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志明
-

-

- 所属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无锡市
- 研究方向:生物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美娟

- 作品数:112被引量:273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钝齿棒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L-精氨酸 酶学性质 谷氨酸棒杆菌
- 张显

- 作品数:109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枯草芽孢杆菌 钝齿棒杆菌 定点突变 乙偶姻 L-精氨酸
- 杨套伟

- 作品数:91被引量:21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枯草芽孢杆菌 2,3-丁二醇 定点突变 钝齿棒杆菌 乙偶姻
- 诸葛健

- 作品数:271被引量:1,929H指数:2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产甘油假丝酵母 甘油 发酵 1,3-丙二醇 重组大肠杆菌
- 沈微

- 作品数:154被引量:7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大肠杆菌 产甘油假丝酵母 酶学性质 酿酒酵母 普鲁兰酶
- 一种耐低温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被引量:5
- 2013年
- 从Bacillus subtilis L5-20染色体上克隆得到ALDC基因alsD,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MA5-alsD-His,将其转化到B.subtilis WB600中。SDS-PAGE结果显示ALDC在重组B.subtilisWB600中成功表达,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32×103。采用Ni柱亲和层析纯化重组ALDC,所得纯酶的比酶活为272.3 U/mg,总回收率为89.8%。该重组ALDC最适反应温度仅为25℃,在20~35℃范围内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Ni2+对ALDC有一定的激活作用,Fe3+使ALDC活性完全丧失。经摇瓶培养,重组菌的ALDC酶活为27.0 U/mL,约为出发菌酶活的70倍。经5 L的发酵罐发酵放大试验,ALDC酶活最高可达75.9 U/mL。
- 李静静徐美娟张显饶志明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耐低温双乙酰酶学性质
- 国产弱阳离子琼脂糖交换介质的性能及其用于蛋清溶菌酶的分离纯化被引量:2
- 2009年
- 从理化性能、离子交换容量、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等方面对国产快流速CM-琼脂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介质进行了综合考察和评价,并应用该介质进行了鸡蛋清中溶菌酶的分离。结果发现,国产介质的理化性能符合要求,离子交换容量达到了187 mmol/mL,高于国外商品介质;对模型蛋白溶菌酶的静态和动态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107.0 mg/mL和90.3 mg/mL(高流速下),同样略高于国外商品介质,显示能够满足蛋白质的有效吸附;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清溶菌酶较为成功,纯度在95%以上,产量达到了4.1 mg/mL鸡蛋清。
- 夏海锋金雄华饶志明郝飞严伟郑志永
- 关键词:溶菌酶分离纯化
- 基于级联反应高效制备 D-泛酸的生物转化系统构建
- 2024年
- 【目的】D-泛酸(维生素B5)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化工、制药等领域。目前,维生素B5主要通过化学-酶法生产,但这种生产工艺会产生大量含氰废水,而细胞工厂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出一种用低值底物生产D-泛酸的生物转化系统。【方法】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β-丙氨酸合成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偶联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L-天冬氨酸酶(L-aspartase,AspA)和短芽孢杆菌来源的泛酸合成酶(pantothenate synthetase,PanC)构建三级酶联体系,通过体外验证和优化D-泛酸生物合成途径,而后在细胞内实现重建,并优化3种酶配比和引入ATP循环再生系统,在5 L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D-泛酸的体系优化和放大生产。【结果】在最佳生物转化条件下,通过全细胞催化可将70 g/L的富马酸和89 g/L的D-泛解酸转化为128.6 g/L的D-泛酸,摩尔转化率为97.3%。【结论】成功开发出一种用富马酸和D-泛解酸生产D-泛酸的有效生物转化系统。
- 许媛怡蔡萌萌张小玲乔郅钠尤甲甲饶志明
- 关键词:大肠杆菌级联反应
-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教学策略创新
- 2021年
- 为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文章从模块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多元化授课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对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讨论了如何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和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综合型人才,为相关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与应用提供借鉴。
- 张显饶志明徐美娟杨套伟李华钟段作营陈献忠
- 关键词:教学改革发酵工程
