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08B03)

作品数:58 被引量:461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修贵罗文兵罗强王福军钱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长江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水利工程
  • 15篇农业科学
  • 12篇机械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泵站
  • 7篇离心泵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双吸
  • 6篇水力
  • 6篇值模拟
  • 5篇排涝
  • 5篇平原湖区
  • 5篇湖区
  • 4篇压力脉动
  • 4篇叶轮
  • 4篇双吸式离心泵
  • 3篇水锤
  • 3篇水力学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排水
  • 3篇轴流泵
  • 3篇SCS模型
  • 3篇MIKE11...

机构

  • 37篇武汉大学
  • 11篇长江科学院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灌溉排水...
  • 6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湖北省水利厅
  • 2篇学研究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甘肃省水利厅
  • 1篇新疆水利水电...
  • 1篇吉林省水利水...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保定市西大洋...
  • 1篇中工武大设计...

作者

  • 17篇王修贵
  • 13篇罗文兵
  • 7篇罗强
  • 6篇王福军
  • 6篇于永海
  • 5篇冯卫民
  • 5篇李娜
  • 5篇周龙才
  • 5篇钱龙
  • 4篇王志远
  • 4篇许建中
  • 4篇谢华
  • 4篇钱忠东
  • 4篇程千
  • 3篇黄介生
  • 3篇张晓春
  • 3篇姚志峰
  • 3篇李端明
  • 2篇周佩剑
  • 2篇符向前

