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46 篇“ HBV血清标志物 “的相关文章
92031例癌症患者HBV 血清 标志物 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的感染状态和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6日至2023年9月18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 血清 标志物 检测结果,以肝癌、非肝癌进行分组,比较未感染(全阴或Anti-HBs阳性)、感染(除外Anti-HBs任何一项阳性)、隐性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HBsAg阴性、血清 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的占比。结果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 总感染率为73.75%(67876/92031),其中肝癌患者的HBV 总感染率为97.65%(8922/9137),非肝癌患者的HBV 总感染率为71.12%(58954/82894),肝癌组的普通感染率和OBI率均显著高于非肝癌组(均P<0.001)。肝癌组HBV 血清 标志物 中HBsAg、HBeAg、Anti-HBe、Anti-H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肝癌组(均P<0.001),但Anti-HBs的阳性率低于非肝癌组(P<0.001)。肝癌组和非肝癌组分别有20种和27种血清 标志物 组合模式,其中14种模式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均有7种OBI血清 组合模式,其中5种模式构成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症患者HBV 感染状态和血清 学组合模式复杂,区分肝癌与非肝癌进行HBV 感染统计更利于癌症患者的HBV 感染评估。 黄浩 梁晶晶 陶义丰 潘小兰 方敏关键词:癌症 肝癌 HBV感染 HBV血清标志物 隐匿性感染 基线HBV 血清 标志物 联合评分对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 学转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基线血清 指标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联合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 学转换的预测能力。方法以2007年6月—200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组建的CHB前瞻性随访队列中83例HBeAg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基线血清 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Cox回归模型并计算HBeAg转换预测评分,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病毒学标志物 联合对HBeAg血清 学转换的预测能力。不同组别累积转换率的计算使用Kaplan-Meier分析,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3例HBeAg阳性患者中位随访108个月,其中44.58%(37/83)的患者发生HBeAg血清 学转换。HBeAg转换组患者基线血清 HBV DNA[6.23(1.99~9.28)log 10 IU/mL vs 7.69(2.05~8.96)log 10 IU/mL,Z=-2.345,P=0.019]和HBV RNA[4.81(1.40~7.53)log 10拷贝/mL vs 6.22(2.00~8.49)log 10拷贝/mL,Z=-1.702,P=0.010]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换组;HBsAg和HBcrAg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基于以上血清 标志物 构建Cox回归方程,计算联合预测HBeAg血清 学转换评分中位数为0.95(范围0.37~3.45)。在总体患者中,联合评分与HBsAg、HBV DNA、HBV RNA和HBcrA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787、-0.990和-0.819(P值均<0.001)。基于联合预测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HBeAg转换组和低HBeAg转换组,预测36个月、60个月及84个月时HBeAg血清 学转换率,高HBeAg转换组分别为43.90%、51.20%和63.10%,低HBeAg转换组分别为9.60%、17.00%和19.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01)。结论基于基线血清 HBV 标志物 构建的联合预测评分可以预测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过程中HBeAg的血清 学转换。 王扬 廖昊 邓中平 赵景 卞丹丹 任艳 蒋莹莹 刘霜 陈煜 鲁凤民 段钟平 郑素军关键词:核苷类 核苷酸类 乙型肝炎E抗原 血清转换 HBV 感染孕妇分娩婴幼儿HBV 血清 标志物 动态分析 背景及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 )感染对人类健康、社会经济构成巨大挑战,全世界约有2.57亿人感染HBV [1],我国是HBV 感染的中高流行区,感染人数约占全球的1/3。母婴传播是我国H... 王静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 母婴传播 302例HBV 母婴阻断婴幼儿HBV 血清 标志物 动态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感染孕妇分娩婴幼儿HBV 血清 标志物 (HBV markers,HBV -M)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登记并孕检的HBV 感染孕妇分娩的婴幼儿302例。检测HBV 感染孕妇妊娠晚期HBV -M、HBV DNA及其分娩婴幼儿6~12月龄(时相点1,T1)和20~30月龄(时相点2,T2)血清 HBV -M,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2个时相点婴幼儿HBsAg均为阴性,T1时相点血清 抗-HBs阳性301例、HBeAg阳性3例、抗-HBe阳性46例、抗-HBc阳性207例,均随婴幼儿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至T2时相点有8例抗-HBs转阴,而HBeAg、抗-HBe、抗-HBc均转阴;T1时相点抗-HBs的滴度越低越容易转阴。在T2时相点幼儿抗-HBs不同滴度与喂养方式、分娩方式以及母亲HBV DNA等因素无关。结论 经母婴阻断的婴幼儿血清 HBeAg、抗-HBe及抗-HBc均来自母体,且逐步被代谢;HBV 母婴阻断成功率高,初次检测抗-HBs滴度相对较低者,应缩短复查时间。 