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马太
作品数: 158被引量:790H指数:13
  • 所属机构: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 所在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 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夏海平
作品数:243被引量:601H指数:1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金属 锇 碳 苯 基团转移聚合
何旭敏
作品数:95被引量:387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锇 超滤膜 纳滤 共混超滤膜 金属有机化学
蓝伟光
作品数:63被引量:4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研究主题:膜分离 纳滤 超滤膜 超滤 水合物
何国梅
作品数:32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主题:碳化硅 先驱体 聚碳硅烷 纳滤 膜分离
曾碧榕
作品数:370被引量:242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阻燃剂 嵌段共聚物 含磷 环氧树脂 氮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液态超支化聚碳硅烷(HBPCS)因具良好的流动性和可自交联性,适用于制备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而倍受青睐。对它的合成、交联、陶瓷化和应用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余兆菊周聪李然詹俊英何国梅夏海平丁马太
关键词:先驱体交联陶瓷化
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PVC/CPE)体系的增韧机理
1993年
以相差显微镜与体积应变测量等方法探索了CPE对PVC的增韧机理,指出剪切带是增韧的主要机理,并提出CPE网络结构在增韧中的作用。
余乃梅王绍伟丁马太
关键词:聚氯乙烯增韧机理氯化聚乙烯
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40
2007年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共混膜,对共混膜进行了IR、DSC表征和吸水率、透光率、力学性能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VA与CS分子链间在共混膜中有一定的相互作用,相容性好;CS的引入有利于改善PVA的吸水性、透光率和综合力学性能,但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章汝平丁马太
关键词: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膜
纳米级二氧化锆水合物颗粒—水体系中离子脱除方法
纳米级二氧化锆水合物颗粒—水体系中离子脱除方法,涉及一种膜分离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对纳米ZrO<Sub>2</Sub>水合物颗粒体系进行脱盐、分离各种无机离子的方法。其步骤为:料液倒入料罐,启动高压泵,调节...
夏海平何旭敏蓝伟光董海峰李昕丁马太
超滤在味精发酵液除菌体中的应用研究
在谷氨酸提取之前,利用超滤技术对发酵液进行除菌和除蛋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文中试实验采用Suntar-5U3平板超滤膜,去除味精发酵液中的菌体和蛋白.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实验中压力和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并确定获取大通量的最佳...
曾碧榕杨黄浩何国梅孙洪贵陈毓敏李丽洋周花丁马太林昌健何旭敏夏海平蓝伟光
关键词:超滤味精
降低UF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的研究
2010年
研究了甲醛与尿素的配比[n(F)/n(U)比值]、缩聚温度、时间与pH值,以及改性剂对以尿素、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脲醛(UF)树脂胶粘剂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获得了确保其粘接强度不致下降,而游离甲醛含量只有0.25%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朱林晖林淼唐尧基黄仁和丁马太
关键词:脲醛树脂胶游离甲醛甲醛
基团转移嵌段共聚规律及二元嵌段聚合物合成研究
1995年
研究了各类单体基团转移聚合(GTP)嵌段共聚的基本规律,发现当不同种类GTP单体混合投料时,不能得到无规共聚物,只能得到活性最大单体的均聚物。嵌段共聚的合理加料顺序依次为: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酯类、丙烯腈。实验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酯类GTP活性链端(1)比丙烯酸酯类GTP活性链端(2)的引发活性高,而异构化失活的速度是2大于1。此外,还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二元嵌段其聚物。
夏海平陈立丁马太潘容华
关键词:基团转移聚合嵌段共聚
喷雾造粒法制备中高压电容器瓷料被引量:1
1992年
讨论了采用国产高速离心喷雾干燥机批量生产低损耗中高压陶瓷电容器用瓷料时,瓷料种类、生产瓷料的工艺条件(粘合剂、水含量、喷头转速、热风温度和进料量等)对瓷料的物理性能(流动性、湿度、松装密度、粒径及其分布等)的影响及其最佳工艺参数。
熊兆贤车长针曾文臻丁马太
关键词:陶瓷电容器
超支化聚合物被引量:37
2004年
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具有高度独特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而引起了聚合物科学家们浓厚的兴趣。本文对超支化聚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旨在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 ,从而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
韩巧荣夏海平丁马太
关键词:超支化聚合物树状分子支化度开环聚合
莫来石-刚玉多孔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被引量:11
2011年
通过沉淀法制备碳酸铝铵超细粉体均匀包裹的氧化铝粉体,煅烧后,继令其与纳米二氧化硅按一定比例球磨混合,预烧,添加适当的粘结剂和造孔剂,再经捏合、陈腐、挤出成型、烘坯、烧结,制备膜支撑体。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加入量为12%(质量分数)、1550℃烧结所得的膜支撑体综合性能较好:纯水通量为22.2m3/(m2·h);爆破压力为3.40MPa,开孔率为40.21%;经10%(质量分数)H2SO4或5%(质量分数)NaOH于100℃下浸渍36h后,爆破压力仍分别为2.67和2.89MPa,表明它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
韩火年李强洪昱斌丁马太何旭敏蓝伟光
关键词:沉淀法挤出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