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190016)

作品数:12 被引量:60H指数:6
相关作者:隋雪王琳李莹高敏沈彤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青岛滨海学院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眼动
  • 2篇双字词
  • 2篇发展性阅读
  • 2篇词汇
  • 2篇词汇识别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过程
  • 1篇眼动研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语词
  • 1篇语音障碍
  • 1篇阅读知觉广度
  • 1篇知觉
  • 1篇视觉障碍
  • 1篇中文
  • 1篇中文阅读
  • 1篇中央凹
  • 1篇字母
  • 1篇效价
  • 1篇面部表情

机构

  • 1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10篇隋雪
  • 2篇王琳
  • 2篇任桂琴
  • 2篇沈彤
  • 2篇高敏
  • 2篇李莹
  • 1篇吕佳
  • 1篇符永川
  • 1篇巨金香
  • 1篇杜盼
  • 1篇樊倩
  • 1篇张晓利
  • 1篇吴琼
  • 1篇李平平
  • 1篇王晓彤
  • 1篇孟丽婷

传媒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语双字词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阅读是获得信息的快速有效的手段,在汉语文本中,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词汇识别即词汇意义的获得,是指对词汇信息进行编码并在心理词典中查找、提取词条的过程。阅读过程中的词汇识别问题一直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热点问题。词汇识别作为阅读过程的基础,其加工模式是怎么样的呢?词汇识别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些都是认知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汉语文本中,95%以上的词汇都为单字词和双字词。而作为汉语文本中数量最多,也是最为常用的词汇类型——双字词,对其识别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对有关汉语双字词整体性加工的研究以及词汇识别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汉语双字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展望。
隋雪
关键词:双字词影响因素
具体性效应中的词性和词频作用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中文双字词为实验材料,运用ERP技术实时记录脑电指标,从词汇单独呈现的方式来探析具体性效应中词性和词频的作用。结果发现:名词和动词、高频和低频加工的分离均出现在刺激呈现后的早期阶段。词性(名词和动词)与词汇类型(具体词和抽象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即词性不影响具体性效应的加工。低频词汇发生了具体性效应,频率(高频和低频)与词汇类型(具体词和抽象词)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即词汇频率影响具体性效应的加工。
隋雪高敏孟丽婷马英雪
关键词:词性
发展性阅读障碍注意缺陷及其矫正述评被引量:9
2014年
从注意角度去研究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成因,已受到研究者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者得出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主要存在外源性注意定向受损,左视野忽视和注意延迟转换等缺陷,并认为用大细胞缺陷理论去解释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注意缺陷似乎更为合理。本文回顾有关研究,阐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注意缺陷与视觉大细胞缺陷之间的联系,并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注意缺陷的矫正研究。文章最后对未来阅读障碍者注意缺陷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琳巨金香隋雪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
阅读眼动控制模型的中文研究——串行和并行被引量:5
2013年
阅读的眼动控制理论不断发展,其中有两个眼动控制模型对阅读的影响最大,分别是代表串行加工模式的E-Z读者模型和代表并行加工模式的SWIFT模型。总结中文阅读相关的眼动研究,发现了许多中文阅读研究中串行与并行眼动理论模型的研究证据,主要涉及中文阅读的知觉广度、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副中央凹的预视效应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未来中文阅读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词频不光有语义特性,也存在字形上的特性,因此词频不适合成为研究语义加工阶段的自变量;(2)研究中字形、字号的平衡十分重要;(3)位于中央凹左侧的词也可以作为研究对象;(4)应更加注重中文阅读模型的完善与建立。
