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3B004)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冯薇刘莎莎龚平康健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后
  • 1篇胸阻抗
  • 1篇胸阻抗法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药
  • 1篇血管活性药物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监...
  • 1篇无创血流动力...
  • 1篇无创血流动力...
  • 1篇活性药物
  • 1篇创血

机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康健
  • 1篇龚平
  • 1篇刘莎莎
  • 1篇冯薇

传媒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心肺复苏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估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在心肺复苏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7)及对照组(n=6)。实验组根据胸阻抗法测定的CO值来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照组根据外周血压的变化按常规方法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入院后(院外心搏骤停)或自主循环恢复后(院内心搏骤停)1、6、12、24、48和72 h监测心率、上肢动脉血压、指尖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胸阻抗法检测CO和CI;检测0 h和6 h动脉血乳酸并计算6 h乳酸清除率;72 h后进行GLS评分;观察28天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指尖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在6、12、24、48及72 h的CO和CI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6 h乳酸清除率和72 h的GL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28天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可以用于指导心肺复苏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龚平康健冯薇刘莎莎
关键词: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