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18) 作品数:22 被引量:296 H指数:12 相关作者: 王丽荣 赵焕庭 余克服 张乔民 赵美霞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历史地理 更多>>
大亚湾石珊瑚群落近25年的变化及其对2008年极端低温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26 2009年 在气候变暖、ENSO加剧等导致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背景下,相对高纬度海域的石珊瑚群落被认为是石珊瑚物种延续的最后保留地,但相对高纬度海域周期性的冬季低温是妨碍其发育的最重要因子之一.南海北部相对高纬度的大亚湾海区(22°31′~22°50′N)近40年来持续变暖,珊瑚群落发育但未成礁.2008年初经历了近50年来罕见的极端低温事件,持续32d,大亚湾海区2008年2月平均SST低于14℃,连续多天最低SST为12.3℃左右,低于传统认为的使珊瑚“致命”的温度(13℃),日最低气温则低达6.6℃.该海域的石珊瑚群落生态调查显示:(1)近25年来大亚湾石珊瑚覆盖度从76.6%下降到15.3%,退化达80%;(2)石珊瑚群落优势种由霜鹿角珊瑚变成秘密角蜂巢珊瑚;(3)2008年低温事件对本区石珊瑚群落没有造成明显影响,活珊瑚覆盖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总体结果显示,相对高纬度的大亚湾海区的珊瑚种类已经总体上适应了极端低温的环境,具有进一步发育的潜力,可望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成为石珊瑚物种的避难所. 陈天然 余克服 施祺 李淑 Gilbert J.Price 王嵘 赵美霞 陈特固 赵建新关键词:石珊瑚 全球变暖 赵焕庭研究员珊瑚礁研究成果述评 被引量:4 2008年 赵焕庭研究员从1974年以来多次赴南海诸岛、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珊瑚礁进行野外调查,获取了丰富的资料,研究成果累累,推动我国珊瑚礁学科的发展,并培养了一代新人。文中回顾其从事珊瑚礁研究的历程,并评述其珊瑚礁研究的学术成果:建立了我国第四纪珊瑚礁地质研究的典型剖面;开拓了我国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系统论述了南海珊瑚礁地貌发展规律,揭示了某些古海洋学状况和新构造运动性质;首次研究了南海珊瑚礁潟湖沉积记录的历史气候;首次进行了我国珊瑚礁区综合海洋地理学研究;较全面开展华南大陆沿岸唯一岸礁徐闻西岸珊瑚礁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了我国现代珊瑚礁研究史。 王丽荣关键词:珊瑚礁 徐闻县西岸珊瑚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 被引量:9 2008年 本区珊瑚礁存在与发展的条件全面优良。首先它自身条件好,拥有丰富的、多样的现生的造礁生物,包括造礁格架生物、充填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二,它具备造礁生物生长的优良自然条件。本区属北热带,通常其水温、盐度、含沙量与透明度均适宜造礁石珊瑚生长。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冬季水温更暖,珊瑚免受冻死;夏季琼东上升流影响到本区,水温不致过热,利于珊瑚度夏。本区造礁珊瑚生长率和珊瑚礁堆积率均高于预测未来的海平面上升率,加上本区地壳微弱上升,本区珊瑚礁将随着海平面上升而长高。第三,本区社会经济条件尚好,可以同珊瑚礁协调发展。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与升格,不断加强了管理工作,有利于珊瑚的正常生长。本区珊瑚礁是可持续发展的。 赵焕庭 王丽荣 宋朝景关键词:全球变暖 广东徐闻县西部沿岸海域的珊瑚虫纲物种 被引量:11 2009年 广东省徐闻县西部沿岸海域分布着珊瑚礁,现生珊瑚虫纲物种较丰富,本文将2004年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文献记录的资料,综合整理,统计有石珊瑚目12科29属56种和5未定种,其它珊瑚虫纲物种有6目15科31种和12未定种.如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还会有本区新的记录.本区石珊瑚目比处于更低纬度的海南岛种属少,但比处于更高纬度的涠洲岛种属多,符合喜热的物种依自然带分布的规律. 赵焕庭 王丽荣 宋朝景 方静威 Denise McCorry 黄志俊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珊瑚 珊瑚虫纲 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群落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关系分析--以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32 2010年 选取海南岛东寨港、三亚河和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1959年和2008年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海南岛红树林种类、群落和面积的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50年内,三地的红树植物相对灭绝种类比例小,只有三亚河种类变化较大,从26种减少为20种(另有2个引入种),东寨港和青梅港则分别仅减少1种。从群落类型面积变化分析可知,50年来三地主要群落的损失率均在41﹪以上,所毁灭的群落以近岸的内缘种为优势的群落为主,主要是海莲,尖瓣海莲,木榄群落和角果木群落等,并存在单优种群落向多种混合的多优种群落的演替,种群濒危,矮化和面积碎化现象突出。50年来三地红树林总面积也大为减小,东寨港和青梅港减少53﹪左右,而三亚河则减少92﹪。近50年来红树林的变化与环境关系表明,自然环境要素梯度变化形成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和群落垂直分层的分异性。而社会(生产)环境要素的发展过程不但改变了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还影响群落种群和外貌的趋同性。 王丽荣 李贞 蒲杨婕 廖文波 张乔民 余克服关键词:红树林 环境因素 东寨港 华南大陆沿岸珊瑚礁的特点与分析 被引量:14 2007年 华南大陆沿岸不乏造礁石珊瑚生长,但能成礁的仅在西部广西涠洲岛、斜阳岛和广东雷州半岛西南海岸,均为岸礁,累计礁体长约63 km,约占华南大陆(含近岸岛屿)岸线的1%,礁厚1-4 m,总面积约45 km^2。