隋雪沈彤吴琼李莹
关键词:中文阅读阅读知觉广度
熟悉面孔与陌生面孔识别的差异被引量:3
2012年
面孔识别包括熟悉面孔识别和陌生面孔识别,两者之间的差异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证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识别陌生面孔和熟悉面孔所激活的脑区存在差异,与识别陌生面孔相比,识别熟悉面孔的脑区活动范围更大,包括双侧前额叶、单侧颞叶、海马回、杏仁核、后扣带回和右下额叶。并且也存在脑电的差异,比如N400和P600的差异。对陌生面孔和熟悉面孔识别具有相同影响的因素有:遮挡、倒置等;具有不同影响的因素有:视角、表情、内外部特征等。文章也探讨了陌生面孔变成熟悉面孔的过程,以及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隋雪李平平张晓利
关键词:面孔识别
面孔知觉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考察面孔知觉中特征加工、结构加工和整体加工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对应的眼动模式。实验1中,将以特征信息为主的错乱面孔和以结构信息为主的模糊面孔作为线索刺激,引发对测试面孔的特征加工和结构加工,眼动分析表明:特征加工表现为对面孔各特征内更长的凝视时间,结构加工表现为对面孔各特征间高频的眼跳。实验2采用相同的研究范式,将完整面孔、轻度错乱面孔和低水平模糊面孔作为线索刺激,引发对测试面孔除特征加工和结构加工外的另一种加工方式——整体加工,表现为注视点更多地落在测试面孔中央区的鼻子部位以扩大注视范围,进而把握整张面孔信息。本研究揭示了三种不同面孔加工方式眼动模式的差异。
樊倩隋雪符永川
关键词:眼动
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加工的差异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讨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识别的差异,采用独立呈现范式呈现正负效价面部表情图片,控制呈现时间和提示线索位置,并利用眼动仪记录识别过程中的眼动指标。结果发现:(1)在识别速度和正确率上,加工积极面部表情图片高于加工消极面部表情图片,显示出积极表情优势。(2)呈现时间没有改变正负效价表情图片加工之间的差异。(3)存在提示线索位置效应,即提示线索在嘴部有利于面部表情识别。(4)面部表情识别遵循"眼部-嘴部-眼部"的规律。结果提示不同性质面部表情的加工机制不同,加工深度作用小于线索作用。
隋雪纪雅婷陈欣任桂琴
关键词:面部表情效价眼动
汉语词汇加工心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基本材料是词。词汇是目前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词汇识别也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汉语词汇的几种表征与加工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并且汉语词汇的横向、纵向研究发展迅速。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发现,汉语词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双字词使用频率的研究、汉语双字词语义作用的研究、汉语合成双字词的研究,以及汉语成语加工的研究。今后汉语词汇加工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出汉语词汇通达的规律以及通达过程中的眼动机制和脑机制,建立汉语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模型。
隋雪马英雪李莹纪雅婷梁小童
关键词:汉语词汇双字词词汇识别
出声阅读和默读之间的差异被引量:13
2016年
阅读有两种基本模式:默读和出声阅读。文章从三个方面总结了两种阅读模式差异的研究成果:(1)不同阅读模式下阅读的行为差异;(2)不同阅读模式下阅读的认知机制差异;(3)不同阅读模式下阅读的脑机制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1)出声阅读向默读转变的具体阶段;(2)两种阅读模式发展过程中眼动行为的差异;(3)语音和背景音乐对两种阅读模式下阅读的影响;(4)两种阅读模式下儿童的脑机制差异等。
高敏徐迩嘉任桂琴隋雪
关键词:默读
词汇识别中字母换位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视觉词汇识别过程中包括一系列阶段,它们是字形特征探测阶段、字母识别阶段、语音编码阶段、词汇通达阶段和语义激活阶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它们都已被研究者们深入研究。但是,对词内字母位置的研究,最近几年才被大家所关注。研究发现:字母位置对整词加工具有重要作用。换位字母假词比替换字母假词更加容易激活原词,即出现换位效应。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发现:换位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换位效应的理论研究、不同实验范式中的换位效应研究及日常阅读中换位效应的研究上。换位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应是:汉字位置效应研究及深入分析换位效应的其他影响因素。
隋雪王晓彤任桂琴
关键词:词汇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