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6003)

作品数:21 被引量:151H指数:7
相关作者:孙宝国郑福平谢建春田红玉黄明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香料
  • 5篇香味
  • 3篇食用香料
  • 3篇气质联用
  • 3篇热反应
  • 3篇香成分
  • 3篇挥发性
  • 2篇电子鼻
  • 2篇乙酸
  • 2篇乙酸酯
  • 2篇乙酯
  • 2篇脂肪氧合酶
  • 2篇酸酯
  • 2篇郫县豆瓣
  • 2篇香精
  • 2篇香味成分
  • 2篇奶味
  • 2篇奶味香精
  • 2篇奶油
  • 2篇挥发性成分

机构

  • 21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作者

  • 21篇孙宝国
  • 11篇郑福平
  • 10篇谢建春
  • 9篇田红玉
  • 5篇黄明泉
  • 3篇李宁
  • 2篇刘玉平
  • 2篇李强
  • 2篇沙爽
  • 2篇刘晶鑫
  • 2篇钟秋
  • 2篇张洁
  • 2篇王帅斌
  • 2篇韩书斌
  • 2篇欧阳天惠
  • 1篇余洁菲
  • 1篇郭安齐
  • 1篇唐立伟
  • 1篇杨桂敏
  • 1篇张浩

传媒

  • 8篇食品科学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2篇精细化工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4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的合成
2009年
报道了以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具有焦糖香味的香料化合物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的方法:首先乙基溴化镁与草酸二乙酯通过格氏反应,以约50%产率生成2-氧代丁酸乙酯,然后其在碳酸钾的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以约94%产率得到3-羟基-4-甲基-5-乙基-5-乙氧羰基-2(5H)-呋喃酮,再通过水解、脱羧反应,得到3-羟基-4-甲基-5-乙基-2(5H)-呋喃酮。路线总收率约36%。
田红玉张浩孙宝国肖阳
关键词:草酸二乙酯格氏反应缩合反应
烤羊腿挥发性香成分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从烤羊腿中分析鉴定出33种香成分。含量较高成分依次为:糠醛、5-甲基糠醛、丁香酚、己醛、糠醇、糠硫醇、2,5,6-三甲基-1,3-氧硫杂环己烷、3-甲基丁醛、2-乙酰基-5-甲基-呋喃、壬醛、1-羟基-2-丙酮、2,5-二甲基苯酚、乙基麦芽酚。总结归纳所鉴定香成分,发现烤羊腿的香气主要由具有肉香香气成分、油脂香香气成分、烤香香气成分、烟熏香香气成分、酸败气、奶酪香气成分和茴香香气成分构成。
谢建春孙宝国郑福平王麟王帅斌
关键词:烤羊腿香成分丁香酚
食用香料化合物4-戊烯酸的合成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确定了无水乙醇钠催化下,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反应得到烯丙基丙二酸二乙酯(Ⅰ),再经皂化、脱羧制备4-戊烯酸(Ⅱ)的较佳合成工艺:丙二酸二乙酯与烯丙基氯的摩尔比为1.2∶1,加热回流3h;皂化时间5h;4-戊烯酸总产率为53.2%.产物4-戊烯酸的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认.
谢建春孙宝国沙爽郑福平党万斌
关键词:丙二酸二乙酯合成工艺食用香料
氧化及未氧化脂肪对半胱氨酸-核糖体系热反应肉香味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以鸡脂作脂肪原料,氧化脂肪用控制氧化工艺制备。通过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对比分析半胱氨酸-核糖、半胱氨酸-核糖-氧化脂肪、半胱氨酸-核糖-未氧化脂肪、单纯氧化脂肪、未氧化脂肪等5种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组成,发现氧化或未氧化脂肪均可调控Maillard反应对半胱氨酸-核糖体系的肉香味产生影响,表现为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肉香成分含量增加,含硫化合物含量降低,出现Maillard反应与脂质降解相互作用成分及大量脂质降解成分。与未氧化脂肪相比,氧化脂肪对Maillard反应的调控作用更为显著。在半胱氨酸-核糖体系中加入氧化脂肪时,热反应产物挥发性组成更趋于较佳的肉香风味,具有浓郁、协调、特征肉香味突出的优点。
谢建春孙宝国刘晶鑫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鸡脂肉香味半胱氨酸核糖
以葵花油为原料酶法制备香味料被引量:5
2008年
从豆粕中浸提脂肪氧合酶粗酶液。葵花油皂化制备脂肪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时间、脂肪酸质量浓度、酶、空气流速、pH等因素对于脂肪酸氧化的影响,确定了获得较高过氧化值(79.56 mmol/kg)氧化产物的氧化工艺:酶液100 mL〔m(豆粕)∶m(水)=1∶5浸提制备〕,ρ(脂肪酸)=84 g/L,氧化温度10℃,缓冲液pH=9、空气流速0.12 m^3/h,氧化时间6 h。经同时蒸馏萃取,氧化产物被降解并萃取出生成的香成分,萃取液浓缩得香味料,具有青香、油脂香香气特征,收率为320 g/kg葵花油。经气-质联机分析,香味料主要由己醛、反-2-壬烯醛、2,4-癸二烯醛、反-4-壬烯醛等C5-C11的挥发性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醛组成。
