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3025)

作品数:2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彭秀红杨斌张江苏杨海胡媛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攀钢矿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金矿
  • 10篇成矿
  • 10篇大水金矿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勘查
  • 3篇原生
  • 3篇原生晕
  • 3篇气测
  • 3篇物理化学条件
  • 3篇流体
  • 3篇矿床
  • 3篇矿化
  • 3篇矿体
  • 3篇化学条件
  • 2篇地层
  • 2篇地气
  • 2篇地气测量
  • 2篇地气法

机构

  • 2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0篇地学核技术四...
  • 1篇甘肃省地矿局...
  • 1篇攀钢矿业有限...

作者

  • 24篇彭秀红
  • 8篇杨斌
  • 4篇张江苏
  • 3篇王永强
  • 3篇胡媛
  • 3篇倪师军
  • 3篇王滔
  • 3篇钟炎良
  • 3篇杨海
  • 2篇曹锐
  • 2篇田雪松
  • 2篇郭成
  • 2篇谢杨
  • 1篇石慧
  • 1篇李波
  • 1篇王广西
  • 1篇李丹
  • 1篇穆小虎
  • 1篇宋昊
  • 1篇翟娟

传媒

  • 13篇矿物学报
  • 5篇现代矿业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环境工程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4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气测量研究中的现存问题探讨
2013年
1地气测量简述地气的概念是1982年由瑞典兰德大学物理系Kristiansson博士和波立登矿业公司勘探部Malmqvist博士共同提出的(王学求,1995),我国童纯菡(1989)首次开始了地气法隐伏金矿的试验。Kristiansson等认为异常物质是由地气流向上携运迁移(曹建劲,2009);
谢杨彭秀红王永强胡媛王滔
关键词:地气法勘查地球化学成矿元素补集矿源层
不同条件下地气异常重现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选取实验区和已知隐伏矿区对地气测量的异常重现性进行研究和讨论。在实验区采用不同浓度的液体捕集剂在不同季节进行重复测量;在隐伏矿区采取相同浓度的液体捕集剂在相同季节的相同时间和不同时间进行重复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异常主要取决于地气物质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受季节、温度、覆盖物等外界因素影响,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王滔彭秀红
关键词:地气测量重现性
甘肃大水金矿原生晕模型初步研究
<正>甘肃玛曲大水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发现的一类矿化特征极为独特的富赤铁矿硅质岩型金矿床(彭秀红,2012)。目前,国内外对该类型金矿床的研究程度很低。对此类矿床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
罗杨彭秀红杨斌唐洋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规律矿产勘查
甘肃大水金矿床围岩蚀变期次、分带与找矿标志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大水金矿矿床是由甘肃省地质勘查局第三地质大队于1970年发现的,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勘探历史,随着对大水金矿床的周边地区进行化探扫面和地质勘探的地表异常检查工作的展开,深部找矿工作正处于进行之中,由此显示了较大的找矿潜力(韩春明等,2004)。围岩蚀变能提供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胡媛彭秀红杨海郭成张江苏
关键词:金矿化找矿标志分带物理化学条件地质大队
粉末压片—WDXRF测定化探样品中主次痕量元素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粉末压片法制取试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33种主、次、痕量元素(Al、As、Ba、Br、Ca、Ce、Co、Cr、Cu、Fe、Ga、Hf、K、Mg、Mn、Na、Nb、Nd、Ni、P、Pb、Rb、Sc、Si、Sr、Th、Ti、U、V、Y、Yb、Zn、Zr)。对各元素的测定条件、仪器参数进行了设置调整,选取了与试样基体相匹配的定值样品建立工作曲线,对曲线拟合进行了研究,用经验系数法和Compton散射线内标法相结合校正基体效应,提高了分析精度。经对标准物质的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定值吻合,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度均满足分析要求,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1~10%,满足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的质量要求,可用于化探样品的常规分析。
王永强彭秀红谢杨刘美美王广西李丹翟娟石慧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法粉末压片化探样品
从Se元素研究大水金矿的成矿机制
2013年
甘肃大水金矿不仅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埋藏浅,矿石成分简单,易采易选,且矿化体征极为独特,年产黄金2 t以上,总储量逾百吨。目前,国内外对该类型金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对此类矿床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规律。
杨斌彭秀红
关键词:成矿机制矿床规模矿化体秦岭造山带矿石成分
甘肃玛曲大水金矿82勘探线原生晕探讨研究
2013年
甘肃省玛曲县大水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南部西倾山地区发现的国内外十分罕见的金矿类型。矿床产于造山带古生界一新生界碳酸盐岩地层中,时空上与印支一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关系密切(李真善,2002)。金矿化主要赋存在热液作用形成的硅化岩和硅质岩内,矿化强度与硅化、赤铁矿化紧密相关。矿石呈特征的红色、
王永强彭秀红宋昊
关键词:原生晕碳酸盐岩地层热液作用分带序列勘探线
甘肃大水金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2016年
在分析甘肃大水金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该矿富矿岩石、贫矿岩石样本微量元素测试结果,对该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其地球化学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灰岩的Au含量较其他岩石高,金矿的形成与硅化有关,W、Ag与金矿床形成关系密切;2Sc、Ni、Cr、Ta含量表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幔源,后期有壳源物质混入;3脉岩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一步证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在后期有元素的迁入和迁出,即成矿热液与上部岩石发生了混合岩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水金矿的成矿机制,对于大水金矿的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杨斌彭秀红倪师军倪师军马康熙
关键词: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意义成矿物质成矿理论
甘肃大水金矿Au-As共生分异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从分布特征、迁移形式以及沉淀机制3个方面研究了大水金矿Au-As共生分异机理。结果表明:Au、As含量早期为共消长,后期为不消长关系,并且二者在空间上为不套合关系;Au、As的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以及温度、压力、pH,决定了二者可以形成[AuAs]2-、[Au(AsS2)]0和[Au(AsS3)]2-络合物进行迁移;在主成矿期,成矿热液富砷贫硫以及后期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Au、As在地壳中各自分异沉淀形成矿物;Au、As在成矿前期,主成矿期以及成矿晚期分别经历了共生、分离和富集3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水金矿的成因,为寻找新型砷矿床提供了思路。
杨斌彭秀红钟炎良
大水金矿碳氢氧同位素组成与成矿流体来源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测定大水金矿中方解石的碳氢氧同位素的组成,揭示了其成矿流体的来源,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大水金矿的成因,为以后探究类似矿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金矿床的成矿机制理论。
杨斌彭秀红张江苏
关键词:大水金矿成矿流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