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篇“ SM-ND同位素体系“的相关文章
- Sm-Nd同位素体系在月球早期演化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月球的形成时间和演化历史对太阳系类地行星的演化有重要意义。Sm-Nd同位素体系因其独特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为月球早期岩浆洋的结晶分异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约。本文综述了^(147)Sm-^(143)Nd和^(146)Sm-^(142)Nd同位素体系的应用原理,以及目前对月球亚铁斜长岩、镁质岩套、碱质岩套、克里普岩和月海玄武岩Sm-Nd同位素体系的相关研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月球(或近乎全月球)范围在约4.35 Ga经历了Sm-Nd同位素体系的平衡,但对这一平衡事件的解释仍存在争议,主要有3种观点:①原始月球岩浆洋在4.35 Ga形成并快速结晶分异;②月球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冷凝结晶,4.35 Ga为这一过程的结束时间;③月球在4.35 Ga发生某种全球性事件,造成Sm-Nd同位素体系平衡重置。另外,通过月球样品测得的固体硅酸盐月球(BSM)的ε^(142)Nd值变化范围较大(−0.19~−0.01),因此,月球的初始组成为球粒陨石组成(ε^(142)Nd=−0.19)的传统观点也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为止,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仍不明晰,而Sm-Nd同位素体系是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 徐玉明王桂琴杨振曾玉玲
- 关键词:月球SM-ND同位素体系年代学
- 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退变质过程的Sm-Nd同位素体系及对定年的影响
- 中大别碧溪岭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目前已报道的Sm-Nd矿物等时线年龄(210-218Ma)明显比普遍认同的中大别地块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变质年龄(226±3Ma)年轻,造成其年龄偏年轻的原因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Sm-Nd变质年...
- 安诗超
- 关键词:榴辉岩退变质过程岩相学矿物化学
- 萤石Sm-Nd同位素体系对蒙古国巴音苏赫图矿床成矿时代的制约
- 2017年
- 本文论述了蒙古国东南部巴音苏赫图地区新发现萤石矿矿区地质、年代学特征,分析了萤石主要产于石英斑岩边部构造裂隙内,呈脉状、网脉状等形态产出。萤石样品Sm-Nd等时线年龄为158±23 Ma。萤石矿为岩浆期后热液与大气水混合形成的晚侏罗世矿床。该区侏罗纪成矿事件形成时代的鉴别和成因机制的研究,将为在南蒙古和中蒙边境地区寻找类似的矿床提供理论依据。
- 党永岐郭东吴在忠郭志华赵蓓蓓
- 关键词:SM-ND定年萤石
- 微区原位Sm-Nd同位素体系分析技术及其地质应用被引量:6
- 2009年
- 微区地球化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地球化学分支。系统介绍了矿物微区原位Sm-Nd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现状,重点总结了目前主要的适用测试对象(如磷灰石、榍石、独居石和褐帘石等)和质谱测量过程中同量异位素干扰(包括144Sm对144Nd,130Ba16O对146Nd等)的校正方法,并展示了应用微区原位Sm-Nd分析进行年代学和造山带隆升-剥蚀定量研究的部分成果,这些应用实例充分显示了该方法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段瑞春白晓凌文黎刘勇胜
- 关键词:SM-ND同位素体系地质应用
- 萤石Sm-Nd同位素体系对晴隆锑矿床成矿时代和物源的制约被引量:80
- 2003年
- 本文首次对黔西南晴隆锑矿床的萤石进行Sm-Nd同位素研究,来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时间和成矿物源。研究表明,该矿主成矿期的萤石构成两组等时线,其对应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8±8 Ma和142±16 Ma,显示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本次测定的成矿年龄数据远小于峨眉山玄武岩的成岩年龄,暗示该矿床与该区二叠纪的火山作用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计算表明,在晴隆锑矿床成矿时(142 Ma),两组萤石的ε_(Nd)(t)值分别为-5.72~-5.81和-3.81~-3.88,远小于峨眉山玄武岩的相应值(0.40~3.27);两组萤石初始Nd同位素组成的差异,暗示其Nd的来源存在不均一性,这很可能与萤石沉淀环境围岩的局部差异有关。在ε_(Sr)(t)-ε_(Nd)(t)图解中,萤石明显分布在与赋矿围岩不同的区域,暗示该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是来自外部(可能是下伏老地层或基底),而不是赋矿的峨眉山玄武岩和茅口组灰岩,因此,该矿并非是前人认定的“原地改造成矿”。