谢建春孙宝国郑福平杨桂敏
关键词:葵花油脂肪氧合酶香味料
“酶催化氧化鸡脂-热反应”制备鸡肉香味被引量:6
2010年
在脂肪氧合酶催化下氧化鸡脂。从脱脂豆粉中浸提脂肪氧合酶的粗酶液。通过测定鸡脂过氧化值,考察时间、底物(鸡脂)浓度、缓冲液pH值和浓度等因素对鸡脂氧化的影响。由试验确定的较佳氧化工艺是:粗酶液100mL,磷酸盐缓冲溶液30mL(pH9.0,0.05mol/L),鸡脂30g(质量浓度230.7g/L),压缩空气流速0.16m3/h,10℃下搅拌反应5h,此时过氧化值高达108.7mmol/kg鸡脂。将此氧化鸡脂添加到由氨基酸和还原糖组成的热反应体系中,得到鸡肉香味浓郁的热反应产物。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机分析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组成,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总质量分数的62.03%。主要成分(相对峰面积>2%)包括3-甲基-2-噻吩甲醛、己醛、2-乙酰基呋喃、2-甲基-3(2H)-二氢呋喃酮、茴香脑、2-甲硫基噻吩、2,5-二甲基四氢呋喃、4-甲基-5-噻唑乙醇、壬醛。
钟秋谢建春孙宝国郑福平
关键词:鸡脂脂肪氧合酶热反应挥发性成分
手性香料3-巯基己醇及其乙酸酯的不对称合成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以(E)-2-己烯醛为起始原料,通过还原、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区域选择性还原、SN2亲核取代等反应制备光学活性的3-巯基己醇和3-巯基己基乙酸酯的方法。(E)-2-己烯醛通过NaBH4还原得到(E)-2-己烯醇,产率91%左右。(E)-2-己烯醇通过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得到光学活性2,3-环氧己醇,化学产率86%左右,产物e·e·值94%左右。2,3-环氧己醇用Red-Al进行区域选择性还原得到光学活性的1,3-己二醇,产率82%左右。1,3-己二醇的伯羟基转化为乙酸酯,3位羟基转化为甲磺酸酯,然后通过SN2亲核取代反应,得到3-乙酰硫基己基乙酸酯,三步反应总产率61%左右。3-乙酰硫基己基乙酸酯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将乙酰硫基水解,得到3-巯基己基乙酸酯,产率85%左右;3-乙酰硫基己基乙酸酯在过量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完全水解,得到3-巯基己醇,产率82%左右。最终产物3-巯基己醇和3-巯基己基乙酸酯e·e·值均在94·0%左右。
叶宏林郭安齐田红玉孙宝国欧阳天惠
顶空单液滴微萃取在挥发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综述了顶空单液滴微萃取技术的萃取原理,影响萃取效率的各因素及其在分析中草药、天然香料、烟草、酒类等挥发性成分中的应用进展。
王帅斌谢建春孙宝国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中草药天然香料
电子鼻对牛奶、奶油、奶味香精检测参数的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用电子鼻对牛奶、奶油和奶味香精进行气味测定。寻求最佳的电子鼻仪器测定参数,使得对类奶味产品测定时,由仪器引起的误差最小。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测定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找出最佳仪器测定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牛奶样品的最佳仪器测定参数为:进样针进样量2500μl,产生时间900s,产生温度60℃,样品上样量1ml;奶油样品的最佳参数为:进样针进样量2500μl,产生时间900s,产生温度60℃,样品上样量5g;奶味香精的最佳参数为:进样针进样量500μl,产生时间300s,产生温度60℃,样品上样量3ml。
李宁郑福平李强孙宝国
关键词:电子鼻牛奶奶油奶味香精主成分分析法
食用香料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的合成
2008年
首先以α-糠基氯和硫代硫酸钠反应制备Bunte盐,然后Bunte盐与2-甲基-3-呋喃硫醇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产品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较佳合成工艺为:硫代硫酸钠与α-糠基氯摩尔配比4∶1,氢氧化钠用量8.0 g,反应时间1 h。减压蒸馏后,计算两步反应总产率为31.7%,气相色谱分析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相对含量为78.4%。进一步硅胶柱色谱纯化,糠基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的结构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了确认。
沙爽谢建春孙宝国
关键词:肉味香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