王静 朱研 刘忠伟 刘慧敏 李世炼 伍艺 毛青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 母婴传播 北京昌平地区HBsAg阳性孕妇HBV 血清 标志物 与HBV -DNA载量分析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北京昌平地区孕妇HBV 血清 标志物 与HBV -DNA载量之间的关系,为监控孕期乙肝病毒感染和预防HBV 母婴传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7~2021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建档孕妇为研究对象,检测HBV 血清 标志物 五项和HBV -DNA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91例孕妇中HBsAg阳性率为2.09%,5年间HBsAg阳性率逐年降低(P<0.05),HBsAg阳性率随年龄组别升高而增加(P<0.05)。328例HBsAg阳性孕妇HBV 标志物 (HBV M)模式有7种,其中模式Ⅰ(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Ⅱ(HBsAg^(+)、HBeAb^(+)、HBcAb^(+),小三阳)共有300例,占7种组合模式的91.46%。328例HBsAg阳性孕妇中,87例HBV -DNA>500copies/ml,其中模式Ⅰ、Ⅱ共79例;7种HBV M模式中HBeAg阳性的孕妇HBV -DNA阳性率(72.97%)高于HBeAg阴性孕妇(20.27%)(P<0.01);HBeAg^(+)组患者的平均病毒载量高于HBeAg-组(P<0.01)。结论HBV M与HBV -DNA阳性率及高病毒载量密切相关,产前筛查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乙肝预防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孕妇HBV M检测结果中HBsAg^(+)HBeAg^(+)者HBV -DNA载量较高,是防控母婴垂直传播的重点。 邱爽 孔卓 徐东江 宗春杰 王薇 金国红关键词:孕妇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DNA 病毒载量 4336例ΗΙV感染者HBV 血清 标志物 检测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免疫水平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 )血清 标志物 的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医院门诊电子系统提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初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资料,对4336例HIV感染者人口学资料、免疫学及HBV 血清 标志物 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36例初诊HIV感染者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群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水平的乙型肝炎。抗体(HBe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4,P=0.01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CD4细胞<300个/μL时CD4细胞越低HBeAb阳性率越低(χ^(2)_(<100与200~299)=12.414,P<_(100与200~299)<0.001;χ^(2)_(100~199与200~299)=6.268,P_(100~199与200~299=0.012)),同时HBeAb阳性率有随CD4细胞水平增加而增加的趋势(χ^(2)=6.594,P=0.010),并发现CD4细胞、年龄[比值比(OR)>1,P<0.001]是HBeAb(+)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HBeAb阳性率增加。而HBsAg(-)人群在不同CD4细胞水平的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80,P<0.001),并随着CD4细胞下降HBsAb(+)阳性率在下降,分析发现在CD4细胞≥300个/μL时,各组比CD4细胞<100个/μL组阳性率高(χ^(2)_(<100与300~399)=8.913,P<_(100与300~399)=0.003;χ^(2)_(<100与400~499)=7.545,P_(<100与400~499)=0.006;χ^(2)_(<100与≥500)=10.940,P_(<100与≥500)=0.001)。对HBsAg(-)人群分析发现不仅CD4细胞是HBsAb(+)的影响因素,同时发现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人群中HBsAb阳性率也较高(OR_(HBeAb(+))=3.241,P_(HBeAb(+))<0.001;OR_(HBcAb(+))=1.380,P_(HBcAb(+))<0.001)。结论HIV感染者CD4细胞水平影响HBV 血清 标志物 抗体的表达,为HIV感染者HBV 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聂静敏 张绿浪 何雪姣 曹齐 钱娟 黄锐 杜翔 孟慧玲 陈耀凯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与HBV 血清 标志物 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研究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HBV )血清 标志物 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9例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患者32例为肝硬化组;肝细胞肝癌患者19例为肝癌组。