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196篇“ PLATFORM“的相关文章
Web-Based Platform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for Monitoring Mangrove Ecosystem
2025年
Remote sensing and web-based platforms have emerged as vital tools in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mangrove ecosystems, which are crucial for coastal protection, biodiversity,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Utilizing satellite imagery and aerial data, remote sensing allows researchers to assess the health and extent of mangrove forests over large areas and time periods,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changes du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like climate change, urbanization, and deforestation. Coupled with web-based platforms, this technology facilitates real-time data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efforts among scientists, policymakers, and conservationists. Thus, there is a need to grow this research interest among experts working in this kind of ecosystem.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effective role of remote sensing and web-based platform in monitoring mangrove ecosystem. The research paper utilized the thematic approach to extract specific information to use in the discussion which helped realize the efficiency of digital monitoring for the environment. Web-based platforms and remote sensing represent a powerful tool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forest ecosystems. They facilitate the accessibility of vital data, promote collaboration among stakeholders, support evidence-based policymaking, and engage communities in conservation efforts. As experts confront the urgent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leveraging technology through web-based platforms is essential for fostering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the forests of the world.
Evelyn Anthony RodriguezJohn Edgar Sualog AnthonyRandy Anthony QuitainWilma Cledera Delos SantosErnesto Jr. Benda Rodriguez
关键词:MONITORING
生态互通:平台企业构建开放生态的逻辑解构与范式选择
2025年
平台企业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承载数据要素的关键微观企业组织,推动平台企业从生态内互通走向更为高阶的跨生态系统的“生态互通”,是实现平台经济在规范中发展与发展中规范的关键举措。平台“生态互通”表现在一定的互通规则下,各类型平台生态系统之间的标准、数据、用户、商业合作伙伴等资源的全方位连接与共享,涵盖接入标准、双边用户、数据要素、数字创新与平台“生态治理”的多类型互通,基于开放度异质性形成“标准—用户—生产要素—创新与治理生态”的多层次互通。平台“生态互通”面临“固有魔咒”,体现为使命冲突、产权冲突、行为冲突、制度逻辑冲突等多重冲突空间,破解上述“冲突”走向平台“生态互通”需要构建合意的主导模式,包括头部平台企业主导式、政府+平台企业协同式、平台企业共治式等三种模式。最后,从政府层面强化维护生态互通的制度建设、平台企业层面全面变革战略导向和价值导向、用户层面形成生态互通支持型的社会生态等视角综合发力以推动生态互通模式的有序落地和实施,推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钱贵明阳镇陈劲
关键词:平台经济
县域普通高中振兴中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以县域普通高中T校为例
2025年
为振兴县域普通高中,T校党委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一系列的育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和“校友论坛”“专家讲堂”“德育课堂”统整社会资源,打造德育平台。通过区域教研共同体的联合培养,社会教研机构的合作培养,名企助力的名校夏令营等形式构建培养拔尖生平台。通过建设多样化社团组织,依托本地红色基地,构建“社团+基地”的综合育人平台。在共同教育目标、共同育人理念指导下,家校社三方教育主体各有侧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大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县中振兴。
杨裕兵
关键词:德育平台
平台企业共生关系测度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2025年
平台企业作为如今经济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逻辑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维持与互补者之间共生关系的重要性。然而共生关系的测度以及作用机制尚不明晰,难以助力平台企业的实践发展。基于此,此研究构建了共生关系的维度模型并开发和验证了共生关系的测量量表。然后,收集了249份平台企业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共生关系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企业共生关系由共享愿景和共同成长的两维度构成;共生关系积极影响平台企业的资源编排和竞争优势;资源编排在共生关系与平台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共生关系对资源编排和平台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作用不会受到平台开放性的影响。此研究结论有利于为后续共生关系的量化研究奠定基础;有助于从平台企业与互补者之间关系的视角,打开平台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平台企业竞争优势实现机制的黑箱,从而更好地指导平台企业的经营实践。
马鸿佳吴娟李炜文
权力视角下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治理路径
2025年
