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093)

作品数:26 被引量:80H指数:4
相关作者:纪连恩路游王雷王智广汪春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可视化
  • 3篇软件逆向工程
  • 3篇设计模式
  • 3篇逆向工程
  • 2篇地震
  • 2篇用户
  • 2篇三维地震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曲面
  • 2篇自动识别
  • 2篇系统辨识
  • 2篇下颌
  • 2篇下颌运动
  • 2篇交互技术
  • 2篇交互界面
  • 2篇仿真
  • 1篇代码
  • 1篇导航
  • 1篇地理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软...
  • 1篇北京国电智深...
  • 1篇国能智深控制...

作者

  • 15篇纪连恩
  • 11篇路游
  • 5篇王雷
  • 4篇王智广
  • 2篇汪春晓
  • 1篇孟庆鑫
  • 1篇郭江涛
  • 1篇张凤军
  • 1篇郭文生
  • 1篇李玲
  • 1篇王斌
  • 1篇王文发
  • 1篇王艺
  • 1篇辛冰
  • 1篇张东明
  • 1篇李大勇
  • 1篇肖宜龙
  • 1篇亓永刚
  • 1篇孙瑞生
  • 1篇栾琪

传媒

  • 7篇计算机技术与...
  • 6篇系统仿真学报
  • 4篇计算机辅助设...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计算机应用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支持水下虚拟维修的高层仿真描述模型被引量:3
2016年
水下油气作业的虚拟维修仿真中涉及多种维修案例,而现有的建模技术侧重于仿真实体及场景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等底层模型描述,缺乏从高层应用角度对动态作业流程进行抽象和描述。为此,提出并建立了一种支持水下虚拟维修的高层仿真描述模型HDMUM(A High-level Descriptive Simulation Model for Underwater Virtual Maintenance)。该模型分别对组成水下虚拟维修的三要素:仿真实体,作业场景和维修作业流程从高层应用的角度进行抽象和描述,以动态维修流程为核心建立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支持用户在应用层灵活构建不同维修案例,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纪连恩孙瑞生栾琪
考虑多种特征因素的设计模式自动识别被引量:2
2017年
现有的设计模式自动识别方法大多只考虑设计模式的结构特征,识别准确率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种特征因素的设计模式自动识别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矩阵的待考查系统和设计模式的形式化描述方法;然后,给出了设计模式自动识别的基本流程,并详细讨论了综合考虑多种特征因素的设计模式识别算法;最后,实现了该方法的支撑工具,并使用该工具对一个开源项目进行了设计模式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只考虑结构特征的设计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对于结构特征不够明显或者与其他模式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设计模式,识别准确率明显提升.
王雷王智广
关键词:软件逆向工程
一种基于相似度评分的设计模式识别方法被引量:3
2019年
使用软件工具自动识别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模型中包含的设计模式,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理解、维护和重构大型软件项目.现有设计模式识别方法大多是将所考虑的若干个特征分别进行匹配,准确率和时间性能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度评分的设计模式识别方法.首先,给出该方法的基本流程;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矩阵的设计模式和系统的表示;接着,详细讨论了基于相似度评分的模式实例搜索算法;最后,实现了该方法的支撑工具,并使用该工具对一个开源项目进行了设计模式的识别.该方法不是将所考虑的若干个特征分别进行匹配,而是使用总特征矩阵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将所考虑的若干个特征分别进行匹配的方法,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和时间性能更高.
王雷王雷王文发
关键词:有向图软件逆向工程
融合复杂信息的地理虚拟环境用户界面
2012年
地理虚拟环境为地理空间交互式可视化提供了极大便利。与传统VE相比,复杂地理虚拟环境中所要处理的可视化数据在类型、结构和展现形式上有显著不同,对界面设计和交互技术也提出新的挑战。首先针对多维度、异构性的特点,提出抽象信息的显示与交互技术;然后针对大尺度、多比例复杂地理空间的特点,结合桌面环境交互需求,提出融合多种交互隐喻的混合交互技术;最后,介绍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开发的虚拟矿山原型系统,验证了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纪连恩路游
关键词:用户界面导航可视化