传媒

  • 14篇中国农村水利...
  • 7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排灌机械工程...
  • 5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水利经济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节水灌溉
  • 1篇水利发展研究
  • 1篇水利信息化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计算渠道渗漏损失的经验公式比较被引量:15
2016年
灌溉渠道渗漏损失的确定对于正确计算灌溉水利用系数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影响渠道渗漏损失的主要因素,对几种常见的计算渠道渗漏损失的经验公式进行分析,并以新疆伊犁喀什河下游灌区内的典型渠道为实例分别利用各类经验公式计算渠道渗漏量.结果表明:几种经验公式和理论公式均可转换为相同的形式,通用形式反映了渠道断面形式和水力特性、土壤因素对渠道渗漏的影响.实例研究表明,经验公式的转换形式与理论公式中的流量或水深指数越接近,其计算精度越高;其中莫里兹公式和考斯加可夫公式的计算精度较高,而Ingham公式和Molesworth公式的计算精度较低;考斯加可夫公式形式最为简单,计算时要求渠道资料较少,且计算精度高,因此优先推荐使用.
肖雪王修贵谭丹王兵巴乾白雪
关键词:影响因素经验公式
双吸式离心泵转速测量与分析
2013年
在离心泵的性能实验中,不同流量下水泵转速并不恒定,而是以一定的规律变化。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分别采用数字式手持转速表法和基于离心泵内动静干涉的方法测量了不同流量下试验泵的转速,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试验泵在流量Q=0时转速较高,随着流量增大到Q=0.87Qn时,转速呈降低趋势且变化较陡,之后转速基本稳定,当流量增大到Q=1.46Qn时,水泵转速再次升高。试验泵转速的变化与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变化相对应,且两者呈相反趋势。在出水管上布置压力变送器可以间接测量水泵的转速,在0
王志远钱忠东刘德祥吴圆
关键词:双吸式离心泵转速压力脉动频谱分析
基于动态规划的限压阀调节最优策略决策被引量:1
2013年
具体着眼于水锤源的主动控制,提出了应用动态规划算法进行输水系统限压条件下瞬态阀调节最优控制策略决策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研究揭示了限压阀调节最优策略和水锤波动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丰富了用阀调节的手段对输水系统水锤发生源乃至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理论体系。
冯卫民沈思敏程千
关键词:水锤防护动态规划
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为准确模拟平原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选取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作为研究区,利用构建的SCS-MIKE11耦合模型计算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排涝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排涝模数的影响,并通过设置不同水旱比、水面率和地面硬化率的组合,对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的排涝措施进行模拟优化。结果表明:在10 a一遇的1 d暴雨3 d排除和3 d暴雨5 d排除的标准下,2011年土地利用方式下求得的排涝模数比1994年求得的排涝模数大,分别增加了159.3%和33.6%;在保持水旱比和水面率不变的情况下,地面硬化率每增加1%,1 d和3 d暴雨下排涝模数分别增加0.005 m^3/(s·km^2)和0.003 m^3/(s·km^2);在保持水旱比和地面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水面率每增加1%,1 d和3 d暴雨下排涝模数分别减小0.016 m^3/(s·km^2)和0.012 m^3/(s·km^2);在保持水面率和地面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水旱比每增加0.1,1 d暴雨和3 d暴雨下排涝模数分别减小0.004 m^3/(s·km^2)和0.003 m^3/(s·km^2)。因此,除了增加排涝泵站的排涝流量外,减少地面硬化率(例如采用透水路面)、增加水面率和水旱比也是除涝减灾的有效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平原湖区排涝模数的确定和排涝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罗文兵王修贵乔伟孙金伟钱龙付浩龙
关键词:平原湖区土地利用方式SCS模型MIKE11模型
大型泵站双调机组的工况调节优化计算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双调机组运行工况调节技术,介绍了大型泵站双调机组的技术特点,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优化确定其运行工况调节方案,以实现运行节能。通过求装置效率特性曲线的最大极值点,获得给定的装置扬程下的最佳转速和最优叶片角度。结合操作可行性,拟定了不同装置扬程下双调机组的变速、调角运行方案。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双调机组运行工况调节技术简单有效,优化后双调机组具有可观的节能效果。
周龙才李娜
关键词:大型泵站变速调节运行优化
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整流措施数值模拟被引量:16
2016年
为研究侧向进水前池存在的不良流态,基于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设计了一套侧向进水前池物理模型试验装置,数值模拟了侧向进水前池在改变前池尺寸和设置隔墩整流措施的流态。CFD计算结果表明,原方案下侧向进水前池1号,2号机组水流出现明显回流,只有3号机组可以平稳进入。经过整流之后,可以实现3台机组全部平稳进入水流,而改变前池尺寸对整流并无明显效果。研究成果对改善侧向进水前池流态具有参考价值和重要意义。
张亚莉宋世露陈勇刘霞符向前
关键词:泵站流态整流
装备封闭式吸水罐的泵站水力学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吉林省某高扬程调水泵站进行了CFD数值计算.在网格无关性检查的基础上,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单泵运行、2台泵和3台泵同时运行的不同工况进行计算.从水力损失、流线图、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些工况的水力损失和内部流场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边机组在吸水罐内没有正对喇叭管的旋涡,对应的吸水管内流线较为光顺,未发生"S"型扭曲.对于单泵或多泵组合运行,边机组和边机组组合运行时的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最高,比中间机组和中间机组组合运行时的分别平均高1.8%,5.602°.因此,装备封闭式吸水罐的泵站,中间机组的流态较边机组恶劣,而边机组的流态反而较好.这一结论与常规开敞式泵站恰好相反.针对这类泵站,若需要单泵或者是2台泵运行时,建议优先考虑1台边机组或2台边机组组合的运行方式.
资丹田明邹玉涛王福军
关键词:泵站流动特性
平原湖区外江水位变化对排涝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为准确模拟排区涝水产汇流过程及水量,以湖北省四湖流域螺山排区为例,通过耦合SCS和MIKE11模型来建立排区尺度的涝水产汇流模型,分别采用1980年、1983年和1991年、1996年螺山泵站站前的实测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通过设置不同设计暴雨和外江水位的组合,以评估外江水位变化对排涝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率定期1980年和1983年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0%和-0.40%,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和0.952,效率系数分别为0.949和0.849;验证期1991年和1996年模拟水位和实测水位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0%和1.70%,相关系数分别为0.919和0.967,效率系数分别为0.782和0.906,表明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适用于螺山排区产汇流模拟。根据5年一遇、10年一遇3日暴雨与5年一遇、10年一遇汛期最高5日平均水位、泵站设计外江水位组合下排涝流量的模拟可知,在相同的设计暴雨下,外江水位越高,泵站的抽排流量越小,并且对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越大。如按排涝泵站水泵的性能曲线进行模拟,精度将提高19.6%~53.8%。
罗文兵王修贵史德亮姚付启钱龙王述海柯志刚
关键词:排涝水位泵站
大型泵站“双速双调”机组选型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随着变极调速同步电机的研发成功,人们对变角加变速的"双速双调"机组技术及应用的要求非常迫切。在指出当前机组选型面临的困难及问题的同时,研究了水泵选型、机组2档转速及其切换临界扬程的确定方法,最后给出应用实例,提出有关建议。分析指出:机组2档转速的确定应分别以泵站设计工况和多年平均运行工况或有明确用途的2种设计工况为依据,转速切换临界扬程位于泵站设计扬程和多年平均运行扬程之间,且须通过优化确定。通过变速,可使泵的通用性能曲线图中1个高效区变成2个高效区,它与叶片调节配合,不仅扩大了泵的工作范围,而且可使机组在泵站设计工况和多年平均运行工况都能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
陈坚张文涛陈抒许建中李端明李娜
关键词:变极调速机组选型
通径法分析控制排水条件下影响棉花产量的因素被引量:2
2014年
进行控制排水、自由排水及差异施氮对照试验,观测棉花各生育阶段生长指标和产量,用通径法分析得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结铃数,其次是单铃重。无论施氮多少,自由排水和控制水位为80 cm处理结铃数较控制水位30 cm和50 cm处理的数量多,且控制水位为80 cm的处理结铃总数最多。控制水位80 cm的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自由排水处理,控制水位为30 cm和50 cm的处理产量较低。施氮水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及控制排水措施明显;排水充分(控制水位为80 cm处理)但又不过度排水(自由排水),有利于增加棉花产量。
袁念念黄介生谢华
关键词:通径分析控制排水施氮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