- 来源于Thermomyces sp.的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
- 2008年
- [目的]研究植酸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方法]用PCR方法从嗜热真菌(Thermomyces sp.)中扩增到去除信号肽和内含子后约1.4 kb的phyT基因编码区片段,并对该片段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结果]序列相似性分析表明,克隆的植酸酶基因无信号肽和内含子,与报道的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植酸酶基因相似性最高,DNA序列相似性为95%。从验证后的转化子筛选得到了表达嗜热真菌植酸酶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p-phy T,SDS-PAGE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45 kD,重组毕赤酵母成功表达植酸酶。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结果显示重组植酸酶酶活性提高了12.6%,最适温度65℃,75℃仍有64%以上酶活活性;最适pH值为5.5。[结论]嗜热真菌植酸酶基因用组成型质粒能在毕赤酵母中表达。
- 张文荟沈微饶志明诸葛斌方慧英诸葛健
- 关键词:THERMOMYCES植酸酶重组毕赤酵母
- 信息技术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 ,我们在收集备课资料、课堂教学等多个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了各种计算机相关技术 。
- 饶志明王正祥方慧英诸葛健
-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生物学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改革
- 定点突变提高枯草芽孢杆菌L-天冬酰胺酶的活力及稳定性被引量:11
- 2015年
- L-天冬酰胺酶可以催化L-天冬酰胺转化为L-天冬氨酸和氨。它可以通过降解食品原料中的L-天冬酰胺而降低高温烹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由于食品预处理环境的复杂性,只有具有高酶活且稳定的酶才能满足食品生产中的应用。作者通过点突变提高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 B11-06的L-天冬酰胺酶(Bs AII)的酶活和热稳定性。通过序列比对和同源模拟选择5个点进行突变,构建6个突变菌株。酶活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酶S299N_(ansz)和P348A_(ansz)的酶活较Bs AII分别提高28%和32%。其中P348A_(ansz)的热稳定性和p H稳定性较Bs AII均有明显提高。本研究表明,第299和348位氨基酸残基对酶的催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对该酶的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 张显龙水清饶志明杨套伟徐美娟
- 关键词:L-天冬酰胺酶定点突变热稳定性
- 构建整合型重组枯草芽孢杆菌高效合成胍基乙酸被引量:2
- 2024年
- 胍基乙酸作为一种能源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尚未实现利用生物法工业化生产胍基乙酸。本研究在食品级安全菌株枯草芽孢杆菌中设计胍基乙酸的合成路线,利用调控关键酶表达、解除反馈抑制、增加膜通透性等技术,实现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胍基乙酸。首先基于进化树挖掘筛选最佳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利用强启动子与基因组整合相结合的策略提高关键酶表达水平;其次,引入谷氨酸棒杆菌中用于L-精氨酸合成的鸟氨酸循环途径,缓解副产物L-鸟氨酸对酶的反馈抑制,并敲除L-精氨酸降解途径,强化底物再生;再次,增强N-乙酰胞壁-L-丙氨酸酰胺酶(N-acetylmuramoyl-L-alanine amidase,LytC)基因表达,改善细胞膜通透性;最后,使用菌株Bs-13在最佳转化条件下,经24 h获得13.1 g/L胍基乙酸,转化速率为0.54 g/(L·h),底物甘氨酸的转化率为92.7%。以上策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胍基乙酸的生产效率,为生物法合成胍基乙酸提供了参考。
- 廖雅芯张杰张显饶志明徐美娟
- 关键词:全细胞催化细胞通透性
- 大肠杆菌Nissle 1917的多组学分析及其产微菌素的功能验证
- 2024年
- 【目的】探究益生大肠杆菌Nissle 1917(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与模式菌株的代谢及转录差异,为构建工程菌株EcN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菌株EcN的应用。【方法】软件分析比较EcN和模式菌株BL21(DE3)、W3110的基因组、转录组差异,并通过质粒构建表达验证;在BL21(DE3)中质粒表达EcN来源的微菌素(microcin)并进行抑菌效果验证。【结果】共挖掘出904个差异编码基因。同时以不同碳源为底物分析验证了不同菌株在碳源吸收利用方面的差异,以启动子Pflic在不同菌株中的表达情况验证了转录调控上的差异;最终构建的微菌素重组菌株在培养12 h时,抑菌率提高了30.3%。【结论】研究一定程度上阐明了EcN的代谢特性及其与模式菌株的转录差异,并为微菌素作为窄谱治疗药物来抑制肠道病原体和减少肠细菌水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 汤佳冰张颖叶佳微张显饶志明徐美娟
- 关键词:大肠杆菌
- 优化搅拌转速控制策略提高Bacillus subtilis RF1发酵生产核黄素的产量
- 通过恒定搅拌转速实验,发现在发酵初始阶段较低的搅拌转速有利于菌体生长和核黄素生成,而在发酵后期较高的搅拌转速有利于菌体生长和核黄素生成。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两阶段搅拌转速控制策略,即发酵前26h搅拌转速维持在600rpm,...
- 满在伟徐美娟饶志明
- 关键词:核黄素发酵生产搅拌转速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