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勇
-

-

- 所属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 所在地区:重庆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周跃

- 作品数:857被引量:6,136H指数:3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腰椎 椎间孔 微创
- 初同伟

- 作品数:417被引量:2,721H指数:2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显微内镜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李长青

- 作品数:364被引量:3,926H指数:3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微创 脊柱骨折
- 张正丰

- 作品数:259被引量:2,242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 椎间孔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 郑文杰

- 作品数:142被引量:1,486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椎间孔 微创外科 腰椎 METRX
- 聚内消旋乳酸(PDLLA)椎间融合器在椎间降解情况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可降解材料在椎间植骨融合中的降解情况。[方法]将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椎间融合器通过前路手术植入山羊的腰椎间隙,与正常植骨融合组对照,通过大体观察、电镜观察了解不同阶段的可吸收材料在植骨融合过程中的降解吸收情况。[结果]材料在椎间融合过程中的降解速度是非匀速的,在早期阶段,材料主要表现为表面材料的水解,分子量的下降,随着材料各层水解逐渐加快,内部降解速度由于自催化作用而加快,最终材料塌陷,分解。[结论]在早期可保持其基本外形,力学强度虽然在后期明显有所下降,但足够维持骨融合进程,植骨部位骨融合后才逐渐分解,强度下降,最终塌陷崩解。作为椎间融合器的材料,PDLLA在椎间植骨融合中的降解情况基本符合要求。
- 郝勇周跃滕海军曹国勇潘勇
-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植骨可降解材料
- STIR序列MRI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早期疼痛性椎体骨折的预测价值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日益增加,椎体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骨折陈旧或新鲜的判断是选择手术的重要前提,既往多根据T2序列高信号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新鲜和椎体强化的条件。进一步观察发现STIR序列MRI可以更加...
- 王建朱晓龙张正丰李长青郑文杰潘勇周跃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MRI椎体成形术
- 自体髓核组织所致背根节GDNF表达以及与痛觉过敏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
- 该研究采用腰神经根周围自体髓核组织移植动物模型,通过神经行为学、HE染色、电镜、免疫组化、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探讨髓核组织对DRG的损伤作用、诱发痛觉过敏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从分子水...
- 潘勇
- 关键词:髓核组织痛觉过敏神经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文献传递
- 经后路椎间盘椎弓根间截骨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后路途径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利用改良的经后路椎间盘椎弓根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技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3岁~53岁,平均26.5岁。其中陈旧性胸腰椎骨折9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先天性发育不良2例,椎体结核1例,X线术前Cobb角45。~85。,平均58.1°。后凸畸形部位:T10 2例,T11 2例,T12 6例,L1 3例,L2 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不同程度疼痛,畸形进行性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程4—17年,平均8.5年,所有患者均行I期截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术后卧床休息4周,外支具制动3个月。结果经后路椎间盘椎弓根截骨手术时间平均190min(125~240min),失血量平均750m1(450~1900m1),48h引流量平均170ml(100—280m1)。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截骨,截骨过程未发生椎体移位,无脊髓损伤并发症。术后矢状面畸形得到矫正,矫正度数平均55°(44°~76°),矫正率平均83%。随访10~24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牢固,脊柱融合好,无假关节形成,无内固定松动,矫正度未见明显丢失。全部患者外观畸形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消失,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结论Ⅱ期后路经椎间盘椎弓根截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可使脊柱后凸畸形得到一次性矫正,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是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
- 初同伟刘玉刚钱奕铭周跃潘勇王建李长青张正丰
- 关键词:胸椎后凸畸形截骨
- 髓核所致痛觉过敏与背根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关系
- 2003年
- 潘勇周跃郝勇
- 关键词:髓核痛觉过敏
- 复发性腰椎间盘翻修术的微创术式选择与临床应用
- 目的:评价内窥镜辅助下微创腰椎间盘翻修术的临床效果,并比较单纯减压与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结果.方法:共47例微创腰椎间盘翻修术患者,男32例,女15例,平均43.9岁.其中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91.5%...
- 周跃王健初同伟李长青张正丰王卫东潘勇
- 关键词:内窥镜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 内窥镜下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摘除术(附65例临床报道)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中保留腰椎黄韧带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 39例,L5/S1 26例)在常规内窥镜操作下显露腰椎板间隙,用微型手术刀切开并剥离黄韧带,将黄韧带向中线卷曲剥离成上、外、下三面游离的黄韧带瓣,椎间盘切除后再将黄韧带进行复位.结果:65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4.5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标准,优42例,良18例,可3例,差2例.2例差者行开放手术翻修术.翻修术中见保留的黄韧带与椎管外疤痕粘连明显,但与椎管内的粘连较轻.结论:内窥镜下保留腰椎黄韧带不但技术操作可行,而且能降低术后腰椎管外瘢痕向腰椎管内长入,是非常好的天然屏障.
- 周跃王建初同伟王卫东郑文杰郝勇潘勇滕海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黄韧带
-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对神经根变异的探查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神经根变异情况,防止出现术中神经根损伤。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2月应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24例,其中男452例,女272例。对术中发现存在腰骶神经根变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中所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37例神经根变异,发生率为5.1%。与术前的临床表现吻合。全部神经根变异患者均在MED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结论:仔细探查及分离突出髓核周围神经根发出情况,确定有无神经根变异是防止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发生神经根损伤的重要环节之一。
- 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李长青张年春潘勇郝勇
- 关键词: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变异
- 以脱矿脱细胞骨基质环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椎间盘纤维环的实验研究
- 下腰痛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不但在老年发病率高,而且在青壮年中发病率也非常高,成为导致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下腰痛最主要的原因是椎间盘疾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de...
- 潘勇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细胞支架平均孔径
- 文献传递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腰椎滑脱症的应用
-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371例Ⅱ°以下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TLIF和腰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年龄3...
- 王建周跃张正丰李长青任先军初同伟王卫东郑文杰潘勇黄博
- 关键词:腰椎椎体滑脱微创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