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082)

作品数:18 被引量:214H指数:9
相关作者:吴群李永乐陈伟方杰代肖丽群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耕地
  • 3篇政府
  • 3篇税制
  • 3篇土地利用
  • 3篇污染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工业用地
  • 3篇分权
  • 3篇分税
  • 3篇分税制
  • 3篇财政
  • 3篇财政分权
  • 2篇地方财政
  • 2篇地方财政收入
  • 2篇地方政府
  • 2篇点源
  • 2篇点源污染
  • 2篇中国式
  • 2篇中国式分权
  • 2篇农田

机构

  • 19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土地勘...

作者

  • 13篇吴群
  • 4篇李永乐
  • 3篇陈伟
  • 2篇曹春艳
  • 2篇孙华
  • 2篇肖丽群
  • 2篇任辉
  • 1篇严长清
  • 1篇唐焱
  • 1篇郑洋清
  • 1篇高明媚
  • 1篇张印
  • 1篇李阳
  • 1篇郭贯成
  • 1篇王维
  • 1篇余德贵
  • 1篇周羽辰
  • 1篇方杰代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求索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知识经济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农村金融研究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2013年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式分权与城市扩张——基于公地悲剧的再解释被引量:2
2013年
以“公地悲剧”为分析的起点,阐释了地方政府在分权体制下的行为选择对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并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财政包干阶段和分税制阶段的分省份面板数据(1985年-1992年和1999年-2008年)为基础,进行经验研究和比较分析。不同分权阶段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努力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并没有发生变化,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体制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存在差异,财政包干阶段的影响为负,而分税制阶段的影响为正,在影响程度上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现阶段,需要中央政府通过“做对激励”和“做对协调”的相关政策措施来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从而实现合理的城市扩张。同时,本文还发现,土地市场建设有利于减缓城市扩张的速度;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对当期的城市扩张存在正向影响。
李永乐吴群
关键词:财政分权公地悲剧地方财政收入
中国式分权与城市扩张:基于公地悲剧的解释被引量:26
2013年
以"公地悲剧"理论为分析的起点,阐释了地方政府在分权体制下的行为选择对城市扩张带来的影响。由于各地区的策略选择趋于一致,结果最优点个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各地区纳什均衡所确定的城市扩张面积总和大于全国最优的城市扩张面积,导致了城市过度扩张。采用System-GMM法对我国1999—2008年分省份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后证实,分权对城市扩张起到正向影响,在影响程度上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努力也推动了城市扩张,需要中央政府通过"做对激励"和"做对协调"的相关政策措施来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从而实现合理的城市扩张。同时,还发现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对当期的城市扩张存在正向影响;土地市场建设有利于减缓城市扩张的速度,但效果尚不显著。
李永乐吴群
关键词:财政分权公地悲剧地方财政收入
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标准——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被引量:10
2012年
农田氮素流失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农田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愈显迫切。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不能简单地照搬点源污染的方法,须针对非点源污染本身具有的强烈外部性及复杂、广泛、不易监测等特征,探究与非点源污染特征规律相对应的对策。生态补偿作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一种公共政策工具,对于内化外部效应具有良好的效果。以农户减少一定程度的氮肥施用量获得政府补偿为切入点,论证了农户减少氮肥用量到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是获得补偿的依据;以宜兴市为实证对象,运用意愿调查评估法和成本-收益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农户参与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表明:(1)宜兴市主要粮食生产的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为375.6 kg/hm2,农户参与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补偿额度理论值为620.0—7098.0元/hm2;(2)68.3%的受访农户愿意接受补偿而减少氮肥用量,受偿意愿与种田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正相关;(3)愿意接受补偿的农民中50.7%选择氮肥量减少到最佳生态经济施氮量,农田氮素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标准为620.0元/hm2。
张印周羽辰孙华
关键词:生态补偿标准外部性
长三角地区耕地非农流转适宜性评价及管制分区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目的: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对耕地非农流转进行管制区划分,总结各管制区土地利用特点和管制方向。研究方法:首先以标准粮产量指标为基础,考虑生态因素、城市区位因素影响,进行耕地非农流转适宜性评价,然后从耕地保护、土地承载、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管制压力出发构建指标体系,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耕地非农流转管制分区。研究结果:长三角地区中北部多数城市耕地不适宜非农流转,特别是耕地质量较好的长江冲积平原及环太湖地区。长三角地区可划分为4个级别管制区,不同管制区应实行差别的耕地非农流转管制措施,以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研究结论:耕地非农流转适宜性区域和管制分区能为各地实行差别的耕地非农流转管制措施和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借鉴。
陈伟肖丽群吴群
关键词:土地利用
中国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阶段性特征研究——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被引量:30
2011年
利用Eviews 6.0软件,基于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探讨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自195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具体表现为:(1)互为因果(1952~1978年),这一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耕地的产出在经济增长中占据较大的份额;(2)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1978~1992年),此阶段耕地资源投入量顺应了经济增长的要求,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3)后者是前者的Granger原因(1992~2008年),耕地资源作为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的低质量增长,由此产生了重复建设、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因此,关注经济增长和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均衡关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掌握其中的因果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土地政策以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李永乐吴群
关键词:经济增长耕地资源数量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
基于耦合模型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效益空间差异分析
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同时须兼顾其经济、社会效益,以提高其修复综合效益并推动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以贵溪市为研究区域,使用耦合模型对污染土地植物修复效益进行空间差异评价并筛选适宜的修复植物类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域重金属污...
王维张金婷王伟周静孙华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
文献传递
基于生态补偿意愿的太湖流域农田氮磷素非点源污染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农田氮磷流失引起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农田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挑战之一。非点源污染具有强烈的外部性等特点,生态补偿是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农户每年减少一定量的氮磷施用量而获得政府补偿为切入点,论...
张印周羽辰孙华
关键词:受偿意愿
文献传递
基于产业差异修正的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20
2012年
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比较的前提是不同区域或行业间应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首先阐释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可比性问题,然后设定了产业差异修正系数,在对江苏省各工业行业土地利用指标进行产业差异修正的基础上,评价了各工业行业及各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指标经过修正后,行业间差异和区域间差异明显变小,个别指标出现了在不同区域间的优劣转变;②苏南、苏中、苏北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度差异较大,从全省工业行业情况来看,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偏低,黑色金属冶炼、造纸、石油加工、机械制造类、通信电子类行业土地集约度相对较高;③产业差异修正前后,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苏南工业行业平均土地集约度低于苏中。
陈伟李阳吴群郭贯成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工业用地
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较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但耕地保护的效果却不甚理想,现行体制可能是耕地流失的深层次动因。本文主要从耕地保护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低效或失灵的体制障碍,着重探讨了耕地保护在市场经济体制、财政分权体制、地方政府竞争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障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地方经济权力分化凸显,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存在占用耕地的利益驱使。因此,需要对影响我国耕地保护的体制障碍进行改革。
吴群曹春艳
关键词:耕地保护政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财政分权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耕地流失
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及其驱动要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地价空间分异受到城市空间"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通过点、线和面状驱动要素的变化综合反映出来。论文以地租理论为切入点,以点、线和面三种微观影响城市住宅地价的因素为主要分析对象,探讨其对地价的作用机理,分析其对地价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实现对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的不同层次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空间治理和旧城改造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认为,城市管理者可以从教育资源配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等方面来改变土地综合区位,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提升城市土地整体价值,实现城市土地合理高效利用。
任辉吴群
关键词:空间分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