基于混合现实交互界面的下颌运动仿真系统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传统医学可视化仿真系统中交互界面和交互技术的缺点,基于视觉跟踪技术采用实物模型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混合现实界面的下颌运动仿真系统。通过对物理界面元素、虚拟界面元素以及交互隐喻的分析,为混合现实环境下的交互技术建立了一个具有通用性的分类体系。物理与虚拟的界面元素之间通过语义映射将用户的操作从物理世界映射到虚拟空间中,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为直观、自然的交互方式。
纪连恩路游张凤军
关键词:人机界面仿真口腔医学
VR环境下基于智能手机的三维混合交互界面
将智能手机终端作为3D场景的主要交互设备,与传统VR环境相结合,构建了一种简单、易用、可定制的普适虚拟环境。在这种混合界面中,根据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和交互特点,设计和实现了面向3D场景导航与操作的多种交互界面和交互技术,...
纪连恩阳万兵路游
关键词:智能手机交互技术普适计算虚拟现实感应器
文献传递
基于散乱数据的二元样条S_2~1(Δ_(mn)^((2)))曲面重构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在计算几何领域中,利用曲面拟合散乱数据点集,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中一个困难的问题。传统的基于均匀2-型三角剖分的二元样条曲面重构算法存在重构速度较慢、曲面精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曲面重构方法。该方法通过数据点构造以卷积形式表示的控制系数,并构造迭代公式,迭代计算数据点与曲面的距离,根据距离调整控制系数,直到前后两次数据点到曲面的最大距离的差值小于适当的阈值,进而确定最佳的控制系数,通过将点置于数据块中,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计算,采用取整的方式消除边界处的重复计算,减少了重构曲面的计算次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曲面重构的速度和质量,证明了此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汪春晓路游
关键词:二元样条曲面重构迭代方法
基于图论和FSM的UML模型与代码一致性检测被引量:3
201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和有限状态机(FSM)的统一建模语言(UML)模型与代码一致性检测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分别讨论了UML模型与代码静态一致性检测和动态一致性检测算法;实现了该检测方法的支撑工具,并使用该工具对C++项目UMLChecker 1.0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UML模型与代码的一致性进行检测,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通过对静态行为和动态行为的一致性检测可知,检测精度明显提升.
王雷
关键词:图论有限状态机
基于Vortex的水下实时动力学虚拟仿真环境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构建实时动力学仿真系统,既要能够呈现逼真的视景仿真效果,还要具有较高的力学仿真精度和实时计算性能。针对海洋环境作业模拟与水下应急维修仿真应用需求,将Vortex物理仿真引擎与Vega Prime虚拟现实平台相结合构建实时动力学虚拟仿真环境,通过对作业环境和工机具进行物理属性建模和几何属性建模,设计并实现了对刚体、柔性绳索、海洋水体和海底地形等主要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的关键技术。在水下机器人下放训练系统中应用上述仿真技术,通过优化仿真模型和仿真过程,得到了具有高度物理真实感的实时动力学仿真结果。
纪连恩孙晓宇郭文生
关键词:多体动力学物理建模
面向多主体的大学课程成绩相关性可视探索与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深入分析学生成绩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优化大学课程安排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成绩数据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分析主体,具有多元多属性和时序相关等特征,传统的分析工具和展示手段功能有限,难以有效探索影响课程成绩的多种关联因素,对异常现象也难以做出深入分析和解释.为此,文中根据成绩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多视图协同交互的学生成绩可视分析系统——SPVAS.首先通过支持多维属性集成展示的矩阵热力图揭示学生成绩在年级和学期上的时序分布,其次为展示学生成绩中的多元统计特征以及相关联的课程和教师等主体特征,对平行坐标的交互展示能力进行扩充,最后为揭示课程成绩的影响因素以及课程间的相关性,设计弧长链接图与平行坐标和节点链接树相结合的创新布局,并应用多视图交叉筛选和动态关联等交互技术,实现从课程、学生和教师任意主体角度出发的交叉分析与连贯推理.为了验证原型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利用真实课程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并邀请了相关的专业人员对本系统进行了试用与评价.
纪连恩高芳黄凯鸿陈宗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