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901A19) 作品数:38 被引量:453 H指数:14 相关作者: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 彭帮柱 赵志华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霍英东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苹果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9 2006年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并浓缩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 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出44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40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7%,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2-M ethy l-1-bu-tano l,48.19%)、2,3-丁二醇(2,3-Bu taned io l,13.19%+4.06%)、苯乙醇(B enzene ethano l,12.61%)、3-呋喃乙醇(3-F luranm ethano l,1.97%)、4-羟基苯乙醇(4-Hydroxy-benzene ethano l,0.96%)和2,3-二辛醇(2,3-O ctaned io l,0.55%)等;酯类有丁二酸单乙酯(E thy l hydrogensucc inate,4.29%)、软脂酸乙酯(E thy l pa lm itoate,1.84%)、辛酸乙酯(O ctano ic ac id,ethy l ester,0.43%)、己酸乙酯(H exano ic ac id,ethy lester,0.37%)、乙酸-2-苯乙酯(A cetic ac id,2-pheny lethy lester,0.23%)、癸酸乙酯(E thy l decanoate,0.12%)和乙酸乙酯(E thy l acetate,1.08%)等;脂肪酸类主要有癸酸(D ecano ic ac id,1.05%)、丁酸(Bu teno ic ac id,0.55%)和己酸(H exano ic ac id,0.88%)等,这与其他的研究报道有异同之处。本试验还发现,苹果酒香气成分中含有较多的2-甲基-1-丁醇和丁二酸单乙酯。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王云阳 高振鹏关键词: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猕猴桃酒酿造工艺参数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7 2007年 通过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接种量对酿造猕猴桃酒品质的影响,得出了猕猴桃酒质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和接种量对猕猴桃酒质量的影响极为显著(p<0.01);主因子效应为发酵温度>发酵液初始pH值>接种量。猕猴桃酒酿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0℃,接种量10.3%,pH值3.6;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猕猴桃酒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猕猴桃酒中酯类、醇类、酸类和醛酮类香气与工艺参数间的回归模型。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赵志华关键词:猕猴桃酒 工艺参数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苹果酒酵母融合子W1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8 2007年 该文利用所构建的苹果酒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评判结果为目标,采用响应界面法研究了苹果酒发酵的规律,建立了优质苹果酒发酵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同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和发酵温度对苹果酒品质的影响,优化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5.33%、初始pH值3.37、发酵温度22.14℃。 赵志华 岳田利 王燕妮 袁亚宏 彭帮柱关键词:苹果酒 发酵参数 模糊综合评判 顶空固相微萃取在猕猴桃酒香气成分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07年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猕猴桃果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加电解质的量对猕猴桃果酒香气物质萃取的影响,优化了提取条件,建立了快速测定猕猴桃酒中香气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温度为40℃,最佳萃取时间为40min,最佳加盐量为0.3g/mL。 郭静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关键词: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猕猴桃酒 香气成分 原生质体融合法构建增香型苹果酒酿造酵母的研究 被引量:8 2006年 以具有强发酵能力的酿酒酵母1605和产香能力好的苹果酒酵母E2为亲本,通过对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根据两亲本的生长曲线图确定两亲本在制备原生质体时的前培养时间为4h;在酶解温度35℃、蜗牛酶终质量分数为1%的条件下,最佳酶解时间为80min,此时,亲本菌株1605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2.4%和29.5%,亲本菌株E2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3.5%和30.7%;在60℃时,对亲本菌株1605的原生质体水浴灭活15min,即可完全抑制或钝化其原生质体活性。通过对融合子酿造苹果酒的感官和主要香气成分的分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出8#菌株,该菌株具有产香能力好、发酵能力强的双亲优点,为优良的增香型苹果酒酵母菌株。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关键词:苹果酒 原生质体融合 模糊综合评判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果汁中的富马酸 被引量:12 2007年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40个果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OPUS/QUANT5.5定量分析软件将光谱与对应的化学成分值相关联,建立了果汁中富马酸的回归模型。富马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7.53,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为0.00416。用该模型对10个未知样品进行了外部验证,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99.1,均方差(RMSEP)为0.00294。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均证明,近红外定量分析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应用于生产。 唐长波 岳田利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果汁 富马酸 SPME/GC-MS在综合评判苹果酒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顶空法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了8种苹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主要成分;选取对苹果酒总体香气贡献较大的7种高级醇类和6种酯类,并以2-辛醇为内标,测定了它们的含量;并构建了高级醇类和酯类的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函数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了5#为最优苹果酒,6#次之,与感官品评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且比传统的方法更具有优越性、客观性,更能全面地利用酒样信息。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 王云阳关键词:苹果酒 模糊综合评判 响应曲面法优化猕猴桃酒酵母培养条件 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JMP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RSM),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猕猴桃酒酵母WF25增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装液量、转速、初始pH和培养时间对猕猴桃酒酵母WF25细胞的增殖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培养条件为温度28.5℃、初始pH4.5、转速175r/min、装液量65mL和时间30h时,生物量的预测值可达3.06352×108个/mL。 汤高奇 陈月英 岳田利 柳艳霞关键词:猕猴桃酒酵母 响应曲面 年产万吨净菜工厂设计初探 被引量:3 2006年 对年产10000t净菜生产项目进行了初步设计。完成了工艺流程选定、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等工艺设计。设计由五大部分构成:设计说明书,工厂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车间管路平面布置图及主生产车间设备布置图。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该设计的突出优点是原料适应面广、产品质量高,可满足2大类13种蔬菜的连续化生产。 王云阳 岳田利 杨康 张丽关键词:净菜 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的危害及其控制 被引量:11 2008年 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spp.)对果汁风味影响较大,成为果汁的主要安全性指标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本文系统分析了脂环酸芽孢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对果汁的危害、污染果汁的途径及安全性问题,提出:①通过原料选择、清洗、膜过滤和高温灭菌能较有效控制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②ClO2、乳酸链球菌素、促肠活动素等被研究证实均对脂环酸芽孢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还未应用于工业化生产;③辐照杀菌、脉冲电场、超声波杀菌等非热杀菌技术亟待研究开发,在果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控制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胡贻椿 岳田利 袁亚宏 高振鹏关键词:果汁 嗜酸耐热菌 脂环酸芽孢杆菌 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