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70 篇“ TH1/TH2平衡 “的相关文章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h1 /Th2 平衡 对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Th1 /Th2 ){2 }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 02 2 年6月—2 02 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脑脊液外观和白细胞计数将观察组分为轻、中、重度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脑外伤后无颅内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h1 /Th2 {2 }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不同程度颅内感染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igh shear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WBHSV)、全血低切黏度(low shear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WBLS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以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感染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轻、中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明显高于轻度感染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显示,WBHSV、WBLSV、PV和Fib预测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 、0.702 、0.693和0.67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02 mpa·s、1 1 .1 0 mpa·s、4.88 mpa·s和4.64 g/L;(4)观察组Th1 /Th2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轻、中、重度感染组患者Th1 、Th2 及Th1 /Th2 水平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平滑拟合曲线结果显示,Th1 /Th2 {2 }与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患者体内Th1 /Th2 {2 }向Th2 偏移,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监测Th1 /Th2 {2 }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预测脑外伤继发颅内感染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志彬 李奕鑫 林建聪 卓振权 吴小燕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外伤 颅内感染 贝利尤单抗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近期疗效以及对Th1 /Th2 平衡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贝利尤单抗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近期疗效以及对辅助性T细胞1 型(Th1 )/辅助性T细胞2 型(Th2 ){2 }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 02 2 年8月至2 02 4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 1 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贝利尤单抗治疗。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有效率、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与泼尼松用量、白介素-2 (IL-2 )、白介素-4(IL-4)、白介素-1 0(IL-1 0)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LED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ds-DNA定量与泼尼松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4、IL-1 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较好且有利于调节Th1 /Th2 处于{2 }状态,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罗静 左兴盛 何秀玲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DS-DNA TH1/TH2平衡 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Th1 /Th2 平衡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h1 /Th2 平衡 的影响。【方法】选取2 02 2 年1 月至2 02 3年6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 3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方内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并随访1 年。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外周血Th1 /Th2 平衡 指标及血清Th1 /Th2 相关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 (IL-2 )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情况,评估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统计2 组患者1 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1 )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7%(59/65),对照组为76.92 %(50/6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2 )相关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对PASI评分及DLQI评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3)Th1 /Th2 相关因子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血清INF-γ、IL-2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血清IL-4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对血清INF-γ、IL-2 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血清IL-4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 )。(4)Th1 /Th2 平衡 指标方面,治疗后,2 组患者的外周血Th1 、Th2 细胞水平及Th1 /Th2 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对外周血Th1 、Th2 细胞水平及Th1 /Th2 值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5)复发情况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 0.69%(1 2 /58)、38.33%(2 3/60),复发时间分别为(8.49±1 .43)、(5.36±0.95)个月;组间比较,观察组1 年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复发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0. 