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1012)

作品数:32 被引量:737H指数:18
相关作者:司建华冯起席海洋常宗强苏永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流域
  • 5篇荒漠
  • 5篇河流域
  • 5篇干旱
  • 5篇干旱区
  • 4篇生态
  • 4篇石羊河流域
  • 4篇极端干旱区
  • 3篇树干
  • 3篇树干液流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3篇环境因子
  • 3篇黑河下游
  • 2篇地下水
  • 2篇植被
  • 2篇生态经济
  • 2篇生态经济系统
  • 2篇水分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甘肃省水利水...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省水利厅
  • 1篇阿拉善盟林业...

作者

  • 24篇司建华
  • 17篇冯起
  • 11篇席海洋
  • 9篇常宗强
  • 6篇苏永红
  • 5篇张凯
  • 4篇张小由
  • 3篇康尔泗
  • 3篇李建林
  • 3篇卓玛措
  • 2篇王润元
  • 2篇李宗礼
  • 2篇张智慧
  • 2篇周茂先
  • 2篇张艳武
  • 2篇王小平
  • 1篇沈清林
  • 1篇陈年来
  • 1篇罗正霞
  • 1篇马国军

传媒

  • 7篇中国沙漠
  • 5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青海民族学院...
  • 1篇水利发展研究
  • 1篇Pedosp...
  • 1篇Journa...
  • 1篇Resear...
  • 1篇第五届中国水...

