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69篇“ HIV-1病毒“的相关文章
Xpert HIV-1{1}载量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线性和精密度评估
2024年
目的 评价1型艾滋病病毒({1}-1),Xpert病毒载量测定试剂盒的检测线性、精密度及与参比试剂的符合性。方法 采用定值质控物对Xpert病毒载量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线性及精密度测定。采集血样383份,采用双盲试验法,以TaqMan病毒载量测定试剂进行检验。依据多项卫生推荐标准(WS/T),利用卡方检验和Kappa检验法对两种试剂进行定性检验;采用多元回归、Bland-Altman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对两种试剂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用Xpert病毒载量测定试剂对给定的质控物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批内和批间的方差都在10%以内。用1 000个copies/mL和5 000个copies/mL作为检测线,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分别为97.91%、97.12%。卡方检定和Kappa分别为P=0.549(>0.05)和0.919(P<0.001),表明两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的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为0.890,相关系数R^(2)=0.896。通过Bland-Altman模型比较,发现两种试剂的检出值均在95%上下限范围内的符合率为98.79%(327/331)。在1 000 copies/mL以下,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结论 评价试剂(Xpert)与参比试剂(TaqMan)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临床检验需要。
张信辉万永虎吴萍王寅寅
基于8E5细胞的HIV-1{1}载量能力验证质控品制备及评估
2024年
目的制备及评价基于8E5细胞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1}-1)病毒载量能力验证质控品的均一性、稳定性和反复冻融性。方法将8E5细胞上清原液10倍梯度稀释得到浓度依次为106、105、104、103拷贝/ml的4组{1}-1病毒载量能力验证质控品,应用病毒载量分析仪进行检测,将病毒拷贝数其换算成lg值,计算均值(xˉ)、标准差(s)、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变化趋势,并对质控品的均一性、稳定性和反复冻融性进行评价。结果在4个浓度梯度的均一性评价中,各浓度组质控品的CV分别为1.2%、2.6%、1.8%和3.2%。稳定性评价实验中,在-20℃条件下,各组质控品在5个月评价期间内,检测结果不随时间延长而改变(P>0.05)。在4℃条件下,各组质控品在5周评价期间内,检测结果随时间延长而未改变(P>0.05)。在25℃条件下,各组质控品在15 d评价期间内,检测结果随时间延长而减少(P<0.05)。冻融次数影响评价中,反复冻融次数对质控品影响不大,其检测结果均在(x±2s)范围浮动。结论基于8E5细胞上清液制备的质控品,在-20℃和4℃保存条件下均一性和稳定性较好,可作为{1}-1病毒载量能力验证质控品。
梅朋飞米云婷朱禹静周德邓煜川金聪姚均邢文革潘品良吕毅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毒载量RNA
广州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低水平{1}-1病毒载量感染者基因型耐药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1}-1病毒载量介于50~200 copies/mL的感染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特征。方法募集2023年1月至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门诊接受ART满6个月,且{1}-1病毒载量介于50~200 copies/mL的感染者。用0.5 mL血浆于4℃超速离心浓缩病毒后提取RNA,经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1}-1 pol基因片段。获得基因序列经COMET {1}-1进行分型,并用Mega 11构建系统邻接法进化树验证亚型。经斯坦福{1}耐药数据库解析耐药发生情况。结果共随访11799例感染者,发现415例(3.5%)低水平病毒载量感染者。从完成检测的297例感染者中扩增获得154条pol基因片段序列(52.0%)。主要基因亚型为CRF01-AE(34.4%,53/154)和CRF07-BC(31.2%,48/154)。耐药相关突变(drug resistance mutations,DRMs)发生率为37.0%(57/154),最常见的DRMs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突变V179E(11.7%,18/154)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突变S68G(6.5%,10/154)和M184V(5.2%,8/154)。对任一药物耐药发生率为17.5%(27/154),其中NVP耐药率为11.7%(18/154),EFV耐药率为11.0%(17/154),RPV耐药率为10.4%(16/154)。结论广州ART后低水平病毒载量感染者耐药相关突变发生率较高(18.2%~37.0%),对我国常用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治疗后低病毒载量感染者的耐药监测,以优化治疗方案、改善临床结果。
凌雪梅林雅晴李凌华李俊彬李全敏曾琨张楚瑜兰芸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基因型耐药
黄芩、猫眼草、连翘单味中药体外抗HIV-1{1}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构建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1病毒药物筛选平台,在此基础上观察黄芩、猫眼草、连翘单味中药对{1}假病毒感染MAGI-CCR5细胞系的影响,评价其抗病毒作用。方法:选用重组质粒PLAI(含{1}包膜蛋白基因)和重组质粒JRFC(含{1}骨架基因)共转染293T细胞制备假病毒,建立假病毒筛选平台;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AGI-CCR5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对细胞无毒性的最合适浓度。通过药物体外对假病毒感染MAGI-CCR5的抑制实验,观察3种单味中药水煎液体外抗{1}-1病毒的活性。结果:3种单味中药均有体外抗{1}假病毒作用,且抗病毒作用与药物质量分数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17 mg/L黄芩、3.45 mg/L猫眼草、2.50 mg/L连翘表现出最高抑制率,依次是41.87%、37.38%、14.12%。结论:单味中药黄芩、猫眼草具有较好的体外抗{1}病毒的作用,连翘的抗{1}病毒作用相对较弱。
李承乘张清燕刘真邓博文杨瑶瑶沈俊岭李强
关键词:黄芩猫眼草连翘假病毒
