花岗岩)中的锆石做了系统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石英斑岩成岩年龄为135.4±0.8 Ma,流纹斑岩成岩年龄为136.2±0.6 Ma,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36.2±0.7 Ma,其时代均为早白垩世,表明该区出露的火山–次火山岩属于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石英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其成岩年龄135 Ma可以近似作为支家地矿床的成矿年龄。流纹岩和石英斑岩在化学成分上表现为富硅(SiO2=72.43%~78.48%)、高钾(K2O/Na2O值平均为25.17)、强过铝质(A/CNK=1.24~1.95),二者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非常类似,微量元素明显富Rb、Th、K、La、Nd、Zr等、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Eu等元素,Ti含量较低,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的钾玄岩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花岗岩仅在P和K元素化学成分上与前2者相差比较大(石英斑岩和流纹岩富K,亏损P,而花岗岩反之)。矿区三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后碰撞花岗岩的特征,推测其可能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本次所获锆石U-Pb年龄,不仅丰富了研究区火山-次火山岩类的同位素年龄资料,也为建立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 张会琼王京彬王玉往邹滔龙灵利
- 关键词:成矿年代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
- 藏南锑-金矿带成矿规律初步探讨被引量:3
- 2011年
- 1概况本成矿带主要指介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主拆离面(STDS)之间的特提斯喜马拉雅的部分,西起噶尔经定日东至隆子,总体呈EW向展布,长约2000km,东宽西窄,北邻冈底斯岩浆成矿带,南为高喜马拉雅地体,隶属于特提斯成矿域—喜马拉雅成矿省—喜马拉雅AuSbFe白云母成矿带—北喜马拉雅(大陆边缘)AuSb白云母成矿亚带,为青藏高原最具特色和最重要的锑-金成矿区带。
- 杜泽忠李关清
- 关键词:特提斯喜马拉雅变质核杂岩北喜马拉雅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藏南拆离系高喜马拉雅
- 岩脉的侵位机制对成矿作用的约束——以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例被引量:11
- 2012年
- 岩脉的侵位机制对理解岩脉和矿脉的侵位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岩脉的侵位机制,并以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例初步探讨了矿区内岩脉与矿脉的关系。研究表明,区域上主要受NW-SE向的挤压应力,在海西期向燕山期转变阶段,区域应力场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林西断块发生了顺时针转动的结果。矿区范围内,同样受NW-SE向挤压应力作用,块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推测矿区西南向北东方向挤压应力逐渐减小,隆升剥蚀量也随之减小。整体上,岩脉侵位于先存裂隙,矿脉侵位于岩脉形成的构造空间,局部具有互相穿插的现象。通过岩脉和矿脉的侵位过程,认为矿区西部寻找斑岩型矿床潜力较大。
- 李德东王玉往王京彬王莉娟龙灵利廖震
- 关键词:岩脉矿脉侵位机制应力场大井锡多金属矿床
-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H、O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34
- 2012年
-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其产出的环境和形成机理为国内外矿床学家所关注。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代表性岩(矿)石样品进行了S、Pb、H和O同位素分析,并从成矿系统中"源"的角度对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围岩和矿石中δ34S值变化于-4.9‰~0.5‰,在硫同位素直方图上呈塔式分布,成矿热液δ34SΣS在0值附近,与矿区内斑岩体的δ34S组成(-0.2‰~-0.7‰)十分接近。表明了矿石中硫的来源单一,主要来源于岩浆。矿石铅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明显分为两组:第一组样品富放射性成因铅,其206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8.603~18.752,207Pb/204Pb变化范围为15.610~15.686,208 Pb/204 Pb变化范围为38.910~39.135;第二组样品具有低放射性成因铅特征,其206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8.130~18.270,207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5.470~15.480,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38.140~38.850。各同位素比值相对稳定,变化范围较小。将含矿斑岩的岩石铅与矿石铅进行综合投图,两种类型的铅并非单阶段正常铅,而是混合铅,有放射性成因铅的加入。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或在演化过程中有不同源区物质的混入。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氢同位素的来源主要为深部的花岗岩体,而氧同位素由于后期大气降水增多、水/岩比值升高,导致含矿石英脉中δ18 OH2O降低。因此推断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早期以深源流体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演化,大气降水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 李永胜吕志成严光生甄世民杜泽忠
- 关键词: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成矿系统
- 东天山复合/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岩地球化学特征
- 2012年
