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8008)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永华桂国庆李思明廖宇金国芳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同济大学井冈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地震反应
  • 3篇多点激励
  • 2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弹性抗侧刚度
  • 1篇动力响应
  • 1篇动力响应分析
  • 1篇多维多点激励
  • 1篇虚拟激励法
  • 1篇翼缘
  • 1篇翼缘宽厚比
  • 1篇振型
  • 1篇振型分解
  • 1篇肢厚比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分析
  • 1篇时程分析法
  • 1篇输电
  • 1篇输电塔
  • 1篇输电塔-线体...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 2篇井冈山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李永华
  • 2篇桂国庆
  • 1篇文明
  • 1篇李敏锋
  • 1篇李思明
  • 1篇金国芳
  • 1篇廖宇

传媒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结构工程师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层双肢剪力墙结构弹性抗侧刚度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根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受力特性,对单层双肢剪力墙结构在肢厚比、翼缘宽厚比及梁高变化时的抗侧刚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不同的计算模型下结构抗侧刚度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考虑填充墙时结构的抗侧刚度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在墙肢间总长、厚度及层高不变时,肢厚比一定,抗侧刚度随着翼缘宽厚比增加呈对数变化;无论翼缘宽厚比是否变化,抗侧刚度随着肢厚比及梁高的增大呈抛物线变化,且在肢厚比小于4时,各模型的抗侧刚度基本相近。
李敏锋金国芳
关键词:双肢剪力墙结构弹性抗侧刚度肢厚比翼缘宽厚比填充墙
多维多点激励下某多塔连体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杭州市市民中心工程是一高位隔震大跨度多塔连体结构,6个主塔楼在高位采用隔震支座与6个大跨度钢结构连廊连接成一整体,整个连体结构外环周长达606m,故有必要进行多维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采用谐波叠加方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合成了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反应谱相吻合的空间相关地震波,同时提出采用相关函数对人工模拟地震波在时域内进行检验的方法。利用模拟地震波对该工程进行多维、多点激励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双向地震动作用下,考虑多点激励会使连廊杆件轴力、连廊与主塔楼间的隔震支座位移有较大增加,其中行波效应影响尤为明显,但多点激励对主塔楼内力和位移影响很小。
李永华李思明
关键词:地震反应多点激励相关函数隔震
竖向多点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导(地)线及绝缘子动力响应分析
2011年
考虑地震波以有限波速传播时所引起的地震行波效应及场地相干效应,基于建立的某大跨输电塔线体系空间有限元模型,在7度竖向地震作用下,采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动力时程分析法,研究了该体系在竖向多点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特性,并和一致激励下的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竖向地震能明显增大绝缘子的内力,但对导线内力影响不大;多点激励对导地线及绝缘子的内力响应影响都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李永华朱芊文明
关键词: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法
绝对位移直接求解虚拟激励法采用附加振型求解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提高已有绝对位移直接求解虚拟激励法的求解效率及精度,对结构支座节点附加大质量块并释放支座约束,采用基于附加振型的振型分解法进行求解,附加振型来源于附加大质量块。对附加振型、常规振型的振型特性和振型贡献及计算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表明:通过构建少量附加振型就可精确捕获结构拟静位移,且只需采用与相对运动法同等数量的常规振型就可精确捕获结构动态相对位移,与Wilson位移输入模式的绝对位移振型分解法相比,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条件下可大大减少绝对位移求解所需的振型数。此外,对附加振型绝对位移求解法阻尼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附加振型法不存在由于阻尼假定不同而引起的误差,计算精度及效率均优于基于完全法的绝对位移直接求解法。
李永华桂国庆廖宇
关键词:虚拟激励法振型分解误差分析
高层多塔连体结构连廊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在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中,传统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存在数值积分耗时太长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缺点,ANSYS通过对输入功率谱采用对数形式的分段线性表示,然后采用解析解积分方式进行随机振动求解,计算效率精确高效。采用该方法对一高位隔震多塔连体结构进行双向水平地震动作用下多点激励随机地震响应分析,并对空间变化地震动作用下连廊桁架杆件内力响应极大值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双向地震动作用下,考虑行波效应和部分相干效应会使连廊杆件轴力有所增大,在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桂国庆李永华
关键词:高层连体结构连廊地震反应多点激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