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4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47)

作品数:16 被引量:135H指数:8
相关作者:张治安李大勇徐克章陈展宇徐仲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大豆
  • 8篇叶片
  • 6篇大豆品种
  • 3篇光合速率
  • 3篇大豆叶
  • 3篇大豆叶片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含量
  • 2篇叶片光合
  • 2篇生物量
  • 2篇水分
  • 2篇物量
  • 2篇胁迫
  • 2篇酶活
  • 2篇酶活性
  • 2篇净光合
  • 2篇净光合速率
  • 2篇光合作用
  • 2篇发芽

机构

  • 15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辽源市农业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作者

  • 15篇张治安
  • 13篇李大勇
  • 11篇徐克章
  • 3篇陈展宇
  • 3篇徐仲伟
  • 2篇刘国宁
  • 2篇郑殿君
  • 2篇姜丽艳
  • 2篇孙苗苗
  • 2篇袁野
  • 2篇邴鑫
  • 2篇王元利
  • 1篇徐晨
  • 1篇胡文河
  • 1篇吴磊
  • 1篇季平
  • 1篇孙扬
  • 1篇赵颖君
  • 1篇凌凤楼
  • 1篇耿艳秋

传媒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大豆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Journa...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叶运动能力大豆品种叶枕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对不同大豆品种叶运动日变化的田间观测表明,品种间叶运动能力有明显差别,一日中叶倾角呈单峰曲线变化。叶运动能力弱的品种,叶倾角最大值出现在10:00前后;叶运动能力强的品种,叶倾角在12:00左右达到最大值,两者相差19°左右。解剖观察表明,大豆叶枕具有发达的薄壁细胞组织和输导系统,中心髓细胞较小,有分散的维管束,具有较强的机械支撑能力。叶运动能力强的叶片有较大的叶枕直径,发达的马达细胞和输导组织。
邴鑫张治安徐克章赵颖君李大勇
关键词:大豆叶枕显微结构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源—库关系的变化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吉林省大豆品种产量遗传改良过程中源—库关系的变化,对1923~2005年间育成的20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和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产量随着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82年来产量增长了113.1%,平均每年增长1.38%。产量的增加是源-库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源—单株叶面积和叶片净光合速率82年来分别增长了27.76%和21.56%,年增长率为0.34%和0.26%;而库—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82年来分别增长了44.33%、80.1%和59.5%,平均每年增加0.54%、0.98%和0.73%;由于源库增长比例失调,使单株瘪粒荚数呈显著增加,82年来增加了314%;同时,也使单位叶面积粒数和粒重显著增加,82年来分别增长了50.86%和56.45%。本文结果说明,大豆育种工作者对大豆品种产量的遗传改良导致了源库关系的不协调变化,未来的高产大豆品种育种应注重源强度的增加,特别是单位叶面积光合能力的提高。
胡文河徐仲伟徐克章田伟华张治安李大勇
关键词:大豆源-库关系
大豆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方法被引量:12
2010年
为探讨鉴定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简易方法,依据吸水后48h的发芽率对109个大豆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继而在萌发期、营养生长期(V3)和生殖生长期(R4)进行盆栽控水试验,根据抗旱等级验证大豆植株的抗旱性。结果发现,大豆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种子吸水量与抗旱性无关,吸水后48h发芽率与抗旱性密切相关。幼苗侧根数量、主根长度和根系干重与抗旱性呈显著(P<0.05)相关。对萌发后幼苗供水24h后,随即停水24h,反复干旱处理,抗旱品种存活率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在V3期对盆栽植株进行暂时萎蔫(土壤含水量为9%~11%)的水分胁迫处理,发现停水后普通品种叶片首先发生萎蔫,且株高、茎直径及叶面积下降的程度均高于抗旱品种。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株高、茎直径和叶片面积均显著(P<0.05)高于普通品种,其中茎直径和叶片面积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R4期暂时萎蔫的水分胁迫下,抗旱品种根的生物量和分枝的生物量显著(P<0.05)高于普通品种。鼓粒期(R6)普通品种发生永久萎蔫、植株死亡,而抗旱品种仍能保持生长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48h发芽率可作为大豆品种抗旱性的鉴定和筛选方法,鼓粒期大豆对水分胁迫最敏感。
袁野邴鑫徐克章张治安李大勇
关键词:大豆抗旱性水分胁迫发芽率
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比较被引量:32
2010年
选择3个不同产量水平的9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用常规方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结果表明,高产大豆品种叶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低产大豆品种。大豆产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由于现代技术手段的改进,可方便地进行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瞬时、准确测定,因此可以把净光合速率作为选择高产大豆品种的一个有效指标。
郑殿君张治安姜丽艳王元利李大勇
关键词:大豆净光合速率比叶重叶绿素含量
大豆品种耐盐性的快速鉴定法及不同时期耐盐性的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为了探索大豆品种耐盐性的简易鉴定方法,了解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耐盐性的表现,从种子萌发开始用80mmol/L盐溶液对99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进行了鉴定和生长观测。结果表明,80mmol/L盐溶液浸泡72h后的大豆发芽率可较好地反映大豆品种的耐盐性。种子萌发后根系的长度、侧根数量、根的干重和鲜重与品种的耐盐性密切相关。苗期大豆对盐胁迫的处理最为敏感,在营养生长期(V2和V4期)盐胁迫显著降低植株的高度和生物量,R2和R4期大豆品种的耐盐性最强,是生物量下降最小的时期。盐胁迫对R6期植株的伤害最大,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表现与植株生长后期的耐盐性基本一致,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可以作为抗盐性的鉴定方法。
张鹏徐晨徐克章张治安李大勇季平冯引弟
关键词:大豆盐胁迫发芽率生物量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地上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以吉林省1923—2004年间育成的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植株地上部分器官茎、叶片、叶柄及荚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使籽粒产量和结荚期(R4)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收获指数增加不显著。籽粒产量的提高是生物量增加的结果,生物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在R4期,茎、叶片、叶柄和荚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9.7%、36.1%、43.0%和23.0%,以叶片和叶柄生物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4.4%、55.1%和18.9%,以植株中层生物量的增加最为显著,上层次之,下层增加最小。中、上层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8.3%和48.3%,中、上层叶柄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63.6%和59.4%,并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上层叶片和叶柄的生物量具有作为高产品种选择指标的价值。