2017—2021年广元市HIV-1{1}学抑制失败感染者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广元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1}-1)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失败的耐药情况,为提高治疗成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21年广元市{1}-1 ART失败者治疗半年以上的血浆样本进行耐药检测和亚型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率的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1年广元市{1}-1病毒学抑制失败感染者有332例,耐药率为47.3%,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和蛋白酶类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s)3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5.7%、42.1%和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P<0.001)。NRTIs药物中,阿巴卡韦(ABC)耐药率最高(23.6%),M184耐药突变位点最常见(42.8%);NNRTIs药物中,依非韦伦(EFV)和奈韦拉平(NVP)耐药率一致且耐药率高达35.3%,K103耐药突变位点最常见(59.4%);PIs药物中,替拉那韦(TPV/r)耐药率最高为1.7%,Q58耐药突变位点最常见(2.9%)。基因亚型以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CRF)01_AE亚型(40.8%)和CRF07_BC亚型(39.7%)为主,但CRF85_BC亚型和A亚型耐药率最高(100%),CRF55_01B亚型次之(80.0%)。结论 2017—2021年广元市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多种耐药毒株,且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复杂,需继续加强耐药监测及规范用药,进一步提升抗病毒治疗质量。
熊丽郜敏李玲侯雪芹朱俊
关键词:HIV-1抗病毒治疗耐药
HIV-1{1}载量检测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HIV1{1}载量检测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对于数据集D中的每一对数据点(x<Sub>i</Sub>,y<Sub>i</Sub>),计算所有可能的两点间直线的斜率a及其截距b。斜率a的估计值是所有这些斜率的中位...
张航张信辉王寅寅
一种高效包装减毒HIV-1{1}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包装减毒HIV1{1}的方法。该方法在HEK293T细胞中瞬时转染减毒HIV1(R8.71)质粒,培养后收取细胞上清液,并采用超滤管对{1}进行浓缩,一步法得到高滴度的减毒HIV‑...
吴涛胡孟军钟伟超方兴建卢孔鑫毛馨悦江琦朱向莹
用于检测HIV-1{1}的CRISPR-Cas13a系统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HIV1{1}的CRISPR‑Cas13a系统及检测方法,非扩增检测HIV1,包括基因编辑检测试剂和荧光半定量检测系统,所述基因编辑检测试剂包括Cas13a蛋白、crRNA、报告探针、检测缓冲液...
梁重阳曲凌萱
一种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HIV-1{1}pol基因非扩增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HIV1{1}pol基因非扩增检测方法,提取待测样品RNA;配制CRISPR‑Cas13a检测体系;CRISPR‑Cas13a检测体系中的引导RNA序列如SEQ ID ...
梁重阳曲凌萱
HIV-1{1}学抑制者的总HIV DNA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初探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感染者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中达到病毒学抑制后(病毒载量<50cp/ml)的外周血总{1} DNA水平,初步探索总{1} DNA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2020年成都市在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1}-1)感染者,收集人口学和ART信息,采集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抗凝全血,检测外周血总{1} DNA、病毒载量(viral load,VL)和部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8^(+)CD4^(+)、CD38^(+)CD8^(+)),以总{1} DNA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09人{1}-1感染者符合标准,其外周血总{1} DNA有65人低于定量下限(10cp/106细胞),44人介于10.63~223.77cp/106细胞。以定量下限分为低{1} DNA组和高{1} DNA组,在年龄、更换ART方案率、治疗前基线CD4^(+)、当前CD4^(+)、CD38^(+)CD4^(+)和VL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χ^(2)=3.922、t=3.841、t=2.869、t=2.305、U=1719.5,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未更换ART方案、治疗前基线CD4^(+)<200cells/μl和VL<20cp/ml在模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1、6.25、6.73,P<0.05)。结论在ART达到病毒学抑制的{1}-1感染者,其外周血总{1} DNA水平有一定个体差异;不更换ART方案可能是总{1} DNA的保护因素,而治疗前基线CD4^(+)<200cells/μl和病毒载量极低拷贝(VL<20cp/ml)可能是总{1} DNA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与外周血总{1} DNA的关系需进一步探究。
李姗珊张燕琳龚芳红朱丹高钰双郭悦
关键词:HIV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相关作者

吴南屏
作品数:426被引量:318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IV HAART HIV-1 艾滋病 感染者
李兰娟
作品数:1,001被引量:13,342H指数:4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衰竭 人工肝 生物反应器 肠道菌群 肝功能衰竭
项春生
作品数:1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HIV-1病毒 试剂盒 核苷 耐药突变 逆转录酶抑制剂
张琼
作品数:63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儿童 耐药基因 试剂盒 HIV-1病毒 工作记忆
胡秦
作品数:49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HIV-1病毒 佐剂 逆转录酶 HIV-1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