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6篇“ TI微合金钢“的相关文章
- Nb-Ti微合金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分布模型
- 2025年
- 为了探究奥氏体化工艺对Nb-Ti微合金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的影响,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实验钢在奥氏体化温度(1140~1220℃)和保温时间(180~540s)范围内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并建立了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分布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其分布趋近于均匀化;当奥氏体化温度一定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增长速率减慢,晶粒尺寸分布同样趋于均匀化;建立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的数学模型均与实测值拟合良好;耦合出不同奥氏体化工艺条件下实验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和晶粒尺寸分布参数的等高线图,为确定合理的实验钢奥氏体化工艺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明杰张欣悦王斯乔张欣瑶周晓光刘振宇
- 关键词:NB-TI微合金钢奥氏体化晶粒长大数学模型
- 一种Ti微合金钢连铸坯TiN析出物尺寸的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Ti微合金钢连铸坯TiN析出物尺寸的预测方法,涉及钢连铸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针对小方坯连铸凝固传热问题,构建1/4小方坯的凝固传热模型;然后基于Ueshima模型理论,构建钢凝固过程中溶质微观偏析模型,计算...
- 王卫领商庭瑞朱苗勇罗森
- 基于数据驱动的Ti微合金钢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开发及应用
- 2024年
- 微合金钢由于其低成本和优异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量应用于汽车、建筑等行业。热轧钢材性能预测是钢铁智能制造的主要方向之一,对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意义重大。因此,研究微合金钢的力学性能预测对优化生产工艺、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微合金钢工业大数据、轧制工艺理论和统计学原理开发了聚类、异常值剔除、线性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方法,结合析出热力学计算有效Ti含量,并采用基于前向选择的方法进行特征筛选。基于随机森林建立微合金钢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随机森林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实现Ti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的高精度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在相对误差±6%的范围内命中率为96.8%和98.9%;伸长率在绝对误差±4%的范围内命中率为97.9%。经验证,所建立模型符合物理冶金学规律,并在现场在线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模型精度。
- 何宇挺吴思炜曹光明罗登王厚昕刘振宇
- 关键词:数据预处理粒子群优化算法力学性能预测
- Mg处理Nb-Ti微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演变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Nb-Ti微合金钢进行Mg处理试验,分析了Mg处理条件下,微合金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微合金钢经过铝脱氧产物主要为Al_(2)O_(3)夹杂,进行Ca处理后,Al_(2)O_(3)夹杂减少,转变为CaO-Al_(2)O_(3)夹杂,且部分MnS夹杂转变为CaS夹杂;精炼阶段将Ca处理改为Mg处理后,可将铝脱氧产物Al_(2)O_(3)夹杂变性为MgO-Al_(2)O_(3)夹杂。Mg处理前,夹杂物在LF主要是Al_(2)O_(3)夹杂,进行Mg处理和Ti合金化后,钢中主要夹杂物变为MgO-Al_(2)O_(3)夹杂、MgO夹杂和TiN夹杂,最终在铸坯中的夹杂物为MgO-Al_(2)O_(3)外包裹CaS/MnS和(Nb、Ti)N复合夹杂。对Ca处理和Mg处理的夹杂物尺寸进行对比,夹杂物尺寸主要分布在5μm以内,Mg处理形成的2μm以内的夹杂物占比高于Ca处理工艺,表明镁处理可以较好地细化夹杂物,形成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夹杂,有助于提升钢的综合力学性能。
- 朱吴杰王德永孙群温荣宇屈天鹏
- 关键词:NB-TI微合金钢非金属夹杂物热力学分析
- 基于N含量调控的Ti微合金钢凝固过程中TiN析出行为研究
- 2024年
-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N含量Ti微合金钢凝固过程中TiN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降低N含量,可减少液相析出的粗大TiN夹杂的数量、体积分数并改变其形貌,同时也降低了固相析出TiN粒子的形核驱动力、粒子尺寸及体积分数。对于Ti元素含量一定的Ti微合金钢,调整N含量可有效调控钢中TiN夹杂和TiN粒子的形貌、大小和体积分数。