- 彭建堂胡瑞忠蒋国豪
- 关键词:SM-ND同位素体系成矿时代成矿物源萤石
- 全球沉积系统中Lu—Hf与Sm—Nd同位素体系之间的关系
- 1999年
- 关键词:钐-钕同位素
- 早元古代滹沱群玄武岩Rb-Sr、Sm-Nd同位素体系初论被引量:11
- 1997年
- 本文给出的滹沱群下亚群青石村组玄武岩Rb-Sr、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045.8±17和2369±30Ma(Z),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4±19和1932±19Ma(1);中亚群河边村组玄武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图的投点呈完全离散状,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2322±31Ma(2),角门石40Ar-39Ar坪年龄和最高视年龄为1360和1742±17Ma(1)。根据上述Rb-Sr、Sm-Nd数据与已知青石村组、河边村组单颗粒锆石U-Pb法确定的成岩年龄2450±10和2400±20Ma(2)的明显差别,40Ar-39Ar均揭示为较典型受扰动的年龄谱和较发育的透人性构造、晚期岩脉等地质证据,认为Rb-Sr、Sm-Nd是重设的同位素体系。
- 王汝铮
- 关键词:玄武岩铷-锶同位素体系
- 韧性剪切带中的Rb-Sr和Sm-Nd同位素体系被引量:6
- 1997年
- 变形作用可以引起Rb-Sr同位素较大的活动性,但是Sm-Nd同位素相对保持稳定。流体在剪切带活动期间以渗透方式沿着糜棱叶理面运移为主,在活动期结束后则以孔隙流体方式保留在岩石中。Rb、Sr同位素可以在垂立于糜棱叶理方向上十分短的距离内(厘米尺度)达到再平衡。因此,通过选择适当的样品和采用“薄板”技术,Rb-Sr全岩等时线方法可以测定剪切带发生糜棱岩化作用的时间。在低级对中级变形变质作用环境下,流体/岩石反应对Sin、Nd同位素体系的干扰作用较小,但是,在高级变形变质条件下,一些REE未发生分馏的岩石中,Sin、Nd同位素可以测定岩石的成岩年龄.然而.在另外一些REE元素发生分馏的岩石中,Sm、Nd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重调。
- 钟志洪张庆龙孙珍
-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铷锶钐钕同位素体系
- 扬子块体南缘四堡群Sm-Nd同位素体系及其他壳演化意义被引量:25
- 1996年
- 详细的主元素和Sm-Nd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扬子块体南缘元宝山地区四堡群中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可能来源于Al亏损地幔;而宝坛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源区则可能包括了A1未亏损和A1亏损两种地幔端元组分,部分样品可能受到围岩混染。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Sm-Nd数据构成了一条无地质意义的假等时线,由其斜率获得的年龄约2.2Ga明显偏老。四堡群浅变质沉积岩的Nd模式年龄限定了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和四堡群的地层年龄应小于1.8Ga。扬子南缘最老的基底四堡群(及相应地层)主要是由地壳存留年龄为1.8-1.9Ga的未成熟陆壳再循环物质组成,明显不同于华南块体(华夏古陆)的早-中元古代变质基底。迄今为止获得的沉积岩和花岗岩的Sm-Nd同位素资料都不支持扬子南缘存在早元古代-晚太古代基底。
- 李献华
- 关键词:地壳演化钐同位素钕同位素
- 大别山-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年代学——Ⅰ.Sm-Nd同位素体系被引量:84
- 1996年
- 原岩是辉长岩的含柯石英榴辉岩,其超高压变质作用将在“干”条件下进行,矿物具有较高的封闭温度,并能观察到Nd同位素不平衡现象.若榴辉岩原岩是变玄武岩,在超高压变质时,角闪石将分解并释放出水,因而矿物Nd同位素封闭温度较低,并可达到Nd同位素平衡.岩石后期蚀变及与深部流体的相互作用是影响Sm-Nd定年的最主要因素.大别山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可靠Sm-Nd同位素年龄集中在221~232Ma,虽然数值略低,但接近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时代.苏家河低温榴辉岩有可能是古生代洋壳俯冲成因.
- 李曙光E.Jagoutz肖益林葛宁洁陈移之
-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岩地体同位素年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