年份

  • 3篇2009
  • 14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枣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利用热平衡方法,研究了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中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树干液流的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在整个生长季的晴天,沙枣树干液流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单峰窄峰曲线;液流在10:00时迅速上升,在12:00时达到高峰,14:00时又迅速下降;日累计液流为2.43L·d^-1,白天液流量占全天的92.6%~93.9%,晚上占6.1%~7.4%;由于存在根压,沙枣在夜间有微弱上升液流。②1月份液流量最小为22.0L;7月份最大,为76.6L;非生长季节的液流量占全年液流的35.6%;生长季节占64.4%。③生长季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树干液流受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在日变化中大小依次是净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相关系数为0.69,决定系数为0.49;在季节变化中影响大小依次是空气温度,总辐射、净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都是0.91。
张小由康尔泗张智慧周茂先司建华
关键词:沙枣树干液流环境因子
青海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近20年生态经济系统各能值指标的分析研究表明:青海省环境负荷率低、废弃物占总能值使用量的比也较低,人口承载力目前略高于下限,远远低于上限,说明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相对较低,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演变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青海省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经济开发强度和发展水平低,且系统运行主要依赖本地资源,是一个资源输出型的省份;很高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表明经济不发达,开发程度很低,但同时也说明青海省是一个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地区。并从能值分析的角度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卓玛措冯起司建华
关键词:能值能值指标生态经济系统
基于能值分析的青海省生态经济系统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在青海省能值指标体系构建及赋值的基础上,通过对近20年青海省生态经济系统各能值指标的分析研究表明:青海环境负荷率低、废弃物占总能值使用量的比也较低,人口承载力目前略高于下限,远远低于上限,说明近20年青海省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相对较低,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演变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青海省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青海省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经济开发强度和发展水平低,且系统运行主要依赖本地资源,是一个资源输出型的省份;很高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表明青海省经济不发达,开发程度很低,但同时也说明青海省是一个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地区。
卓玛措冯起司建华
关键词:能值指标生态经济系统
Sap Flow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a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an Extreme Arid Region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被引量:11
2007年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heat pulse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stem sap flow of Populus euphratica in a desert riparian forest in an extreme arid region from April to October 2003 and from May to October 2004. The experimental sites were in Qidaoqiao (101 °10′ E, 41°59′ N) and Bayantaolai farm (101°14′ E, 42°01′ N) in Ejina county, in the low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urnal change in the velocity of sap flow showed minor fluctuations. At night, the rising of sap flow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main tree species because of root pressur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 maximum average velocity was observed in July, followed by August, and the same velocity was observed in September and May; the minimum velocity was observed in October. The transpiration from June to August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70% of the annual total transpiration. The sap flow velocity of P. euphratica trees of different ages could be arranged in the order: 15 yr 〉 25 yr 〉 50 yr. Sap flow veloc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micrometeorological factors, with average sap flow velocity showing a significant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net radiation,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Jian-Hua Si Qi Feng Xiao-You Zhang Zong-Qiang Chang Yong-Hong Su Hai-Yang Xi
胡杨蒸腾耗水的单木测定与林分转换研究被引量:27
2006年
利用热脉冲技术,在黑河下游额济纳天然绿洲内测定胡杨单木边材液流在不同位点、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液流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5mm处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越靠近形成层,液流启动越早,减小滞后;在4个方位上,南、西面液流速率远远高于北、东面;南面比西面液流启动较早,下降较快;西面液流速率下降滞后于南面;在北与东面,2个方位液流速率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采用边材面积作为纯量,对胡杨近熟林耗水量进行了推算。胡杨林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模型很好地拟合。通过实测标准地的胸径分布,推算出林地边材面积的分布,利用热脉冲测定单木液流通量,推算出黑河下游胡杨近熟林年生长期(4—10月)耗水量为3172m3·hm-2。
张小由康尔泗司建华周茂先
石羊河流域生态调水工程可行性分析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大量挤占了生态用水,下游民勤绿洲的生态系统已濒临崩溃;实施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以抢救民勤绿洲生态,已成当务之急。在确定跨流域生态...
李宗礼; 冯起; 徐德富; 司建华;
关键词:石羊河流域
文献传递
西北荒漠草甸植被光谱反射特征研究被引量:31
2006年
选取位于西北干旱内陆地区的安西荒漠草场为观测试验区,分别对盐生低地草甸、极旱荒漠草甸和荒漠灌丛三类草地进行了地面反射光谱测定,并分析了主要荒漠草甸植被光谱反射的一般特征和红边参数特征,进而探讨了形成草地光谱特征差异的主要内在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近红外波段,由于荒漠植被类别间叶片内部结构变化大,因此冠层光谱反射率差异较大;同一植被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大小主要受植被长势的影响;受沙地背景的影响,在近红外波段,植被冠层的光谱反射率要明显小于叶片的光谱反射率;荒漠植被冠层光谱的红边也具有“双峰”现象,红边特征的参数表现为:沙地植被>绿洲植被>沙漠植被。对安西荒漠植被光谱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于研究干旱区荒漠植被的理化性能、遥感反演、植被分类、植被调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凯郭铌王润元司建华王小平
关键词:光谱反射率植被
土壤植被大气模式中水分和能量传输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在分析过去地-气间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研究进展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能量的传输过程在模型中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确定了分析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解决我国干旱地区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和能量传输的一些思路,强调加强干旱地区观测资料积累,采用实测资料不断对不同分析计算进行验证,找出适用于西北干旱区的参数化方法,建立干旱区土壤-植物-大气模型。
冯起张艳武司建华席海洋
关键词:土壤-植物-大气系统干旱区
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_2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连接Li-6400-09土壤呼吸室,在2004年生长季节对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沿海拔梯度进行了野外定位试验,统计分析了水热因子及根系生物量对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特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沿海拔梯度土壤CO2通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加;就日变化而言,土壤CO2通量晚间维持在较低水平,02:00~06:00最低,在07:00~08:30开始升高,11:00~16:00达到峰值,16:00~18:30开始下降,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土壤CO2通量的日平均值介于(0.56±0.32)^(2.53±0.76)μmol.(m2.s)-1.从季节变化来看,土壤CO2通量均以夏秋季较高,春冬季排放量较低,7~8月份达到最大值[4.736μmol.(m2.s)-1],6月与9月份次之,5月与10月份基本一致,整个生长过程总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形式.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在植物生长季与10cm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温度、水分和植物根系的综合影响.
常宗强冯起司建华苏永红席海洋郭瑞
关键词:温度根系生物量高山草甸
荒漠河谷胡杨残林复壮更新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在额济纳荒漠绿洲中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与绿洲的兴衰息息相关。额济纳荒漠绿洲的胡杨林,目前由于河水泛滥受控制,使依赖于河漫滩而发芽生长的幼林所占林地面积比例下降,林地日趋老化、衰残,致胡杨日渐衰败,绿洲退缩。文中依据多年的试验调查数据,对荒漠河岸林胡杨残林复壮更新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对加快荒漠河岸林的复壮更新和林下天然植被的恢复,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开沟断根,打破了土壤表皮板结层,疏松了土壤,利于根蘖苗萌生,同时也促进了苗木侧根和须根的增加,扩大了根系吸收面积,使苗木生长量提高。间苗定株有效地促进了胡杨老树的根蘖更新。确定了河岸胡杨更新林合理密度为幼龄期为3330株/hm2,中龄期为1665株/hm2,近熟林期为600株/hm2,成熟林期为135株/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保护好沿河现有胡杨残林的措施,实行分片、分段围栏封育和充分引用季节性河道来水浇灌的前提下,积极促进胡杨残林的复壮和根蘖更新,复壮更新。
田永祯司建华程业森赵菊英白莹
关键词:围栏封育复壮更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