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07篇“ T-2毒素“的相关文章
- 一种荧光探针与同时检测AFB<SUB>1</SUB>和T-2毒素的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荧光探针与同时检测AFB<SUB>1</SUB>和T‑2毒素的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所述探针为偶联有真菌毒素抗体的ZGO纳米粒子,所述ZGO纳米粒子包括绿色荧光ZGO:...
- 刘明珠白家磊赵尊全吴瑾苏楠孙景然王永辉李晓丽房彦军张爱美
- MDH2敲除系统或抑制剂在减轻T-2毒素毒性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MDH2敲除系统或抑制剂在减轻T‑2毒素毒性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MDH2敲除的IPEC‑J2细胞系,发现该细胞系在20ng/mLT‑2毒素浓度的条件...
- 张晓爱施炜涛姚春鹏魏文康臧英杰
- 槲皮素缓减T-2毒素对细胞中猪轮状病毒复制的影响
- 2025年
- 为了探究槲皮素和/或T-2毒素在体外对猪轮状病毒(PoRV)复制的影响,检测PoRV在非洲绿猴肾细胞(MA104细胞)内的复制水平以及添加槲皮素和/或T-2毒素后对细胞氧化应激、自噬水平和PI3K/AKT通路表达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2毒素可提高PoRV在细胞内复制水平;染色结果显示,添加槲皮素后PoRV+Que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内氧化应激和自噬水平显著上升,但与T-2+PoRV组和T-2+PoRV+Que组相比,氧化应激和自噬水平均有所缓解,病毒复制水平显著降低;PoRV、自噬相关基因和通路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T-2毒素处理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自噬水平、病毒复制水平均上升;经槲皮素处理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自噬基因表达水平、病毒复制水平相对下降。结论:槲皮素能缓减T-2毒素对细胞内病毒复制、氧化应激和自噬水平的影响。
- 孙彤孙彤林洪金
- 关键词:T-2毒素猪轮状病毒槲皮素
- 细胞焦亡在T-2毒素致大鼠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细胞焦亡在T-2毒素致大鼠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5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50~7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45)、溶剂对照组(n=45)、T-2毒素组(n=55),T-2毒素组和溶剂对照组分别给予100 ng·g^(-1)·d^(-1)T-2毒素、等量无水乙醇溶剂灌胃处理,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分别于干预6、12、24周时,每组各处死15只大鼠,收集大鼠双侧膝关节。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改变;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软骨细胞损伤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焦亡执行蛋白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及其活化的N端结构域(cleaved N-terminal of gasdermin D,GSDMD-N)、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表达情况。结果干预6、12、24周时,T-2毒素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出现软骨细胞数量减少、死亡等不同程度损伤。干预24周时,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2毒素组软骨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28±0.45)%、(0.73±0.27)%、(4.01±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1,P=0.036);且T-2毒素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24周时,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2毒素组NLRP3、Caspase-1、GSDMD、GSDMD-N、IL-1β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1、11.81、6.74、3.71、155.49,P=0.044、0.003、0.023、0.036、0.001);且T-2毒素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不同干预周期时,各组ASC、IL-18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78、0.93、3.73,2.26、0.88、0.11,均P>0.05)。结论NLRP3/Caspase-1/GSD
- 董鹤萱张鑫李昊楠齐芳于倩姜红林步逸于钧
- 关键词:关节软骨T-2毒素
- 胶体金检测卡测定小麦和玉米中伏马毒素和T-2/HT-2毒素的方法学联合验证
- 2025年
- 目的建立胶体金检测卡法测定小麦和玉米中伏马毒素和T-2/HT-2毒素的分析方法。方法在6家实验室间开展联合验证,评价了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以及准确性。结果伏马毒素和T-2/HT-2毒素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50μg/kg和5μg/kg,定量限分别为450μg/kg和11μg/kg。当小麦、玉米中伏马毒素含量在426.39~3897.22μg/kg时,得出方法重复性标准差S_(r)和再现性标准差SR与伏马毒素含量m的关系式,即重复性标准差S_(r)=1.478m0.600,再现性标准差SR=4.269m0.591;当小麦、玉米中T-2/HT-2毒素含量在426.39~3897.22μg/kg时,重复性标准差S_(r)和再现性标准差SR与T-2/HT-2毒素含量m的关系式分别为:重复性标准差S_(r)=3.1901m^(0.218),再现性标准差SR=0.2507m^(0.492)(小麦基质);重复性标准差S_(r)=0.8357m^(0.333),再现性标准差SR=1.1231m^(0.585)(玉米基质)。在3个浓度水平下进行加标回收实验,伏马毒素的回收率在95.42%~101.90%之间,T-2/HT-2毒素的回收率在83.30%~118.20%之间。与标准方法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方法准确性好,可以广泛推广用于小麦、玉米中伏马毒素、T-2/HT-2毒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检测。
- 谢婷婷
- 关键词:胶体金小麦玉米
- 高产T-2毒素的野生菌株、突变株及其用途
-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产T2毒素的野生菌株、突变株及其用途,野生菌株的分类命名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菌株编号为Fsp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3693;突变株为所述...
- 刘馨仇剑波王刚高弢徐剑宏史建荣李仁远林子涵
- 可重复使用的纳米孔门控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在检测T-2毒素上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纳米孔门控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其在检测T‑2毒素上的应用。步骤为:1、制备luminol/Au NPs复合材料;2、制备luminol/Au NPs/C...
- 邹艺郝楠邱宇左艳丽王坤刘力旗
- 特异性结合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特异性结合产气荚膜梭菌(C.p)β2毒素重组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特异性结合β2毒素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分泌这种单克隆抗体的保藏编号为CC{2}CC NO:C202...
- 储岳峰李学瑞赵佳慧马祎芳高鹏程郑福英
- 我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T-2毒素、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污染研究被引量:5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我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T-2毒素、赭曲霉毒素A(OTA)和伏马毒素(FUM)的单独及联合污染情况。分别对从我国不同地区采集474、385和1905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样品,进行T-2毒素、OTA和FUM含量检测。结果显示: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T-2毒素、OTA和FUM总污染率分别为26.8%、61.8%和59.3%,其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45.8μg/kg、0.3~11.1μg/kg和0~16.3 mg/kg。值得注意的是,分别有0.4%、0.3%和0.5%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T-2毒素、OTA和FUM含量超过了我国《饲料卫生标准》,并且,60%以上的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联合污染率达30.3%~88.9%。由此可见,我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T-2毒素、OTA和FUM的污染较严重,生产中加强监测我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上述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和实施相关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 赵伟厉学武DESSALEGN Lamesgen孙华郭林英刘梦孙铝辉
- 关键词:饲料T-2毒素赭曲霉毒素A伏马毒素污染
- T-2毒素毒性分子作用机制与脱毒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T-2毒素是一种A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具有高度致毒作用、毒性较难降解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安全。目前,用于T-2毒素脱毒的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试剂中和法、微生物分解法等。但T-2毒素导致的中毒反应的分子机制还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如线粒体损伤、细胞自噬、免疫逃逸、细胞凋亡等。因此,文章主要探讨了T-2毒素毒性作用分子机制以及T-2毒素脱毒的研究进展,为T-2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杨宇翔修福晓孙宁徐耀禄张自强刘玉梅
- 关键词:T-2毒素毒性效应分子机制霉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