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105-002)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5H指数:8
- 相关作者:胡万里瞿广飞宁平刘宏斌翟丽梅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云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改进型土壤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 土壤净化槽技术是一种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综合作用处理污水的土地处理技术。以红土、细砂、粉煤灰、碳化稻壳和种植土等为填料,在水力负荷0.125m3/m2.d,水力停留时间(HRT)14~20h,12h/d间歇进水...
- 赵明徐东勇周北海马方曙郭佳佳王和祥王静琳段云松段学新李泽坤
-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洱海流域
- 改进型土壤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 土壤净化槽技术是一种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综合作用处理污水的土地处理技术。以红土、细砂、粉煤灰、碳化稻壳和种植土等为填料,在水力负荷0.125 m3/m2·d,水力停留时间(HRT)14~20h,12h/d间歇进...
- 赵明徐东勇周北海马方曙郭佳佳王和祥王静琳段云松段学新李泽坤
-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洱海流域
- 文献传递
- 农村面源有机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洱海流域是典型的畜禽分散养殖区。随着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源有机废物污染日益凸显,成为洱海富营养化污染的首要原因。该研究基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开展了分散养殖区畜禽污染减排及废物规模化利用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在洱海流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同时,促进洱海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农民增收致富,走上生态环保、农村废弃物高效收集与循环利用、农业系统生态功能优化提升的绿色发展道路。
- 瞿广飞贾丽娟吴文卫赵世强张震宇蔡营营高海均解若松杨皓
- 关键词:分散养殖富营养化污染有机废物农村废弃物
- 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种植不同类型牧草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在水源保护区16.5°坡耕地上,种植豆科、禾本科、菊科等多年生牧草,替代传统的种植模式(玉米-小麦)。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牧草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径流量、土壤流失分别比习惯种植减小27.6%~35.8%及41.8%~54.6%,氮磷钾养分流失比传统种植减少30.9%~41.3%,其中氮流失减少31.2%~39.4%,磷流失减少29.1%~39.2%。水土保持效果以种植禾本科牧草最好,菊科牧草稍差,豆科牧草及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效果居中。同时种植牧草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纯收益比习惯种植增加9.2%~15.0%,是水源保护区种植结构调整及坡耕地综合治理的较好方式。
- 潘艳华郭玉蓉潘志能孔垂思陈南凯和寿甲严昌荣刘恩科
- 关键词:水源保护坡耕地牧草种类水土保持养分流失
- 不同农艺措施对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2009年6~10月,在大理市洱源县邓川镇中和村坡耕地上,开展6种种植模式(顺坡种植、横坡种植、横坡种植+盖膜、横坡种植+秸秆覆盖、横坡种植+生物覆盖、格网垄作,依次表示为DT、CT、CT+PF、CT+S、CT+IS、RT)水土保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及管理条件下,DT水土流失严重,径流、泥沙、氮、磷的总流失量均为最大,分别为447.7 m3/hm2、39 802.9 kg/hm2、123.2 kg/hm2、21.3 kg/hm2,CT、CT+PF、CT+S、CT+IS、RT与DT相比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可以减少径流16.25%~35.2%,减少泥沙流失84.4%~88.34%,减少水土流失总量21.95%~42.42%,总氮流失减少17.69%~44.07%,总磷流失减少26.29%~59.62%;其中CT+IS模式水土保持效果最优,CT、CT+PE、CT+S、CT+IS、RT几种模式与DT相比,玉米产量有1.7%~18.6%的增产,增产最大的为CT+S,增产最少的为CT。
- 和寿甲潘艳华刘恩科严昌荣郭玉蓉何文清刘勤刘爽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坡耕地水土流失养分流失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砾石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 通过6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4套砾石床中试装置,考察填料对ABR以及填料和运行方式对砾石床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浓度为190~400mg/L条件下,ABR中悬挂填料比不挂填料对CODCr的去除...
- 赵明段云松王静琳段学新李泽坤马方曙周北海徐东勇王和祥郭佳佳
- 关键词:ABR填料农村生活污水
- 大蒜秸秆的热解及其催化剂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大蒜秸秆难利用的问题,对其进行了热解研究,发现生物质内的无机盐确实可以起到热解催化的作用.同时研究了没有催化剂和有催化剂两种情况下的热解行为,发现无催化剂时大蒜秸秆在500 ~600℃间失重百分比最大,且裂解产油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在550℃时产油率最高,随后随着温度增加,二次裂解加剧,产油率降低;而在KOH的催化作用下产油率明显增加,产油率几乎增加了15%,但产油率峰值仍在500 ~600℃.并发现KOH促进大蒜秸秆表面皮下细胞及皮下纤维层进行分解是主要的作用.
- 李江纳宁平曾金花成睿瞿广飞
- 关键词:生物油催化剂
-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砾石床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 通过6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和4套砾石床中试装置,考察填料对ABR以及填料和运行方式对砾石床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浓度为190~400mg/L条件下,ABR中悬挂填料比不挂填料对CODCr的去除...
- 赵明段云松王静琳段学新李泽坤马方曙周北海徐东勇王和祥郭佳佳
- 关键词:ABR填料农村生活污水
- 文献传递
- 云南省洱海北部地区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的补偿政策被引量:16
- 2010年
- 农田面源污染是洱海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利用在洱海北部地区收集的实地调研数据,从化肥施用与流失和秸秆利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现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大蒜田与玉米田的氮磷流失,以及大蒜秸秆与玉米秸秆的焚烧或丢弃。从补偿对象与主体、补偿标准、补偿环节与方式、配套政策四个方面,探讨了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政策,并结合在洱海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资料,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两种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采纳的补偿政策案例;提出政府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教育培训、"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 程磊磊尹昌斌胡万里周颖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污染控制补贴政策
- 光伏技术在村落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开展了光伏曝气接触(A/O)池的中试研究。光伏电板与直流气泵直接连接,气泵同时用来曝气和回流。运行约100d后,光伏A/O池完成自启动,对NH3—N、TN、SRP、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比厌氧池分别高22.7%、19.2%、20.4%、26.9%和14.9%。大理市西城尾村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量为60m3/d,工艺流程为:隔油池—厌氧池—土壤净化槽,2010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行,2011年5月对其厌氧池加装光伏曝气系统后改造成光伏A/O池。光伏曝气系统建设投入,在运行4.8年后与常规曝气系统电费相当。
- 马方曙周北海李玲施春红
-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脱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