沈萃萃 王文鹤 王海燕 张冰 李硕 刘学伟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黄连解毒汤 犀角地黄汤 TH1/TH2 温经通络方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盆腔炎后遗盆腔痛对疼痛程度及Th1 /Th2 平衡 的调节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方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盆腔炎后遗盆腔痛对疼痛程度及辅助性T细胞(Th)1 /Th2 平衡 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 02 2 年8月至2 02 4年8月四川宝石花医院收治的1 60例盆腔炎后遗盆腔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经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证候积分、Th1 /Th2 平衡 情况、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宫骶韧带触痛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h1 、Th1 /Th2 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h2 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 (IL-2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通络方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盆腔炎后遗盆腔痛疗效良好,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Th1 /Th2 平衡 ,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李佰洲 唐一力 邓芳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TH1/TH2平衡 基于NLRP3炎症小体和Th1 /Th2 平衡 探讨加味五虎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和辅助性T细胞(Th)1 /Th2 平衡 探讨加味五虎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 02 2 年1 0月-2 02 3年1 0月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 41 例痰热闭肺型MP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西药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观察组(71 例,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五虎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7 d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最大呼气量(FEV1 )、峰值呼气流速(PEF)]、NLRP3信使核糖核酸(mRNA)、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和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IL)-1 β、IL-1 8、Th1 /Th2 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4、γ-干扰素(IFN-γ)]。结果:治疗7 d后,两组主症、次症、总分、NLRP3 mRNA、caspase-1 mRNA、IL-1 β、IL-1 8、IL-4、IL-6、TNF-α、IFN-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7 d后,两组FVC、FEV1 、PEF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加味五虎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MPP患儿,可通过调节NLRP3炎症小体和改善Th1 /Th2 平衡 ,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和肺功能恢复。 杜丽 杨见辉 崔玉霞 陈娜 王乔关键词:小儿推拿 宫颈病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性感染患者外周血Th1 /Th2 平衡 状况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持续性感染患者外周血Th1 /Th2 平衡 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 02 2 年3月至2 02 4年5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 03例HR-HPV持续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无宫颈病变组1 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3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2 9例及宫颈癌组2 3例;选择同期于南阳市中医院治疗并随访的86例HR-HPV转阴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外周血Th1 (白介素-2 、干扰素-γ)、Th2 细胞因子(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 0水平)水平;比较研究组中HP-HPV持续感染有无宫颈病变患者的外周血Th1 、Th2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研究组中不同宫颈病变的HP-HPV持续感染患者的外周血Th1 、Th2 细胞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介素-2 、干扰素-γ水平分别为(2 .33±0.35)pg/mL、(7.59±1 .01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0±0.1 5)pg/mL、(1 2 .80±1 .53)pg/mL,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 0水平分别为(1 5.89±1 .63)pg/mL、(2 4.2 9±2 .1 7)pg/mL、(2 7.69±2 .9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 ±0.84)pg/mL、(6.90±0.73)pg/mL、(8.1 4±1 .1 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HPV持续感染合并宫颈病变组患者的白介素-2 、干扰素-γ水平分别为(2 .1 7±0.38)pg/mL、(7.09±1 .05)pg/mL,明显低于HP-HPV持续感染无宫颈病变组的(3.1 3±0.42 )pg/mL、(1 0.1 2 ±0.81 )pg/mL,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 0水平分别为(1 7.2 9±1 .75)pg/mL、(2 6.61 ±2 .40)pg/mL、(30.05±3.01 )pg/mL,明显高于HP-HPV持续感染无宫颈病变组的(8.81 ±1 .02 )pg/mL、(1 2 .55±1 .01 )pg/mL、(1 5.75±2 .3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患者白介素-2 、干扰素-γ水平分别为(1 .55±0.2 6)pg/mL、(4.95±0.62 )pg/mL,明显低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1 .75±0.37)pg/mL、(6.1 8±0.74)pg/mL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2 .95±0.49)pg/mL、(9.31 ±1 .63)pg/mL,白介素-4、白介素-6、白介素-1 0水平分别为(2 5.87 王豫平 袁晓敏关键词:宫颈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宫颈炎症和Th1 /Th2 平衡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 b(rhIFNα-2 b)凝胶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宫颈炎症和辅助性T细胞(Th)1 /Th2 平衡 的影响。方法选择2 02 2 年1 月至2 02 2 年1 2 月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HR-HPV持续感染低级别CIN患者1 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rhIFNα-2 b组,每组各78例。常规组采用聚甲酚磺醛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rhIFNα-2 b凝胶,持续治疗3个月。