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篇“ PICC技术“的相关文章
不同送鞘方式在改良赛丁格PICC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年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扩皮是改良赛丁格PICC技术中不可或缺的操作,不同的扩皮送鞘方式对患者渗血渗液的影响也不一样。锐性扩皮法、钝性扩皮法和小切口联合扩张器钝性分离法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各有特点与优势。本文就不同扩皮送鞘方式在改良赛丁格PICC技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临床选择合适的扩皮送鞘方式提供参考。
陈慧班锦青梁静林
关键词:PICC
中国PICC技术的实践现状与发展被引量:7
2023年
近年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肠外营养、长期静脉输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危重症患者和肿瘤患者中不可或缺的生命线。本文针对国内新工具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PICC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管理、PICC专科护士的培训现状及发展前景3个方面展开综述,探讨当前PICC技术在国内的实践现状和研究情况,以期为促进中国PICC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吴晓琦高伟盛源石静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专科护士
一种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该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股静脉穿刺并置入导管,将导管送入下腔静脉预测位置后,使用隧道针在穿刺点延腹股沟外2‑3cm处建一条皮下短隧道,然后在髂前上棘...
谢华琴徐海英郭兰心
PICC技术规范化培训后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调查PICC技术规范化培训后培训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纵向变化,为促进PICC技术持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参加PICC技术规范化培训学员30名,应用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培训迁移行为问卷、护理人员培训迁移影响因素量表于培训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调查。结果PICC技术规范化培训后3个时间点培训迁移行为评分分别为23.00±2.20、16.00±2.20、15.50±1.46。培训迁移影响因素中管理支持、培训项目有效性维度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均P<0.01),组织中的阻碍因素维度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PICC技术规范化培训迁移行为随时间延长不断降低,其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变化规律,管理者需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推动PICC技术的持续规范应用。
杨名钫马芳
关键词:PICC影响因素护士培训
PICC 技术在早产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020年
早产儿的头皮以及周围静脉的血管较为纤细,并且血液循环较差,静脉充盈不良,所以传统的静脉置管方法对于早产儿的血管有着较大的伤害。如果需要长时间的输液则会造成早产儿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较大,严重的将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和坏死的发生。PICC技术是临床上效果较好并且安全性较高的置管方法,尤其是对于早产儿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笔者通过对PICC置管方法。
黄海云
关键词:PICC技术早产儿
浅谈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0年
探析在肿瘤护理中PICC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本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便利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86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分别有43例患者。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穿刺护理方法,分别是对照组(常规一次性静脉穿刺)、观察组(PICC深静脉置管技术);使用不同方法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尤其是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脱出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使用PICC深静脉置管技术的观察组和常规一次性静脉穿刺的对照组,比较置管成功率观察组相对较高,比较导管脱出率,对照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相对于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结论:在肿瘤护理中使用PICC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好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陈建琴
关键词:肿瘤护理PICC技术
植入式输液港和PICC技术在296例癌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年
植入式输液港和PICC技术在长期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应用较多.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给152例癌症患者行植入式输液港,144例行PICC治疗,本观察对2种技术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朴素宙
关键词:癌症PICC化疗
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护理效果做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50例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组予以PICC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导管保留时间、导管置管操作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本院自拟百分制问卷去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导管保留时间长于常规组,导管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2.00%,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予以PICC技术,效果突出,具有并发症少、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普及。
唐菲菲
关键词:肿瘤护理
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PICC技术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8例,根据患者是否应用PICC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未实施PICC术,观察组实施PICC术,比较2组治疗情况以及感染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PICC置管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机率,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江水花
关键词:护理睡眠质量
基层医院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及其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2017年就诊的100例PICC带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制定PICC技术规范,实行PICC技术管理,并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专科门诊维护、满意度调查、随访等延伸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能保证基层医院PICC带管患者得到安全、规范的护理,有助于PICC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和运用,值得推广。
黄婷婷陈丽君陈伟玲王舒廷庄婷婷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相关作者

邵越英
作品数:36被引量:1,121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护士 护理教育 PICC 护理 告知
徐丹
作品数:22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研究主题:PICC 妊娠 冠状病毒感染 生活质量 叶子板
王荃
作品数:32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老年人 机械通气 老年 上臂
韩兴平
作品数:39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护士 肿瘤 放疗期 颈部转移
王静
作品数:8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PICC置管 延续性护理 肺炎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 肝素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