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00篇“ Z源逆变器“的相关文章
Z逆变器被引量:4
2011年
传统电压逆变器和电流逆变器有着一些不足之处,一种新型的逆变器Z逆变器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逆变器的不足。本文介绍了Z逆变器的提出背景,并详细阐述了Z逆变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后说明了其优点及发展前景。
张杨俊王大伟闫民华詹景君
关键词:Z源逆变器电压源电流源
一种防电感开路的单相多电平电流逆变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电感开路的单相多电平电流逆变器,涉及多电平逆变器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电感子模块,每个电感子模块包括一个电感,每个电感反向并联一个功率二极管;每个电感子模块的一端和电正极连接,另一端串联一个功率开关和功...
芮树玲齐仁磊张振史先好张健磊秦志龙鞠雪强文玉杰夏天宇魏良才王超高岩刘玡朋杨超牛欢孙小涵
一种基于Quasi-Z逆变器的电机模拟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Quasi‑Z逆变器的电机模拟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机模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目标实际电机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并确定对应的电机输出数据;将电机模拟连接到电机驱动的输出端口,并分别对电机驱动进行脉...
刘钰鹏邓家敏徐东刘钰山
一种分布式多发电输入的准Z逆变器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多发电输入的准Z逆变器控制系统,属于电网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控制系统接入到包含准Z阻抗网络的并网逆变器,包括控制模块和并网管理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括在直流侧采用滑模控制策略,在交流侧采用重复控...
谢卫才李奔董道宏李涵蕾陈涛罗勤
一种基于电流逆变器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逆变器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电机控制技术领域。所述驱动系统由双级电流逆变器和电压逆变器组成,并附带位置观测模块。双级电流逆变器包含两个基于晶闸管的电流逆变器,两者相位相差3...
章庭源蒋雪峰薛荣泽牛基辰周汪洋罗子皓
一种增强型半准Z逆变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半准Z逆变器,属于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包括:电感L1、L2、L3,电容C1、C2,二极管D1、D2、D3、D4、D5、D6、D7、D8,直流电和三相逆变桥。直流电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
张阳程谆罗兵王婷婷
一种基于LADRC的电流逆变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基于LADRC的电流逆变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系统部分包括位置估算模块、转速调节、电流传感、电压传感、坐标变换矩阵、电流调节、电流生成模块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模块,控制方法部分通过设计二阶L...
杜博超刘旭扬于佳强吴绍朋
开关电感准Z逆变器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
2025年
针对开关电感准Z逆变器采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设计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权重系数的FCS-MPC算法,避免了繁琐的权重系数调整过程。通过伏秒平衡原理分析电感周期性充放电的机理,在直通状态时对电感电流设置一个中间值,根据中间值和预测值的比较来确定下一周期的开关状态,在非直通状态时则采用归一化思想将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的目标函数设计为基于动态变化的函数,将误差限制在[0,1]范围内,从而不需要任何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的调整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无权重系数FCS-MPC策略与传统FCS-MPC策略相比,在无权重系数的情况下,系统的稳态性能相同,动态性能更优。
刘春喜林枝伟刘志乐徐可
关键词:归一化
基于二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准Z逆变器电感电流纹波抑制策略
2025年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准Z逆变器的二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其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准Z网络电感电流纹波(脉动量)。该方法将准Z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映射在二维坐标系的坐标轴上,依据三相电压的大小关系划分控制域,根据参考电压所在的控制域选择电压矢量和开关状态;并根据电感电流脉动量,将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直通时间分成六小段,插入在零矢量首尾位置和两个非零矢量之间;以电感电流在直通状态与相邻的非直通状态间的净变化量等于零为目标,计算每段直通作用时间,实现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纹波最小。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电感电流的脉动量。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梁伟华穆向上申永鹏李海林
关键词:空间矢量调制脉冲宽度调制
Semi-Z逆变器的改进脉宽调制策略及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2025年
Semi-Z逆变器的现有调制策略存在开关电压应力大且难以实现闭环控制的固有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低电压应力的Semi-Z逆变器调制策略。通过建立稳态电路模型,分析Semi-Z电压增益和件应力特性,对占空比进行平均化处理,进而减小开关件电压应力。此外,针对Semi-Z逆变器在重载及高输出交流频率的应用环境中,依然存在无元件需求过大的问题,特别设计并提出一套高效的无元件参数优化方案。最后,根据所提出的调制策略,设计搭建200 W试验样机,验证所提的调制策略和参数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综合性能优势。
李宁杨家林张岩卓超然张常杰
关键词:逆变器脉宽调制电路分析电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