观察和检测三组患者ALT水平和HBV 血清 标志物 定量水平,并对患者肝功能分级进行比较,绘制ALT、HBV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三组患者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肝功能A级占比最高,肝硬化组B级占比最高,肝癌组C级占比最高;三组乙型肝炎患者ALT水平、HBsAg、HBeAb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HBsAg、HBeAb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693、0.511、0.781;ALT、HBsAg、HBeAb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91.98%、特异性88.16%,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HBsAg定量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关系,HBeAb定量水平与肝功能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ALT水平、HBV 血清 标志物 定量水平联合检测相互补充,诊断优势较单一指标检测更为显著,更利于早期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为临床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从而遏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恶化,避免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发生。 华琳 杨雅芸 孙维罗 赵黎明 岑伟义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血清 标志物 及HBV DNA定量检测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究乙肝病毒(HBV )血清 标志物 及HBV DNA定量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1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病例资料,根据HBV 血清 标志物 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即A组(32例)、B组(36例)、C组(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HBV 血清 标志物 及HBV DNA定量检测,比较3组检测结果。结果A组HBV DNA阳性率及HBV DNA定量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9例HBV DNA阳性样本中,HBsAg检出47例,占95.92%,HBeAg检出22例,占44.90%。当HBV DNA定量>7 lg copies/mL及处于5~7区间时,以A组居多,分别占90.48%、75.00%;当HBV DNA定量处于2.7~5区间时,以B组居多,占64.71%;当HBV DNA定量<2.7 lg copies/mL时,以C组居多,占56.00%。结论HBV 血清 标志物 与HBV DNA定量检测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对乙肝病毒感染诊断准确性,有利于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李丽丽关键词: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HBV 乙型肝炎孕妇HBV 血清 标志物 与HBV DNA载量及ALT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乙肝)孕妇HBV 血清 标志物 、HBV DNA载量及ALT检测结果,为HBV 感染孕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区孕检的120例乙肝孕妇的临床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五项HBV 标志物 ,同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水平,酶速率法检测ALT,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孕妇血清 中,感染模式Ⅰ(大三阳)HBsAg(+)、HBeAg(+)、HBcAb(+)58例,占48.33%;HBV DNA(+)49例,占84.48%,其中HBV DNA>106IU/ml42例,占72.41%;ALT增高39例,异常率为67.24%。感染模式Ⅱ(小三阳)HBsAg(+)、HBeAb(+)、HBcAb(+)45例,占37.50%;HBV DNA(+)27例,占60.00%,其中HBV DNA>106IU/ml15例,占33.33%;ALT增高20例,异常率为44.44%。感染模式Ⅰ孕妇HBV DNA阳性率、HBV DNA>106IU/ml率和ALT异常率最高,感染模式Ⅱ孕妇次之。结论 HBV 血清 标志物 与HBV DNA高载量和ALT水平密切相关,三者相结合能为孕妇的临床诊断、围产期干预措施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王亚东关键词:乙型肝炎孕妇 HBV 血清标志物 HBV 载量 ALT 一种有前途的新型HBV 血清 标志物 ——HBcrAg 被引量:9 2019年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是HBV 新的血清 标志物 ,由HBV 前C/C区基因编码的几种抗原共同组成,包括HBcAg、HBeAg和P22cr前体蛋白。HBcrAg与HBsAg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一般,彼此不能互相取代。血清 中HBcrAg水平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内cccDNA的含量及转录活性,也可能反映整合HBV DNA的转录活性。此外,HBcrAg可用于评价核苷(酸)类似物 和PEG-IFN的抗病毒效果,预测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患者停药后的复发风险、肝细胞癌的发展和术后复发风险。据此,目前认为HBcrAg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型HBV 血清 标志物 。 陈恩强 唐红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相关作者
付红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93 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不同基因型 HEV 全基因组序列 李铁刚 作品数:13 被引量:60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MEIA法 HBV血清标志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 ELISA 王亚婷 作品数:62 被引量:115 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研究主题:HIV-1 疾病进展 HBV血清标志物 诱导痰 耐药性 李雪芬 作品数:33 被引量:159 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分析仪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基因 HBV血清标志物 回顾性分析 甘晓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MEIA法 HBV血清标志物 乙肝标志物 ELISA法 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