礁体在全新世中期形成,胶结程度差,内礁坪部分已被沿岸泥沙覆盖,活珊瑚种类较少。进入全新世晚期,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冬季表层平均水温略低,沿岸泥沙运动活跃,人类生产活动对水质的影响等,珊瑚礁发育受到制约。但在西部海岸局部地方造礁珊瑚仍然顽强地生长,礁体向海拓展。预测未来冬季水温升高,更有利于珊瑚礁自然恢复。 宋朝景 赵焕庭 王丽荣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礁栖生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008年 综合2000、2004年的调查结果,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内有造礁石珊瑚12科42种,而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内珊瑚礁低潮带至潮下带上部的8个断面10个站的大型底栖生物有8类45科101种,其中大多数种类属于印度—太平洋热带区系。优势类群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底栖生物的平均生物量、栖息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是1043.37 g/m2、692.37个/m2和5.5228。位于保护区南部核心区的断面Ⅰ和Ⅱ有着最高的多样性(5.1389和5.0077)和均匀度(0.9470和0.9286),而其他分属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的6个断面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差异不大。总体上看,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的存在为其他底栖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丰富了本区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 王丽荣 陈锐球 赵焕庭关键词:雷州半岛 用微探针型EDXRF技术研究南宋官窑瓷片的化学组成及其含义 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报道了用ENGLE-II微探针能量色散型X荧光光谱(EDXRF)技术测定一批青瓷残片中的16种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其残片来自浙江杭州地区南宋的郊坛窑和老虎洞窑。由主量元素判别方程Q值表明,郊坛和老虎洞青釉瓷均属官窑制品,与龙泉民窑产品有很大差别。从主成分统计分析看出,郊坛下官窑与老虎洞官窑的瓷釉成分有明显不同,但其胎质成分的分布却有部分的重叠。这显示两类同属官窑的制品,其釉料可有不同的矿物组合,但胎料有时会交流使用。从釉层、中间层、和胎层的Al2O3和CaO的含量变化数据表明,郊坛下官窑和老虎洞官窑的青瓷制品有厚度分别为120-140μm和230-240μm的中间层,反映出烧造工艺上有一定的差别。化学成分鉴定证实了考古工作者认为老虎洞窑实为史书记载的修内司官窑的观点。 彭子成 梁宝鎏 余君岳 郑培凯 李德卉气体平衡法测定水的δD、δ^(18)O及其在冬季北海近岸水体示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9年 在配备双路进样系统的稳定同位素质谱仪(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IRMS)上采用气体平衡法测定微量水样的高精度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同时采用国际及国家水稳定同位素标样及实验室工作标准进行多次测试及校正,获得δD的外部精度为1.0‰—2.0‰,δ18O的外部精度好于0.1‰。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冬季北海附近表层海水、河口水等水体的δD、δ18O进行测定,结果显示,δD、δ18O组成可以区分不同的水体,δD与δ18O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其δD-δ18O相关关系与邻近地区大气降水有明显差异;同时δD、δ18O与盐度也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意味着δD-δ18O关系主要反映海水与河水的混合过程。结合现场观测的水文资料,发现δ18O与表面水温有中等相关性,意味着蒸发作用对水体的氧同位素组成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关系可应用于海水对近岸水域影响的研究,以及利用δ18O-盐度方程重建古盐度。 谢露华 韦刚健 邓文峰关键词:氢氧稳定同位素 近岸水体 示踪 海南岛近岸滨珊瑚稀土元素的年际变化与海平面等因素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2009年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了海南岛东部龙湾滨珊瑚1981—1996年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的年际含量。结果表明龙湾珊瑚的REE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年际下降趋势。线性回归显示,在年际的分辨率下,龙湾珊瑚REE同海平面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5—-0.8。龙湾珊瑚REE含量与降雨量、径流量、海表温度(SST)以及珊瑚自身的生长率和钙化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分析表明,当海平面快速上升时,河口附近珊瑚受到来自河流的陆源物质影响减弱,海平面上升是控制该区域珊瑚REE含量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半封闭边缘海,通过珊瑚的REE记录,有利于开展海平面的重建工作,增进我们对过去数百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序列以及全新世时期亚轨道尺度海平面变化的幅度、周期以及变化机制的理解。 刘羿 彭子成 韦刚健 陈特固 孙若愚 贺剑峰 刘桂建关键词:南海北部 滨珊瑚 稀土元素 海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