从权力视角审视平台经营者垄断,平台经营者垄断的本质为平台权力。平台经营者凭借数据、平台、资本和技术方面的内在机制,依赖公权力让渡与缺位、私权利依赖与服从的外生机制,不断获取和巩固平台权力。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产生源于平台权力的滥用,平台权力的弥散性、“准公共性”和不透明性导致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扩大化、复杂化和模糊化。对于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治理,传统二元结构下的治理范式存在主体单一、对象不清、手段落后等实然困局,因而需在三元结构下实现“公权力-平台权力-私权利”的动态平衡。遵循此治理范式,应重塑平台经营者垄断风险的治理路径,在治理主体方面,以多元协同共治抑制垄断风险的扩大化;在治理对象方面,以分级分类治理对平台权力分级和垄断行为分类,应对垄断风险的复杂化;在治理手段方面,以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并举化解垄断风险的模糊化。
叶明朱佳佳
作为用户的平台劳动者:保护机制及其构建
2025年
平台劳动者因其劳务提供过程依赖平台应用程序而兼具“劳动者”和“用户”双重身份。从“用户-服务商”视角可见,平台企业与平台劳动者之间构成以信息技术服务为标的的交易关系。但在平台权力与网络效应、锁定效应的共同作用下,该交易关系中双方主体地位实质不平等,平台劳动者作为交易主体的公平交易、自由选择等权利难以兑现,交易秩序岌岌可危。平台劳动者的用户保护机制正是以此切入,在现行实在法框架内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制度实践经验,由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路、个人信息保护进路、反垄断法保护进路形成合力,以矫正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为目标的制度体系,旨在弥补劳动者保护机制与经济社会转型现实之间的制度裂缝,最终实现对平台劳动者权益更为全面、有效的保障。
吴文芳王瑞宏
数字平台能力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机制
2025年
数字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实践中许多企业认为数字平台对于数字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但数字平台能力影响数字创新的边界效应在理论上尚不清晰。基于动态能力理论,通过构建数字平台能力与数字创新的研究模型,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知识共享和组织敏捷性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并以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313份调查问卷对模型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平台能力通过平台整合和平台重构两个维度促进数字创新的实现,组织敏捷性和知识共享在数字平台能力与数字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数字平台仅靠自身难以对数字创新产生影响,还需要组织敏捷性和知识共享行为来调动与利用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流动,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数字业务强度对组织敏捷性和知识共享与数字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鉴于此,制造企业需要认识到构建数字平台能力的重要性,并明确数字创新的重要性和可操作路径。
董维维贺新惠秦剑
海上升压站平移过程中平台结构安全稳定性
2025年
在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平移过程中桩靴基础不均匀沉降可能对自升式平台及导管架平台安全稳定性造成威胁,亟须开展该过程中相关平台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分析。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上部组块-自升式平台/导管架平台-地基土体相互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已有理论方法验证数值计算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采用DLOAD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以模拟该过程中平台复杂受荷情况并确定最不利受荷位置;开展自升式平台及导管架平台的安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海上升压站上部组块平移过程中,自升式平台上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SPMT)轨道的最大纵向坡度仅0.69‰,远小于规范指标要求2.00%,因此可认为自升式平台满足安全稳定性要求。计算得到导管架平台桩基承载能力安全因数为1.29,未满足美国石油协会(API)规范的相关要求,导管架平台结构安全储备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贺林林邓申谊AL-MOGAHED Ahmed Abdulhakim Abdulrahman刘洋
关键词:自升式平台导管架平台有限元数值模拟不均匀沉降
上班灵活,下班自由?——平台粘性与平台劳动者劳动过程研究
2025年
本文聚焦于外卖平台和网约车平台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探究平台劳动时间悖论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平台主要通过人效考核,管理、培训活动的无酬化和业余时间化,以及激励内嵌三个机制来延长平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一方面,平台企业通过平台规则对劳动者进行直接考核、通过第三方机构协助监督管理,为了完成这些考核和监管任务,平台劳动者只能尽量延长在线工作时间以及利用休息时间进行额外的劳动;另一方面,平台将激励制度嵌入考核奖惩体系和系统派单程序,延伸了劳动者自由调整工作时间结构的弹性边界。不同类型的平台控制劳动时间机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出现了兼职劳动全职化现象,平台劳动者很难真正做到上班灵活,下班自由,也不可能实现下线即下班。
庄家炽罗杉任羽卓
超级平台权力的进化与规制——以“微信小程序”为例被引量:2
2025年
小程序作为超级平台权力的再进化方式,消解了人们原有线下交互的生活方式,构建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活模式,但其中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法律风险。超级平台在权力资源系统集成、市场力量跨界扩张的基础上,通过小程序重塑了数字应用市场结构,把控了公民数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新型的“数字利维坦”。为制约这种复合型的超级平台权力,应采用权力制衡、数据限制和市场规制的三重路径,同时对平台“守门人”义务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其内部治理义务、算法合规义务、平台中立义务和风险防控义务来限制平台权力的滥用,并防止超级平台利用小程序继续汲取权力,以塑造安全、可控的数字市场秩序。
马平川

相关作者

索岳
作品数:8被引量:149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大幅面 窗口系统 窗口管理器 PLATFORM 白炽灯
赵海涛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PLATFORM 架构 SYSTEM 计算机监控系统 水电厂
邹凯
作品数:163被引量:1,180H指数:18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智慧城市 公众满意度 信息安全 图书馆 实证研究
廖诗扬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香港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PLATFORM 中间件 HUMAN 专门知识 人机互动
杨法强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WEB_SERVICE TRAVEL PLATFORM 旅游服务 基于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