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8篇“ QRS波群形态“的相关文章
-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滑动窗口投票策略的QRS波群形态识别
- 2024年
- QRS波群形态识别是心电异常检测的关键环节,是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目前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存在识别出的形态较少、对参数敏感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的滑动窗口投票策略SWVHMM自动识别QRS波群形态。首先,将每个QRS波群划分成4个波段,对各波段设置滑动窗口提取样本;其次,将各波段波形作为状态,窗口样本聚类后的类簇中心作为观测,构建状态转移受限的隐马尔科夫模型;最后,对待预测波群的各波段窗口组合结果进行投票,识别最可能的波群形态。在专业医生标注的真实数据集上,与现存方法比较,SWVHMM F1值分别提高了5.97%,5.49%和2.27%。这表明SWVHMM不仅能识别多种QRS波群形态,而且准确度更高。
- 宋鑫海韩京宇郎杭毛毅
- 关键词:QRS波群心电异常波段
- 基于波段子序列比对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波段子序列比对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在经过预处理包括滤波和去噪后的心电图的训练样本上,截取R波极值点前后设定长度区域形成QRS波群检测区域,划分为多个波段;生成波段的候选子序列集合;遍历候选子序列集...
- 韩京宇郎杭刘阳武凡
- 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和装置,以不同形态类型QRS波群形成若干训练集,并分别训练构建多个深度自编码器模型,而后新的待测心拍分别输入到训练好的所有深度自编码器模型中,通过对比输入与输出的均方...
- 朱俊江濮玉陈红岩林彩梅
- 心电图QRS波群形态缺血分级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及靶血管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背景目前,心电图QRS波群形态缺血分级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及靶血管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群形态缺血分级与STEMI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及靶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1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形态进行心肌缺血分级,其中Ⅱ级缺血组(n=75)、Ⅲ级缺血组(n=51)。两组患者均于发病12 h内实施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及溶栓2 h后心电图ST段情况,入院24 h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峰值、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靶血管。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Ⅲ级缺血组患者入院时、溶栓2 h后∑ST大于Ⅱ级缺血组,溶栓2 h后ST段回降≥50%者所占比例低于Ⅱ级缺血组(P<0.05)。Ⅲ级缺血组患者入院24 h内NT-proBNP峰值、cTnI峰值、CK-MB峰值均高于Ⅱ级缺血组(P<0.05)。Ⅲ级缺血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4%(14/51),高于Ⅱ级缺血组的12.0%(9/75)(P<0.05)。Ⅲ级缺血组患者右冠状动脉主干、回旋支病变发生率低于Ⅱ级缺血组,左主干、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高于Ⅱ级缺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OR=4.092,95%CI(1.575,10.628)]、入院时∑ST[OR=5.563,95%CI(1.972,15.687)]、溶栓2 h后∑ST[OR=4.081,95%CI(1.934,9.032)]、溶栓2 h后ST段回降≥50%[OR=0.411,95%CI(0.265,0.666)]、入院24 h内NT-proBNP峰值[OR=5.293,95%CI(1.718,16.298)]、入院24 h内cTnI峰值[OR=4.890,95%CI(2.028,11.788)]、入院24 h内CK-MB峰值[OR=5.882,95%CI(2.029,17.052)]和心电图QRS波群形态缺血分级[OR=2.560,95%CI(1.307,5.014)]是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电图QRS波群形态缺血分
- 饶太萍李春梅李俊叶芳媛
- 关键词:ST段抬高心律失常心电描计术靶血管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植入后QRS波群形态改变3例分析
- 2021年
- 心室失夺获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起搏器植入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左心室失夺获。QRS时间及形态是CRT起搏器植入患者随访中的重要指标。在未更改AV间期、VV间期等参数的前提下,不同时间记录的心电图QRS形态不同,在排除与室性期间收缩或自身顺传融合的前提下,均应首先考虑一侧心室失夺获可能,通过QRS形态分析和模板对比,能明确诊断。本文对3例CRT起搏器植入后QRS形态改变作一分析。
- 金建飞叶沈锋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电图
- 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QRS波群形态识别方法和装置,以不同形态类型QRS波群形成若干训练集,并分别训练构建多个深度自编码器模型,而后新的待测心拍分别输入到训练好的所有深度自编码器模型中,通过对比输入与输出的均方...
- 朱俊江濮玉陈红岩林彩梅
- 心电图QRS波群形态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是近年来新兴的心力衰竭有效的机械治疗手段,对于合并宽QRS波群的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QR...
- 陈力潇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电图QRS波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基于特征提取的心电信号QRS波群形态学分析
- 心电图(ECG)记录着一个心脏的电活动,是与心脏搏动相关的电位变化图。心电图在诊断各种心血管疾病诸如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损伤和梗死等疾病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描述了当今国内外的心电研究状况和常用分析方法,然...
- 吴昀亮
- 关键词:ECGQRS波群特征提取
- QRS波群形态改变的心动过速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17岁,因反复心悸3年入院。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心悸发作时心电图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后接受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从右心室发放S1S1=700 mS刺激时,逆向心房激动在临近His束部位最早;S1S2早搏刺激(S1S_1=700 ms,S1S2=300 ms)诱发了持续9s的宽QRS心动过速并自发转变为窄QRS心动过速,
- 程俊李睿邹永光何荣华曾柏华
- 关键词:房室旁道射频消融
- QRS波群形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223例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134例):ST段抬高但QRS波终末部无改变;3级缺血组(89例):除ST段抬高外,QRS波终末部扭曲且常伴R波增高与S波消失。两组患者在发病12h内均行溶栓治疗,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梗死后2w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和99m锝-红细胞(99mTc-RB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入院时和溶栓后2h,3级缺血组ST段抬高的幅度(∑ST)均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P<0.01),溶栓后2h,ST段回降率显著低于2级缺血组(P<0.01);3级缺血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1),心肌梗死面积大于2级缺血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于2级缺血组(P<0.05);两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再梗死的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3级缺血组有高于2级缺血组的趋势。结论入院时心电图呈3级缺血的急性STEMI患者溶栓后易于出现ST段回降不良,导致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 王荣英田英平张晓雷李旭蕊石汉文郭宪立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心功能预后
相关作者
- 石汉文

- 作品数:107被引量:1,22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百草枯 百草枯中毒 中毒大鼠 氯磷定 中毒
- 王荣英

- 作品数:107被引量:748H指数:1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全科医学 梗死前心绞痛 全科医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全科医学科
- 田英平

- 作品数:267被引量:2,765H指数:2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百草枯 中毒 百草枯中毒 中毒大鼠 急性百草枯中毒
- 陈万春

- 作品数:217被引量:24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窦性心律 心肌梗死
- 李旭蕊

- 作品数:12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PI3K 床旁血滤 溶栓治疗 QRS波群形态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