- 新疆东天山地区发育一系列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复合/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初步统计这些岩体有香山西岩体、牛毛泉岩体、土墩南(二红洼)岩体和红梁予岩体。主要对这类杂岩体进行主量、微量和同位素元素测试工作:香山西岩体镁铁—超镁铁岩主要氧化物含量中,SiO_2含量39.3%~53.4%,MgO值4.84%~31.9%,平均值12.44%,CaO平均值7.54%,Al_2O_3平均值13.78%,Na_2O+K_2O含量0.17%~5.57%,平均值2.72%,在TAS图解中,既有碱性又有亚碱性系列,多数样品点落入橄榄辉长岩和碱性—亚碱性辉长岩区;牛毛泉镁铁—超镁铁岩主要氧化物含量中,SiO_2含量变化范围较小,为36.85%~48.81%,MgO值含量较低,为1.4%~9.89%,平均值6.35%,CaO平均值12.29%,Al_2O_3平均值17.96%,Na_2O+K_2O含量0.62%~4.26%,平均值2.16%,在TAS图解中,数据点多数位于碱性—亚碱性分界线附近,且略趋向于碱性系列,多数落入橄榄辉长岩和碱性辉长岩区;二红洼岩体主要氧化物含量中,SiO_2含量42.55%~54.48%,MgO值6.75%~17.5%,平均值12.54%,CaO平均值9.31%,Al_2O_3平均值15.01%,Na_2O+K_2O含量1.59%~5.03%,平均值2.81%,在TAS图解中,数据点既有碱性也有亚碱性系列,主要落入橄榄辉长岩、碱性—亚碱性辉长岩和辉长闪长岩区;红梁子岩体主要氧化物含量中,SiO_2含量42.80%~50.08%,MgO值变化较大,为4.10%~22.12%,平均12.41%,CaO平均值9.29%,Al_2O_3平均值12.45%,Na_2O+K_2O含量1.13%~3.5%,平均2.67%,在TAS图解中,数据点主要落入橄榄辉长岩、碱性—亚碱性辉长岩区。在利用主量元素划分的铜镍系列和钛铁系列数据图中,香山西岩体数据既有钛铁系列也有铜镍系列;牛毛泉镁铁—超镁铁岩数据点落入铜镍系列区域,但其他参数显示主要落入钒钛系列区域;二红洼岩体主要氧化物含量中,主要属于铜镍系列,也有钛铁系列,在其他参数相关图中,主要属于钛铁系列;红梁子岩体主要氧化物含量中,数据点既有
- 李德东王玉往龙灵利王京彬王莉娟邹滔
- 关键词:SR-ND同位素东天山
-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3
- 2011年
- 甲玛矿床是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的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相关岩体和主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25~500℃,流体盐度(w(NaCl))平均值为36.2%,成矿流体主要为一种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体系;气相成分除H2O外,富含CH4、H2S、CO2、N2等不混溶体系。CH4、C2H4、C3H6等有机质的出现,说明成矿物质形成于还原环境中。据成矿压力估算成矿深度为2.2~8.3km,流体密度平均为0.89~0.98g/cm3。结合包裹体中的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与不同气相充填度的液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共存,且均一温度相近,而盐度相差很大,表明成矿流体经历了沸腾作用。
- 李永胜赵财胜吕志成严光生甄世民
-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成矿过程成矿流体金属矿床
- 天山铜镍-钒钛复合(或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2012年
- 新疆东天山地区发育一系列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初步统计这些岩体有香山西岩体、牛毛泉岩体、土墩南(二红洼)岩体和红梁子岩体。香山西岩体前人已做过详细研究(秦克章等,2002;肖庆华等,2010;王玉往等,2010),并且也注意到了香山西岩体是铜镍硫化物-钒钛磁铁矿复合(或过渡)类型的杂岩体。经过详细的区域野外及室内工作,初步确定东天山地区的牛毛泉、二红洼、红梁子岩体也具有铜镍-钒钛复合(或过渡)类型的特征,本文主要对牛毛泉。
- 李德东王玉往龙灵利王京彬王莉娟邹滔
- 关键词:年代学矿化风信子石链状硅酸盐矿物钒钛
- 东天山过渡型矿化镁铁—超镁铁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4
- 2012年
- 新疆东天山地区发育一系列与铜镍硫化物矿化和与钒钛磁铁矿矿化相关的过渡型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初步统计这些岩体有香山西岩体、牛毛泉岩体、土墩南(二红洼)岩体和红梁子岩体。本文主要通过锆石U-Pb法对牛毛泉岩体和红梁子岩体进行定年工作,并利用角闪石40Ar/39Ar热年代学方法对牛毛泉岩体和二红洼岩体的侵位年龄进行约束。测试结果表明,牛毛泉岩体年龄为289.7±2.4Ma,红梁子岩体年龄为309.7±1.5Ma,二红洼岩体年龄为274.2±5.7Ma。此外,本文还对这类杂岩体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工作。结果表明,岩石系列既有碱性也有钙碱性和拉斑系列,m/f比值0.44~4.76,属铁质基性岩;MgO、FeO、CaO、Na2O+K2O、TiO2、SiO2成分及相关岩石化学参数,均表现具有含钒钛磁铁矿化和含铜镍矿化岩石的双重和过渡特征;岩石的稀土分馏,曲线的倾斜程度变化较大,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1.39~5.47,(La/Yb)N比值变化较大,在0.79~4.65之间,铕异常变化较大(0.85~2.33),经原始地幔标准化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差不大,总体上样品中普遍具有Th、Ta、Nb、Ti等亏损,Sr、Ba富集趋势;εNd(t)值绝大多数为正值,[n(87Sr)/n(86Sr)]i值普遍较低,显示这类岩体源区为亏损岩石圈地幔,并经历较强的分异作用。
- 李德东王玉往龙灵利王京彬王莉娟邹滔
-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矿床东天山
-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脉岩的成矿与找矿意义被引量:11
- 2011年
- 内蒙古大井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与次火山热液有关的脉状矿床,其成矿元素组合复杂,具有亲氧(锡)和亲硫(铜铅锌银)两套成矿元素组合。矿区范围内脉岩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可分为霏细岩和英安斑岩两大类。霏细岩以斑晶不发育、硅化绢云母化强烈及Eu亏损明显等为特征,与早期阶段的锡成矿有关;英安斑岩以斑晶发育、黄铁矿化强烈及Eu异常不明显为特征,构成玄武安山玢岩-闪长玢岩-英安斑岩脉岩组合,与晚阶段的铜铅锌成矿有关。两套脉岩所代表的岩浆-成矿体系在不同成矿阶段、相同(近)构造部位先后叠加成矿,形成了大井矿床复杂的成矿元素组合。脉岩及其蚀变特征是该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 张会琼王京彬王玉往王莉娟龙灵利廖震
- 关键词:脉岩成矿关系大井锡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