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K50B03-2)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江在森王梅侯贺晟李晓丽何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震后
  • 1篇欧拉矢量
  • 1篇热成像
  • 1篇热成像技术
  • 1篇相关系数
  • 1篇红外
  • 1篇红外热成像
  • 1篇红外热成像技...
  • 1篇GPS
  • 1篇GPS连续站
  • 1篇成像
  • 1篇成像技术

机构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篇李志强
  • 1篇何萍
  • 1篇侯贺晟
  • 1篇李晓丽
  • 1篇王梅
  • 1篇江在森

传媒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震后房屋损坏快速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引入了目前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工作的辅助手段——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借用图像处理手段、数学统计方法等,探讨了震后房屋破坏红外图像的表现效果,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文中以汶川地震现场建筑物的典型震害为代表,重点分析了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简单结构房屋的红外图像表现。本文所涉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红砖、黏土、楠木、石棉瓦、水泥板等;表面装饰层材质有红漆、白色抹灰、黄色涂料、白色壁纸、红色瓷砖、白色瓷砖等。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表现出的红外图像特征差别较大。统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的表现效果在下午时段优于中午时段和上午时段;晴天拍摄图像的表现效果最佳,雨天次之,阴天最差。同时,要考虑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漏水破坏的优势,充分利用雨天对建筑物破坏的影响;光照射情况与红外图像表现效果的关系为:直面照射条件优于倾斜照射和不能照射;破坏程度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构件的"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增强;而构件的"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无显著变化;对结构类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底框架结构图像的表现效果优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简单结构;装饰层材质分类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图像表现效果与材质性质、颜色、表面粗糙状况等因素有关。
李志强代博洋李晓丽何萍
GPS连续站水平位移分量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GPS位移观测中不同站点同一分量数据之间有比较同步的突跳、波动等变化,呈现很大程度的相关性,而且距离越近,相关程度越高,两者呈线性关系。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各测点的观测结果中既包含有块体构造运动信息又包含有非构造因素引起的误差成分。采用欧拉矢量模型可以较大程度地消除GPS观测中的共性变化,明显降低水平分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有效分离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突出相对差异运动的目的。
王梅江在森侯贺晟
关键词:GPS相关系数欧拉矢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