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4 篇“ H^ -ATPASE活性 “的相关文章
促生细菌挥发性有机物调控根部质膜H ^ +-ATPase活性 提高植物耐碱胁迫能力 被引量:2 2020年 根际促生细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植物对盐、旱和病菌的抵抗力。分析了芽孢杆菌PDR1产生的VOCs对拟南芥耐碱胁迫能力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在芽孢杆菌PDR1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下,对拟南芥进行培养;检测对照和碱胁迫条件下拟南芥根部的各种离子含量;用pH 指示剂(溴甲酚紫)和pH 计检测拟南芥的根际酸化能力;检测拟南芥根部质膜H ^ +-ATPase活性 。结果显示,芽孢杆菌PDR1的VOCs改善了同一空间中碱胁迫下拟南芥的根长和根部离子平衡;来自芽孢杆菌PDR1的VOCs增强了拟南芥根中质膜H ^ +-ATPase的活性 ,并提高了拟南芥植物的根际酸化能力。研究结果将促进对芽孢杆菌调节拟南芥生长和抗逆性机制的理解,并为其在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李菲 石天龙 唐明 李育轲 张宇斌 乙引关键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H^+-ATPASE活性 碱胁迫 拟南芥 cGMP和Ca^ 2+通过提升PM H ^ +-ATPase活性 降低Na^ +/K^ +比维持苔草愈伤组织离子稳态 被引量:1 2020年 两种生态型苔草Carex morcroftii(C.moorcroftii)植物沙生型(DC)和水生型(SC)的愈伤组织对盐度具有不同的敏感性.本研究对这两种生态类型苔草愈伤组织进行盐胁迫处理.在100 mM NaCl处理下,Na^ +百分比显著增加而K^ +百分比降低,导致SC愈伤组织Na^ +/K^ +比值急剧增加,但DC中Na^ +/K^ +比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8-Br-cGMP(cGMP的一种类似物)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影响DC和SC的元素比值.6-苯胺-5,8-喹啉二酮(Ly83583,cGMP抑制剂)可降低内源性cGMP的浓度,通过降低K+百分比、增加Na+百分比和Na^ +/K^ +比来消除8-Br-cGMP的作用.DC愈伤组织中,Ly83583能够降低由于NaCl导致的PM H ^ +-ATPase活性 的增加.然而,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Ca^ 2+螯合剂)不能改变cGMP的内源性浓度.以上结果表明,Ca^ 2+作为cGMP的下游信号通过降低Na^ +/K^ +比率和提升PM H ^ +-ATPase活性 增强苔草愈伤组织的耐盐性. 贾红磊 马佩云关键词:CGMP DCCD对植物乳杆菌H ^ +-ATPase活性 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018年 研究添加外源抑制剂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D)对植物乳杆菌H ^ +-ATPase基因表达水平及酶活力的影响,探讨植物乳杆菌H ^ +-ATPase的调控机制。分别测定加入DCCD前后的亲本菌和低H ^ +-ATPase活力突变菌的生长能力、葡萄糖代谢速率、乳酸产量和H ^ +-ATPase活性 ,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编码H ^ +-ATPase的相关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亲本菌ZUST、突变菌ZUST-1和ZUST-2在添加DCCD后菌体生长能力均减弱,葡萄糖代谢速率减慢,乳酸产量降低,H ^ +-ATPase酶活性 也降低。由于受到发酵液中酸性环境以及外源抑制剂DCCD的胁迫,亲本菌ZUST和突变菌ZUST-2编码H ^ +-ATPase的所有基因在稳定期表达水平都高于对数期。与未添加DCCD相比,添加DCCD的亲本菌和突变菌ZUST-2在对数期H ^ +-ATPase各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下调或基本不变,抑制了H ^ +-ATPase活力从而导致菌株的生长代谢速率减弱。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植物乳杆菌中H ^ +-ATPase在酸胁迫下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谢东芳 张祥 花雨娇 杨俊兴 JIANG Ping 吕常江 方卉 黄俊关键词:植物乳杆菌 荧光定量PCR 低H ^ +_-ATPase活性 植物乳杆菌突变菌筛选及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筛选H ^ +_-ATPase活性 降低的植物乳杆菌突变菌,比较其与亲本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探索H ^ +_-ATPase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硫酸新霉素诱变、筛选突变菌,并对亲本菌(ZUST)和突变菌(ZUST-1、ZUST-2)进行生长、产酸能力及H ^ +_-ATPase活性 的测定。分别提取亲本菌和突变菌的基因组DNA,扩增H ^ +_-ATPase全部编码基因并测序。