- 陈瑞洋裘欣丁汉林王子健项重辰
- 关键词:金属材料TI微合金钢
- 一种提高Ti微合金钢析出强化效果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Ti微合金钢析出强化效果的方法,属于钢铁生产领域,工艺路径为:钢水冶炼→连铸→高压除鳞→多机架连轧机组轧制→层冷冷却→卷取→缓冷存放;其中:连铸出口温度>1000℃;终轧温度≥830℃;所述层冷冷速>...
- 季长恩赵寿云李亮赵景全倪文啸孙承尧王杰陈统郑旭涛
- 变形工艺参数对Nb-Ti微合金钢再结晶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应变量及加热温度对Nb-Ti微合金钢的再结晶行为及变形后相变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110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不均匀,导致压缩过程中各晶粒的应变累积不均匀,当总应变量为0.380时即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奥氏体加热温度为1050和1000℃时,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分别为0.668和0.552;当变形温度为850℃,应变量超过0.552时,试样在道次间隔发生静态再结晶;奥氏体化1100℃保温后压缩样品的冷却相变显微组织为贝氏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而1050℃和1000℃奥氏体化保温后压缩样品冷却相变后显微组织均为多边形铁素体,1000℃奥氏体化保温后压缩样品冷却相变后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尺寸更细小(2~5μm)。
- 张琦王晓南朱国辉敬和民
- 关键词:NB-TI微合金钢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相变
- 热轧含Ti微合金钢拉伸性能及冲击韧性的改善被引量:8
- 2023年
- 为研究Ti对热轧钢板拉伸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利用热轧试验机组对不同成分体系含Ti微合金钢采用不同的轧制工艺进行轧制试验,并采用OM、SEM、拉伸和冲击试验等方法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低碳钢中加入一定量的Ti,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同时也会导致钢的冲击韧性明显降低。钢中析出的大颗粒的TiN和粗大的铁素体晶粒是导致含Ti微合金钢冲击韧性恶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在含Ti微合金钢中加入Nb,采用Ti-Nb复合强化,同时配合840℃低温终轧和560℃低温卷取工艺,可显著改善含Ti微合金的冲击韧性,使钢板获得高强、高韧的综合性能。
- 孟静常帅陈嘉宇关建辉
- 关键词: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细晶强化冲击韧性
- Ti微合金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演变行为研究
- Ti微合金钢因为具有较好的强度-塑性平衡特性受到广泛关注。Ti含量影响着Ti微合金钢的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与其第二相的析出行为,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获得多种纳米析出物,提高钢的强度、韧性、淬透性和焊接性等性能。本文对不...
- 姜晓涵
- 关键词:TI微合金钢热处理温度碳化物力学性能
- MnS夹杂形态对冷轧退火Ti微合金钢延伸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以Ti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采用OM、SEM等手段分析MnS夹杂在冷轧过程中的演变行为,随后对不同变形量的试样进行退火处理,并测试其拉伸性能和硬度,分析MnS夹杂形态对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nS夹杂物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最大长度增加的同时,MnS夹杂形态由带状转变为断续的短线状或粒状;随着冷轧压下量的增加,试样的延伸率逐步恶化,其主要原因为粒状的MnS夹杂增加了加载方向的界面面积,促进了界面裂纹的萌生。
- 黄伟丽李红斌王杏娟陈连生田亚强牛跃威陈四平
- 关键词:TI微合金钢冷轧退火延伸率断口形貌
相关作者
- 唐逸民

- 作品数:28被引量:22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第二相粒子 韧性 微合金钢 焊接热循环 TI微合金钢
- 陈茂爱

- 作品数:95被引量:56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第二相粒子 微合金钢 韧性 熔滴过渡 焊接热循环
- 孙新军

- 作品数:239被引量:1,267H指数:19
-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
- 研究主题:奥氏体 钢组织 显微组织 薄板坯连铸连轧 MO
- 毛新平

- 作品数:346被引量:75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薄板坯连铸连轧 薄板坯 CSP 均热炉 高强耐候钢
- 薛军

- 作品数:68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高碳钢盘条 盘条 线材轧制 高碳钢 钢液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