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常规组和rhIFNα-2 b组患者治疗效果,TCT结果,Th1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 (IL-2 )、γ干扰素(IFN-γ)],Th2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 0(IL-1 0)]以及Th1 /Th2 细胞因子比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rhIFNα-2 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4%)高于常规组(88.5%)(P<0.05)。治疗3个月后,rhIFNα-2 b组患者转阴降级率(98.7%)高于常规组(89.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常规组和rhIFNα-2 b组患者IL-2 、IFN-γ水平升高,IL-4、IL-1 0水平降低,治疗3个月后,rhIFNα-2 b组患者IL-2 、IFN-γ水平高于常规组,IL-4、IL-1 0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常规组和rhIFNα-2 b组患者IL-2 /IL-4、IL-2 /IL-1 0、IFN-γ/IL-4、IFN-γ/IL-1 0细胞因子比值均升高,治疗3个月后,rhIFNα-2 b组患者IL-2 /IL-4、IL-2 /IL-1 0、IFN-γ/IL-4、IFN-γ/IL-1 0细胞因子比值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和rhIFNα-2 b组患者瘙痒、局部刺激、阴道干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FNα-2 b凝胶能够提高HR-HPV持续感染低级别CIN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Th1 /Th2 细胞因子比值平衡 。 王文娟 朱新倩 闫凤利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穴位电刺激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介质和Th1 /Th2 平衡 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应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与穴位电刺激联合治疗对疼痛介质和辅助性T细胞(Th)1 /Th2 平衡 的影响。方法选取2 02 1 年6月~2 02 4年4月到南京梅山医院门诊治疗的78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指标、Th1 /Th2 细胞含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 周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P<0.05)。治疗2 周后,研究组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后,研究组Th1 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Th2 细胞含量及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后,研究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N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凝胶贴膏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 /Th2 平衡 ,抑制疼痛介质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 康伟 龙炜海 王强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穴位电刺激 全反式维甲酸对哮喘模型大鼠Th1 /Th2 平衡 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d acid,ATRA)对哮喘模型大鼠Th1 /Th2 平衡 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 0 mL/kg)灌胃,对低/中/高剂量组的大鼠,分别给予1 0 mg/kg、2 0 mg/kg和40 mg/kg ATRA灌胃,1 次/d,持续1 w。观察各组大鼠的肺功能、肺组织匀浆液细胞因子水平、血Th1 /Th2 值及Notch通路的表达情况。[结果]中/高剂量组大鼠呼吸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吸气流量、呼气峰流量和潮气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匀浆液中的IgE、IL-4和IL-5水平依次降低,IFN-γ和IL-1 2 水平依次升高;模型组Th1 /Th2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TRA治疗后Th1 /Th2 值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剂量越高Th1 /Th2 值降低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的Notch3、Delta1 、Jagged1 和Jagged2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模型组高于低/中/高剂量组。[结论]ATRA可改善哮喘模型大鼠肺功能,调节Th1 /Th2 平衡 ,其机制可能与ATRA抑制Notch通路有关。 林宏 陈文锋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NOTCH信号通路 TH1/TH2 退变软骨中白藜芦醇调节Th1 /Th2 平衡 的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减轻软骨退变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取6周龄,体质量为(2 0±2 )g的雄性C57BL/6J小鼠2 5只,随机分为5组(n=5):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RES低剂量组、RES中剂量组、RES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切开关节囊并逐层缝合,另4个造模组采用Hulth 法构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 ritis,OA)模型。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6周,RES低剂量组、RES中剂量组、RES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 }0、2 0、40 mg/kg的RES灌胃6周。采用Mankin's评分和改良的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协会(Osteoarth ritis Research Society International,OARSI)评分标准对退变软骨进行组织学分级,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检测关节组织及血清中相关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情况。结果 阳性对照组Mankin’s评分(6.9±{2 }.4)分与OARSI评分(3.{2 }±{2 }.4)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 }.2 ±{2 }.0)分与(0.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小鼠关节中TNF-α(3.6±0.3)倍和IFN-γ(2 .7±0.5)倍RNA相对表达增加,血清中TNF-α({2 }2 8.5±2 5.7)pg/mL和IFN-γ(2 03.3±34.0)pg/mL细胞因子表达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和全身免疫平衡 偏向Th{2 }优势。与阳性对照组相比,RES低剂量组、RES中剂量组、RES高剂量组小鼠TNF-α和IFN-γ水平下降,IL-4和IL-{2 }0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平衡 偏向Th2 优势。且RES中剂量组鼠膝关节T-bet蛋白相对表达减少({2 }.2 4±0.08)倍,GATA-3相对表达增加(0.8{2 }±0.06)倍,与阳性对照组的({2 }.6{2 }±0.08)倍、(0.66±0.07)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ES通过调节局部和全身T-bet及GATA-3表达,影响Th{2 }/Th2 平衡 ,延缓了关节软骨退变。 寿泽榆 白植标 沈圯哲 胡凯 周涵 黄小敬 虞嘉欢 孟洪明 陈梁炎 陈春关键词:骨关节炎 细胞因子类 TH1/TH2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