通过荧光定量PCR对H ^ +_-ATPase全部编码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突变菌的生长和产酸能力均低于亲本菌,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H ^ +_-ATPase活性 比亲本菌分别降低了10.1%和28.8%。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atp A基因均有22个位点发生突变,而ZUST-2的atp C基因有6个位点发生突变。突变菌ZUST-1和ZUST-2的atp A在对数期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比亲本菌ZUST下调了41.1%和35.7%,在稳定期分别下调了43.6%和14.2%;ZUST-1的atp C基因在对数期的表达水平比ZUST略高,在稳定期比ZUST上调了30%,而ZUST-2的atp C基因未表达。【结论】突变菌H ^ +_-ATPase活性 减弱会导致其全部编码基因在稳定期表达水平上调(除ZUST-2的atp C不表达外),而且atp A和atp C基因突变导致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是影响H ^ +_-ATPase活性 的主要因素,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乳杆菌中H ^ +_-ATPase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张祥 方卉 谢东芳 林越呈 陶颖妍 王宏鹏 龚金炎 葛青 泮国荣 黄俊 尤玉如关键词:植物乳杆菌 H^+ 突变 荧光定量PCR 过表达胡杨PeRIN4基因拟南芥提高质膜H ^ +-ATPase活性 和耐盐性 被引量:9 2017年 本文克隆了RIN4(RPM1-interacting protein 4)在胡杨中的同源基因PeRIN4,并在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通过研究转基因株系的耐盐表型、质膜H ^ +-ATPsae活性 及H ^ +、Na^ +、K^ +等的动态离子流,揭示了PeRIN4基因在植物响应和适应盐胁迫环境中的作用。利用定位载体p Green0029-PeRIN4-GFP瞬时转化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方法,对胡杨PeRIN4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发现该蛋白定位在细胞的胞质中。耐盐表型实验结果显示,在100 mmol/L NaCl处理下,拟南芥PeRIN4过表达株系(OE1和OE8)的生存率和根长均明显高于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拟南芥(VC),说明PeRIN4基因能够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与WT和VC相比,拟南芥PeRIN4过表达株系质膜H ^ +-ATPsae的活性 较高。动态离子流数据显示,在盐胁迫下,PeRIN4过表达株系外排H ^ +和Na^ +离子的能力强于野生型和转空载体拟南芥,然而K+的外流却弱于WT和VC。因此,PeRIN4蛋白具有调节质膜H ^ +-ATPsae活性 的功能。拟南芥质膜H ^ +-ATPsae活性 的提高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强H +泵的质子动力势,驱动Na^ +/H ^ +逆向转运蛋白,提高Na^ +外排的能力;二是抑制质膜的去极化,减少K+离子通过去极化激活的外向型K^ +通道(DA-KORCs)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DA-NSCCs)外流,维持了K^ +/Na^ +平衡,从而提高PeRIN4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性。 张一南 王洋 张会龙 尧俊 邓佳音 赵瑞 沈昕 陈少良关键词:耐盐性 转基因拟南芥 拟南芥AtJ3通过核质转运调控植物质膜H ^ +-ATPase活性 与ABA响应 被引量:1 2016年 拟南芥AtJ3(Arabidopsis th aliana Dna J h omolog 3)为一蛋白分子伴侣,在植物体内可通过与PKS5(SOS2-like protein kinase 5)蛋白激酶形成复合物来抑制PKS5的活性 ;同时AtJ3-PKS5复合物可对质膜上H ^ +-ATPase质子转运活性 进行正向调节,并参与对外源ABA的响应。为揭示AtJ3-PKS5复合物参与质膜H ^ +-ATPase活性 调节及对外源ABA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以拟南芥AtJ3、PKS5不同突变体为材料,在盐及ABA共同处理下对AtJ3-PKS5复合物的功能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2种因素共同处理下,AtJ3-PKS5复合物可同时对处理因素进行响应。即AtJ3-PKS5复合物可对质膜上H ^ +-ATPase质子转运活性 进行调节,并使细胞内p H 值发生变化,同时还可诱导ABI5下游ABA响应基因的表达;外源ABA可引起AtJ3从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转运,从而增强了AtJ3对H ^ +-ATPase活性 的调节。说明AtJ3-PKS5复合物在对H ^ +-ATPase活性 调节及对外源ABA响应的交互代谢途径中起着关键调节子的作用。 