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063) 作品数:34 被引量:92 H指数:5 相关作者: 徐西鹏 黄辉 郭桦 黄国钦 沈剑云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侨大学 教育部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金刚石绳锯切割混凝土的锯切力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对烧结金刚石串珠绳锯在锯切混凝土过程中锯切力的变化进行了跟踪检测实验,研究了锯切力随锯切参数及锯切长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锯切过程中,工件上所承受的锯切力(水平力Fh和垂直力Fv)随着线速度vs的提高而减低,随着进给速度vf的提高而增加。锯切力随着锯切中工件长度L的增加而增加。垂直力与水平力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垂直力与水平力比约为4.45。 卢元新 李岩 黄辉关键词:金刚石串珠绳锯 锯切力 混凝土 串珠绳结构对金刚石串珠绳固有频率影响的仿真研究 2012年 利用有限元建立了金刚石串珠绳的简化模型,分析了金刚石串珠绳的固有频率,并通过实验,对所建立的串珠绳有限元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串珠绳结构对金刚石串珠绳固有频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串珠绳有限元模型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吻合。增加串珠绳的长度,串珠绳的固有频率会随之减小;而减少每米串珠的个数,固有频率会随之增加;随着串珠外径的增加,串珠绳的固有频率会有所减小;另外,随着串珠绳内部钢丝绳变粗,其固有频率也会略有降低。 肖威威 黄辉 林杨辉 徐西鹏关键词:固有频率 有限元 立铣动力学系统模态参数辨识及实验 被引量:1 2014年 设计完整的铣削加工模态分析实验和动力学实验,完成铣削力和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并以刀具振动系统为例提出模态参数辨识计算方法.对比动力学实验测量和计算机仿真信号的时域幅值、功率谱特性可知:基于实验模态分析实现系统模态参数辨识技术路线可行,预测精度较高,可较好地应用于铣削力-振动等信号及其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动态仿真. 陈勇 黄国钦关键词:立铣 动力学 模态分析 参数辨识 计算机仿真 稀土对金属基金刚石节块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2年 金属基金刚石工具结合剂中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可以细化胎体晶粒,净化金刚石与胎体界面,从而改善结合剂与金刚石的界面结合状态。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类别金刚石节块中添加或不添加稀土元素,观察其力学性能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稀土元素对不同类别金刚石节块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不同类别金刚石节块抗弯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在铜基中加入稀土元素,可以加强金刚石与周围胎体的结合状况,提高胎体对金刚石的把持力。研究成果将有利于促进和推广稀土在金刚石工具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铁晓锐 李远 于怡青 徐西鹏关键词:稀土 金刚石节块 力学性能 金刚石绳锯切割花岗石过程中岩屑粒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对三种不同花岗石绳锯切割过程中不同弧区位置的岩屑进行了采集,并对其粒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花岗石岩屑粒度分布曲线均大致为单峰分布,符合罗辛一拉姆勒分布规律,大部分岩屑颗粒尺寸集中在20~100μm之间,花岗石岩屑的粒度分布不仅与加工弧区的长度有关,还受到花岗石的原始粒径的影响。 赵如意 黄辉 郭桦 徐西鹏关键词:金刚石绳锯 花岗石 岩屑 粒度分布 电镀金刚石砂轮磨削火成岩质水晶的磨削力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采取顺磨和逆磨两种磨削方式,采用电镀金刚石砂轮对火成岩质水晶进行了平面磨削实验。通过测量磨削过程中的水平磨削力和垂直磨削力,得出了磨削深度、进给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磨削力增大,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磨削力也增大。同时分析并讨论了火成岩质水晶的磨削力比,磨削力比Ft/Fn为0.33~0.36。 张继东 刘海峰 郭桦 沈剑云关键词:磨削力 细粒度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花岗石的磨削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测量磨削力,研究细粒度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花岗岩过程磨削力随加工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磨削力是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工件进给速度的变大而增大,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回归分析表明,磨削力受磨削深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加工条件下,法向磨削力与切向磨削力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比值约为7.6。磨削过程中,金刚石与花岗石之间的运动符合Coulomb定律描述的滑动摩擦方式。 刘文锋 黄国钦 徐西鹏关键词:花岗岩 磨削力 超声波振动冲击对锯切过程中锯片自锐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超声波振动辅助加工是一种很好的加工硬脆材料的方法,而且超声波振动冲击能够对金刚石磨具进行修锐。通过观察氧化铝陶瓷材料超声波振动辅助锯切过程中金刚石锯片表面磨粒和结合剂形貌变化、测试分析锯切力及力比的变化特征,研究超声波振动冲击对锯切过程中金刚石锯片自锐性的影响。在超声振动辅助锯切过程中锯片结合剂可被连续地去除使得其工作表面不断有新的磨粒出露,而且金刚石磨粒保持着合适的出刃高度和容屑空间,磨粒表面还可以被微破碎形成微切削刃,因此,保持金刚石锯片工作面得以保持着稳定的锐利性,这也使得在锯切过程中的锯切力和力比不随锯切行程的累积而明显增大。 沈剑云 向鑫 徐西鹏关键词:超声波振动 锯切 金刚石锯片 基于锯切弧区切向力分布的功率消耗模型 被引量:7 2011年 在分析锯切弧区内单颗磨粒切削深度与锯切参数及锯切弧区内切向力分布关系的基础上,依据能量转化原理建立基于弧区切向力分布的锯切功率消耗模型(Power on force distribution,PFD)。通过系列锯切试验测量不同锯切参数下的锯切功率消耗,采用回归方法分析所建PFD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影响因素,然后采用此模型进行锯切功率仿真预测,并比较锯切参数组合在不同样本抽取方式下的预测误差率差异,最后进行少样本预测的实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锯切功率消耗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同一线速度下锯切功率与锯切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与同一线速度下锯切弧区内切向力基本服从同一种分布关系有关。锯切功率仿真预测及实例预测的结果表明,结合弱对角线抽样方式,采用所建模型可以实现锯切功率的少样本预测。 黄国钦 徐西鹏关键词:石材 功率预测 单颗磨粒磨削玻璃的声发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单颗金刚石压头作为磨粒对玻璃进行磨削实验,采集了磨削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分析了磨削参数变化对声发射信号参数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参量值振铃计数值、信号均方根值RMS随着磨削深度和磨削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工作台移动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声发射信号频率峰值主要在15.53 kHz以及18.65 kHz两个部分,且实验时主要研究玻璃材料脆性方式去除过程,说明了玻璃脆性断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频率峰值集中在15.53kHz和18.65 kHz。 周松喜 郭桦 徐西鹏关键词:单颗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