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77)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77)
- 作品数:42 被引量:152H指数:6
- 相关作者:魏太保张有明苏碧桃林奇谢永强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Ag/TiO_2中空纳米纤维结构材料的太阳光催化性能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一种模板辅助的两步法制备银修饰的TiO2中空纤维光催化纳米结构材料(Ag/TiO2),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光电子能谱(XPS),X线衍射(XRD),UV-vis光谱,Zeta电位等技术以及亚甲基蓝(MB)在不同光源条件下的降解脱色对目标材料结构、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和适当温度下处理前驱材料(Ag+-Ti 4+/CF)可以同时实现模板(CF)的去除,Ti 4+→TiO2和Ag+→Ag的原位转化;材料的纳米纤维结构化和适量Ag(0.20%,质量分数)的引入有利于其太阳光催化性能的提高;该纤维材料易于分离,再利用.该纳米纤维结构材料良好的太阳光催化性能是众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 钟明费鹏许晶晶苏碧桃
- 关键词:TIO2
- 氰根离子比色、荧光传感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6
- 2013年
- 由于具有很强的毒性,氰根离子的识别与检测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的氰根离子检测方法中,基于主客体作用的氰根离子比色、荧光传感器由于其方法简单和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2006年以来的氰根离子比色、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根据传感器分子与氰根离子作用方式的不同,本文将氰根离子传感器分为6类:(1)氢键作用型氰根离子传感器。此类传感器分子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氰根离子从而实现对氰根离子的识别。(2)脱质子型氰根离子传感器。此类传感器分子通过氰根离子夺取传感器分子中的活泼氢,导致传感器分子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从而实现对氰根离子的识别。(3)加成反应型氰根离子传感器。此类传感器分子通过与氰根离子发生特定的反应而实现对氰根离子的识别,根据具体反应类型的不同,又将其分成了5小类进行总结和阐述。(4)配位作用型氰根离子传感器。此类传感器分子为金属配合物,氰根离子与传感器分子上的金属离子通过配位作用结合或者氰根离子竞争夺取传感器分子中的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对氰根离子的识别。(5)基于纳米技术的氰根离子传感器。(6)基于其他机理的氰根离子传感器。本文对这些类型的氰根离子传感器从设计原理、识别性能和机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 林奇刘昕陈佩魏太保张有明
- 关键词:传感器比色荧光
- 角蛋白改性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4年
- 在对角蛋白的结构、分类、提取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主要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角度,对角蛋白的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角蛋白材料常用物理共混和接枝聚合方法进行改性,从而制备环境友好的复合材料;角蛋白的降解主要采取微生物法和酶解法。由于角蛋白水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其主要用作医用材料、药物缓释材料、日用材料、食品包装材料、地膜材料,也可作为较好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废水脱色剂。总之,对角蛋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 郭菊花李涛赵婷婷王燕何玉凤王荣民
- 关键词: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
- 蛋白质高分子药物载体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作为一类具有独特优势的生物高分子,蛋白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稳定性、极低的细胞毒性,且具有较高的载药性。在现有的多种药物载体中,基于动物蛋白的药物载体是最有潜力和值得关注的载药系统。常用于药物载体的动物蛋白中,使用较多的是白蛋白、胶原蛋白、乳清蛋白、角蛋白等。本文就几类重要的动物蛋白质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指出蛋白质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发展方向。
- 李榕何玉凤马琼王荣民
- 关键词:药物载体动物蛋白
- 一类吩嗪衍生物与柱[5]芳烃的超分子定向自组装
- 近期,我们研究了一系列有关柱[5]芳烃的自组装性质,以及基于我们之前的离子识别性质,对柱芳烃的识别性质做了相关探究[1-3]。在此基础上,吩嗪衍生物有较好的荧光性质[4-5],因此,我们对一类长链吩嗪衍生物G1(及类似结...