赵菲佚 焦成瑾 贾贞 周辉 王茂 赵雷镧对酸雨胁迫下水稻叶片质膜H ^ +-ATPase活性 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明晰稀土提高植物抗酸性的内在机制,采用水培法研究了镧(La,15 mg·L^ (-1))对酸雨(AR,pH =3.5、2.5)胁迫下水稻叶片质膜H +-ATPase活性 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pH =3.5 AR组水稻相对生长速率减小,质膜H +-ATPase活性 升高,胞内H +增多,CAT活性 升高,H _2O_2和MDA含量升高,质膜脂肪酸不饱和度指数(IUFA)降低.La+pH 3.5 AR组水稻各项指标优于pH =3.5 AR组,表明La促使AR下质膜H +-ATPase活性 升高,将胞内过多的H +泵出,减缓AR伤害,维持水稻正常生长.另外,La能增强CAT活性 ,清除过多的H _2O_2,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使质膜IUFA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提高质膜H +-ATPase活性 .pH =2.5 AR组水稻相对生长速率、质膜H +-ATPase活性 、CAT活性 与质膜IUFA均降低,而胞内H +、H _2O_2和MDA含量升高.La+pH 2.5 AR组与pH =2.5 AR组水稻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La对pH =3.5 AR组的缓解效果优于pH =2.5 AR组.综上可知,La对AR下质膜H +-ATPase活性 的调节增强了植物耐酸性,这与La能维持AR下较好的质膜环境有关.同时,La的调控效果受AR强度限制. 苏垒 吴玺 梁婵娟关键词:镧 酸雨 脂肪酸组成 水稻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质膜H ^ +-ATPase活性 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水培法研究模拟酸雨(p H =5.0、3.5、2.5)对水稻叶片质膜H +-ATPase活性 与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CK)相比,酸雨处理5 d(胁迫期)后,p H =5.0组质膜H +-ATPase活性 与活化能、K+、Ca2+、Mg2+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仅细胞渗透势下降.p H =3.5酸雨导致细胞渗透势、K+含量下降,质膜H +-ATPase活性 、H +-ATPase活化能、Ca2+含量明显上升,Mg2+含量无显著变化.p H =2.5组H +-ATPase活性 、细胞渗透势和K+、Mg2+含量明显下降,H +-ATPase活化能和Ca2+含量上升,表明矿质元素含量不仅受H +-ATPase活性 的调控,还与酸雨强度和离子价态有关.经5 d恢复(恢复期)后,p H =5.0组各指标均恢复到CK水平,p H =3.5组除细胞渗透势外均恢复至CK水平,p H =2.5处理组各指标虽未达到CK水平,但较胁迫期有所恢复.表明K+、Ca2+、Mg2+含量受H +-ATPase活性 的调节,且恢复效果受酸雨强度影响. 卜津津 苏垒 吕霞 梁婵娟关键词:酸雨 水稻 矿质元素 模拟酸雨对水稻叶片质膜H ^ +-ATPase活性 与胞内Ca^ (2+)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模拟酸雨(pH =2.5~5.5)对水稻叶片胞内Ca2+浓度和质膜H +-ATPase活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CK)相比,酸雨处理5 d(胁迫期)后,pH =5.5和5.0处理组的水稻叶片胞内H +浓度、质膜H +-ATPase活性 、胞内Ca2+浓度、质膜Ca2+-ATPase活性 无显著变化;pH =4.0和3.5处理组各指标显著升高,且H +-ATPase活性 随Ca2+浓度升高而上升;pH =3.0和2.5处理组各指标显著降低,此时胞内Ca2+缺失,对H +-ATPase活性 的调节作用受到限制.经正常条件培养5 d(恢复期)后,pH =4.0和3.5处理组各指标均恢复至CK的处理水平,表明H +-ATPase活性 受到Ca2+调控已恢复到正常;pH =3.0和2.5处理组的Ca2+浓度高于CK及胁迫期,H +-ATPase活性 低于CK但高于胁迫期,表明H +-ATPase活性 受Ca2+调控得到部分恢复.因此,酸雨胁迫下胞内Ca2+对质膜H +-ATPase活性 有一定调节作用,且受酸雨强度的制约. 魏金卓 梁婵娟关键词:质膜H^+-ATPASE 模拟酸雨 水稻 氯化镁预处理对美人蕉根部质膜H ^ +-ATPase活性 与农田废水硝态氮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以湿地挺水植物七叶红色大花美人蕉(Cana generalis Bailey)幼苗为实验材料,在温室中用150μmol/L氯化镁溶液预处理12h ,然后置于硝态氮(NO3--N)浓度为10mg/L的农田废水中处理,考察氯化镁预处理对美人蕉吸收农田废水中硝态氮效率的影响,以及处理期间根部质膜H +-ATPase活性 、H +-泵活性 、14-3-3蛋白与质膜H +-ATPase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经过150μmol/L氯化镁溶液预处理12h 后,美人蕉吸收农田废水中硝态氮的效率比对照增加11%;与没有预处理的植株相比,氯化镁预处理美人蕉根中质膜H +-ATPase和H +-泵的活性 均显著提高,质膜H +-ATPase和14-3-3蛋白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研究表明,氯化镁能够通过增强质膜H +-ATPase与14-3-3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提高质膜H +-ATPase的活性 ,从而增加美人蕉对硝态氮的吸收效率。 刘昂 吴文卫 赵磊 陈奇 白晓华 陈丽梅关键词:美人蕉 氯化镁 硝态氮 质膜H^+-ATP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