徐仲伟徐克章张治安李大勇孙苗苗
关键词:大豆生物量叶片
外源激素对大豆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以4个北方常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将大豆从茎基部剪断分别放入含有细胞激动素(CTK)、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的营养液中培养,研究了外源激素对不同生育时期离体大豆植株叶片光合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具有抑制作用,CTK和IAA对大豆叶片Pn、Gs和Tr具有促进作用;同一激素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Pn、Gs和Tr的影响表现为:ABA在盛花期(R2)和结荚期(R4)对Pn、Gs和Tr的抑制作用要高于鼓粒期(R6),而CTK和IAA在R6期对Pn、Gs和Tr的促进作用要高于R2和R4期。由此说明外源激素对大豆植株的光合相关参数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赵新宇徐克章张玉姣陈展宇张治安
关键词:外源激素大豆光合作用生育时期
吹风对大豆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光照培养箱内大豆植株在吹风条件下的形态特性和某些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吹风改变了光照培养箱内的微环境,使空气温度下降2℃,相对湿度下降6%,CO2浓度增加5μmol.mol-1;吹风使大豆植株株高和各部分干重下降,根冠比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强,与对照植株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吹风处理的大豆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以及小叶面积均减少,使单株叶面积下降,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叶重均增加,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植株;叶片MDA含量增加,保护酶活性显著增强。吹风改变了植株的生长微环境,导致大豆植株生长受阻和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但茎粗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强,表明吹风对矮化生长,培育壮苗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意义。
孙伟博徐克章张治安李大勇
关键词:大豆吹风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保护酶活性
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气体交换特性,为大豆高产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产量水平的9个栽培大豆品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种植,于V4期(苗期)、R2期(盛花期)、R4期(结荚盛期)、R6期(鼓粒盛期)和R7期(成熟期)用Li-640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结果]在全生育期内,高产品种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在V4期、R2期和R4期,高产品种叶片蒸腾速率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在R6期和R7期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品种蒸腾速率差异不显著。V4期和R2期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低产品种﹥中产品种﹥高产品种,而在R4期、R6期和R7期则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结论]高产大豆品种叶片的气体交换能力显著高于低产大豆品种,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净光合速率可作为选择高产大豆品种的一个有效指标。
郑殿君张治安姜丽艳王元利李大勇
关键词:大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Comparison of Gas Exchange Characteristic in Leaves of Soybean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Yield Levels
2010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gases exchange characteristic in leaves of soybean cultivars at different yield levels to provide a certain theories basis for high yield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soybean cultivars. [Method] Nine soybean cultivars divided into three yield levels were planted under the sa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t V4(seedling),R2(blooming),R4(pod-bearing),R6(pod-filling) and R7(maturing) growth stages,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stomatal conductance (Gs) and transpiration rate (Tr) in soybean leaves were measured with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Result] At all growth stages,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 in leaves of high yield soybean cultiva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ow yield soybean cultivars. At V4,R2 and R4 stages,transpiration rate in leaves of high yield soybean cultiva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ow yield soybean cultiva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transpiration rate in leaves of soybean cultivars at different yield levels at R6 and R7 stage. At V4 and R2 stage,water use efficiency (WUE) in leaves of soybean cultivars at different yield showed a trend of low yield cultivarsmiddle yield cultivarshigh yield cultivars,while it appeared high yield cultivarsmiddle yield cultivarslow yield cultivars at R4,R6 and R7 stage. [Conclusion] The gases exchange capacity in leaves of high yield soybean cultiva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low yield soybean cultivars,which had provided physiological basis of high yield.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could be used as an selection index of high yield soybean.
耿艳秋张治安李大勇赵洪祥郑洪兵
关键词:SOYBEA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