- 梁国艳吴贵渊林奇魏太保
- 关键词:芳烃超分子自组装分子器件
- GG-g-PAA/LOESS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5
- 2013年
- 以瓜尔胶(GG)、丙烯酸(AA)和黄土(LOESS)为原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瓜尔胶接枝聚丙烯酸/黄土(GG-g-PAA/LOESS)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采用FTIR和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LOESS的添加量对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溶胀能力和溶胀动力学的影响,考察了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保水性能、反复溶胀性以及在不同pH溶液中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瓜尔胶、丙烯酸和LOESS发生了接枝共聚,体系中引入LOESS能够显著提高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能。当LOESS的质量分数为2%时,该树脂最高吸水倍率可达602 g/g,室温下6 d后,其保水率仍达28%,5次反复溶胀,吸水倍率仍能保持初始时的49%。此外,该复合高吸水性树脂还表现出优异的pH稳定性。
- 冯恩科王辉李佳佳马国富
- 关键词:瓜尔胶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
- 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o(ipt)(py)_3]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2013年
- 在水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液中快速、方便、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种间苯二甲酸与吡啶和钴的配位聚合物[Co(ipt)(py)3]n(ipt=1,3-二羧基苯甲酸,py=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此配位聚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914 2(6)nm,b=1.541 3(10)nm,c=1.821 7(9)nm,β=117.98(2)°,V=2.267(2)nm3,Z=4,F(000)=948.在晶体结构中,Co(Ⅱ)处于变形的四方锥配位几何构型中心,分别与来自两个间苯二甲酸的羧基氧和来自三个吡啶上的氮配位,自组装成一维链状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后吸收峰发生红移.另外,电化学性质表明标题配位聚合物的电解过程是准可逆过程.
- 张有明谢永强李新林卢巨彦魏太保
- 关键词:间苯二甲酸吡啶循环伏安
- 前驱液pH值对TiO_2多级结构纳米纤维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模板辅助溶剂热法制备TiO2多级结构纳米纤维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透射电镜(TEM )等技术对其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降解脱色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前驱液 Ti4+/EtOH的p H值(1.98~11.67)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液p H值不仅影响材料的结构、形貌,而且影响材料表面的荷电性质和光吸收性能,最终影响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较高pH值下所得材料具有的良好光催化性能主要与材料的多级结构、表面负电性质有关.
- 苏碧桃李建娇莘俊莲邵克让
- 关键词:TIO2PH值光催化性能
- Zn^(2+)/TiO_2中空纤维纳米材料模板辅助的两步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一种模板辅助的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Zn2+掺杂的TiO2中空纤维纳米材料(Zn2+/TiO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Zn2+量对TiO2中空纤维纳米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为复制了模板形貌的中空结构纳米纤维材料;在0.00~0.62%Zn2+量范围内,Zn2+/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TiO2的,且随掺杂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当Zn2+量在0.29%左右时,其光催化活性最高,在太阳光下3h,MB溶液在Zn2+/TiO2表面的脱色降解率达98%以上,而在TiO2表面仅为60%;Zn2+/TiO2在重复使用5次时仍能保持MB溶液脱色率在90%以上。样品Zn2+/TiO2所表现出的优良催化性能是众多因素-表面羟基、吸附氧、Zn2+活性位、特殊的纤维形貌等协同作用的结果。
- 邓超田泽孙佳星王其召苏碧桃
- 关键词:两步法光催化性能
- Fe^(3+)及S-N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2
- 2012年
- 以硫脲、硝酸铁、钛酸四丁酯分别作S、N、Fe和Ti源,利用sol-gel法制备了一系列Fe3+和S-N掺杂的TiO2光催化纳米材料(Fe3+/TiO2、S-N/TiO2、Fe3+/S-N/TiO2).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降解为模型反应,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Fe3+、S-N的共掺杂将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拓宽到可见区,使TiO2在紫外和太阳光下的催化活性得到显著改善,MB溶液在各样品上的催化降解脱色速率常数k1分别为:0.17(TiO2)、0.22(S-N/TiO2)、0.32(Fe3+/TiO2)和0.42h-1(Fe3+/S-N/TiO2),共掺杂材料Fe3+/S-N/TiO2的高催化活性归因于掺入的Fe3+和S-N协同作用的结果.
- 苏碧桃邓超费鹏张春娥陈亚丽钟明
- 关键词:TIO2SOL-GEL法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