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GB2C500149)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相关作者:上官新晨吴少福沈勇根蒋艳侯英梅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教育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酶法制备紫红薯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8
- 2011年
- 为了确定酶法制备紫红薯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参数,提高产品纯度,以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对酶法制备紫红薯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紫红薯渣按1:10(质量比)用水调成浆,糊化后冷却至75℃,按干薯渣的0.5%加入混合酶[m(淀粉酶):m(糖化酶)=7:3],保温处理150min;灭酶后降温至60℃,按原料的0.2%加入木瓜蛋白酶处理60min。样品的酸性洗涤膳食纤维含量达75.46%。该法为紫红薯膳食纤维的制备提供试验依据。
- 吴少福侯英梅上官新晨蒋艳沈勇根
- 关键词:膳食纤维酶法
- 紫红薯膳食纤维漂白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得到色泽较浅的紫红薯膳食纤维,以样品的白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试验对H2O2漂白紫红薯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紫红薯膳食纤维用40 g/L H2O2溶液按1∶15调成浆,pH值调整为10.0,在60℃的水浴中保温处理180 min,样品的白度值达到85.39%。
- 吴少福蒋艳上官新晨沈勇根徐嘉琪罗娟
- 关键词:紫红薯膳食纤维漂白工艺H2O2
- 紫红薯渣、膳食纤维和漂白膳食纤维物化特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对紫红薯渣、膳食纤维和漂白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紫红薯膳食纤维的水合性质与紫红薯渣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H2O2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紫红薯膳食纤维的水合性质;酶法和H2O2处理降低了样品吸附胆酸钠的能力,但提高了吸附亚硝酸钠的能力;紫红薯渣、膳食纤维和漂白膳食纤维的水合性质分别为:膨胀力4.36、14.3、9.30 mL/g,持水力2.65、8.39、6.49 g/g,结合水力1.89、3.12、2.05 g/g;紫红薯渣、膳食纤维和漂白膳食纤维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0.12、0.88、0.48 mmol/g;紫红薯渣、膳食纤维和漂白膳食纤维吸附胆酸钠的能力分别为35.03、24.12、17.84 mg/g;紫红薯渣、膳食纤维和漂白膳食纤维吸附NaNO2的能力分别为1.08、2.81、2.98 mg/g。结果显示,紫红薯膳食纤维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膳食纤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吴少福吴少福上官新晨沈勇根周小玲上官新晨
- 关键词:紫红薯膳食纤维阳离子交换
- 处理方式对紫红薯膳食纤维物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对酸、中温α-淀粉酶和耐高温α-淀粉酶等3种方式制得的紫红薯膳食纤维进行了膨胀力、持水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的试验。结果表明:100℃时3种样品的膨胀力和持水力达到最大值,中温α-淀粉酶处理的样品的膨胀力和持水力优于其他样品;3种样品都具有一定的阳离子交换能力,酸处理的样品优于其他2种样品。
- 吴少福上官新晨沈勇根
- 关键词:膳食纤维紫红薯膨胀力持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