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785)

作品数:1 被引量:23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秉刚何景山曾如川冯吉才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电子束
  • 1篇电子束焊
  • 1篇电子束焊接
  • 1篇异种金属
  • 1篇铝合金
  • 1篇接头
  • 1篇接头组织
  • 1篇金属
  • 1篇合金
  • 1篇Q235钢
  • 1篇CU
  • 1篇LF2铝合金

机构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篇冯吉才
  • 1篇曾如川
  • 1篇何景山
  • 1篇张秉刚

传媒

  • 1篇焊接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LF2铝合金与Q235钢加入中间Cu层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3
2007年
对2 mm厚的LF2铝合金和Q235钢平板试件进行了加入中间过渡层金属Cu的电子束对接焊接试验,利用光学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接头各区域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结果表明,接头可分为三个焊缝组织区域,其中靠近钢侧的焊缝区主要为Fe基固溶体,并含有少量金属间化合物;靠近铝侧的焊缝区为含有Fe-Al系及Al-Cu系金属间化合物的Al基固溶体;焊缝中部区为呈层带状分布的多种Fe-Al以及Al-Cu脆性金属间化合物混合区。分析认为虽然引入了铜过渡层,但在焊缝中依然有较多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特别是焊缝中部区域上,呈连续层带状分布的多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是影响接头强度的主要因素。在对接头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LF2/Q235异种金属电子束对接接头形成过程的物理模型。
张秉刚何景山曾如川冯吉才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异种金属接头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