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8篇“ E试验“的相关文章
E试验法在淋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E试验E-test)法检测淋球菌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深圳市淋球菌耐药监测项目收集的100株该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分别采用琼脂稀释法、E-test以及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头孢曲松、青霉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以及阿奇霉素药敏试验,以琼脂稀释法结果作为标准,评价E-test与琼脂稀释法结果的一致率,比较E-test与K-B法的误差率及相关性。结果 E-test与琼脂稀释法测得的100株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50%最小抑菌浓度MIC50、MIC90以及MIC值范围大多完全相同或仅相差0.5~1.5个稀释度,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基本一致率(72%~98%),其中一致率最高的是环丙沙星(98%),其次是阿奇霉素(92%),一致率最低的是青霉素(72%)。除青霉素E-test误差率(22%)高于K-B法(12%)外,其余四种抗生素E-test的误差率均低于K-B法,且与琼脂稀释法的相关性高于K-B法。结论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E-test可以作为琼脂稀释法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E-test可能导致结果偏低,而青霉素由于同时具有较低的一致率和较高的误差率,则不适宜采用。
张丽君王峰彭毅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琼脂稀释法E-TEST纸片扩散法
慢性荨麻疹Phadiatop和Fx5E试验结果及意义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乌鲁木齐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230例,其中年龄≤14岁29例(儿童组),>14岁201例(成人组);采集患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固相免疫荧光法进行吸入物变应原Phadiatop试验和食物变应原Fx5E试验。结果本组变应原检测总阳性率为47.39%,sIgE分级≥3级阳性率为26.96%;Phadiatop试验阳性率(41.30%)以及sIgE分级≥3级阳性率(22.61%)高于Fx5E试验阳性率(17.83%)和sIgE分级≥3级阳性率(1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Phadiatop、Fx5E试验中sIgE分级≥3级阳性率(24.14%、17.24%)高于成人组(22.39%、10.9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性变应原是乌鲁木齐地区慢性荨麻疹发生的主要因素,儿童患者发病与食物变应原关系密切。
张文娟尚佩生沈晓峰
关键词:荨麻疹慢性PHADIATOP
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E试验法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龟、脓肿分枝杆菌耐药谱,评价E试验法检测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适用性. 方法:用GenoType Mycobacterium CM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系统筛选16株龟分枝杆菌临床...
桂静王峰洪创跃李金莉梁静
关键词: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
文献传递
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E试验法应用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耐药谱,评价E试验法检测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适用性。方法用Geno Type Mycobacterium CM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系统筛选16株龟分枝杆菌临床菌株、2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法检测其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多西环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和妥布霉素9种抗生素的MIC,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标准,评价E试验法的MIC值符合率和MIC解释的一致率。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均敏感(36/36),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36),对环丙沙星、多西环素、亚胺培南和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29/36)。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例数分别为2/16和12/20,对妥布霉素的耐药例数分别为7/16和16/20。E试验法检测9种抗生素的MIC值分布与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值分布的总体符合率为46%(149/324),MIC解释一致率最高的分别为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多西环素和亚胺培南(35/36),其次为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34/36),2例(2/36)解释结果有重大误差;一致率较高的为环丙沙星(31/36)和妥布霉素(26/36);一致率最低的为头孢西丁和利奈唑胺(14/36),易导致MIC解释出现假阳性。结论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克拉霉素对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利奈唑胺、妥布霉素对部分龟分枝杆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除头孢西丁和利奈唑胺外,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均适用E试验法检测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需慎重采用E试验法检测磺胺甲嗯唑/甲氧
桂静王峰洪创跃李金莉梁静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插入式E试验监测烧伤创面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的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高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抗生素治疗中的一大困扰。继国外学者报道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分离出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以及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后,我同学者亦就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严密监测。
高灵宝陈亚宝沙鸭云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性烧伤创面E试验插入式
金葡菌对万古霉素的E试验结果分析
田磊孙自镛陈中举李丽张蓓简翠高随闫少珍
E试验检测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和头孢哌酮的体外抗菌活性
2007年
目的了解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头孢哌酮对目前社区及住院患者常见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E试验测定3种抗菌药物对待测菌株的MIC。结果对氨苄西林-舒巴坦,MSSA、粪肠球菌、A群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卡他莫拉菌和厌氧菌(拟杆菌属10株、痤疮丙酸杆菌2株、迟缓真杆菌1株、无害梭杆菌1株、消化链球菌2株)100%敏感,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NESBL-ECO)分别为86.7%和53.3%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和屎肠球菌分别为23.3%和25.0%敏感。对克林霉素、MSSA、厌氧菌、PSSP和A群链球菌敏感率分别为60.0%、31.2%、30.0%和10.0%。对头孢哌酮、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MSSA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96.7%~100%敏感,铜绿假单胞菌4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未见敏感菌株。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对MSSA、粪肠球菌、A群链球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PSSP、卡他莫拉菌和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好。MSSA对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为60.0%,其他所研究的细菌敏感率较低。头孢哌酮对MSSA、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好。这3种抗菌药物可经验用于社区获得性感染治疗。
赵颖徐英春王辉杨启文孙宏莉谢秀丽陈民钧
关键词:E试验氨苄西林-舒巴坦克林霉素头孢哌酮
E试验测定78株念珠菌属真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2005年
目的检测4种抗真菌药物对念珠菌属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用E试验检测两性霉素B(AP)、酮康唑(KE)、氟康唑(FL)、伊曲康唑(IT)对78株临床分离的念珠菌属真菌的MIC值。结果78株念珠菌属真菌对AP、KE、FL、IT的总敏感率分别是89.7%、92.3%、85.9%、85.9%;白念珠菌对AP、KE、FL和IT的敏感率分别是96.9%、96.9%、100%和87.5%。结论4种药物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均较好,但对非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则较前者为差。
冯羡菊曾利徐岷张傅山
关键词:E试验耐药性
E试验监测重症监护病房中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调查我院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率 ,了解四年来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 40 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并用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E试验酶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保持最高抗菌活性 ,细菌耐药率仅为 7 5 % ;头孢哌酮 /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仍有较高抗菌活性 ,耐药率分别为 16 0 %、2 0 0 %、2 2 5 %、2 3 %和 2 6 8% ;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在 42 8%~ 46 8%之间。用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筛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产生菌 2 7株 ,检出率分别为 40 9%和 2 7 3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 ,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产ESBLs株保持较高体外抗菌活性 ,但 2 0 0 1年分离菌耐药率有所增加。四年资料相比 ,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率由 1998~ 2 0 0 0年的 11%~ 14 %增加至 2 0 0 1年的 2 6% ,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 1998~ 1999年的 45 2 %上升至 2 0 0 0~ 2 0 0 1年的 79 6%
卓超肖永红蒋玉富陈庆宪刘鸿渝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E试验ESBLS
E试验检测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2003年
目的: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了解1998~2001年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4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MIC,并用头孢他定/头孢他定+克拉维酸(2001年新增: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E试验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有最高抗菌活性,细菌耐药率仅为7.5%;所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哇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定仍有较高抗菌活性,耐药率分别为16.0%,20.0%,22.3%,23%和26.8%,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42.8%~46.8%。筛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产生菌29株,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7.3%。4年资料相比,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998~2000年的11%~14%增加至2001年的26%,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1998~1999年的45.2%.上升至2000~2001年的79.6%,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不大。结论: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细菌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
卓超肖永红蒋玉富陈庆宪刘鸿渝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E试验抗生素

相关作者

蒋玉富
作品数:43被引量:219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抗菌 体外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 革兰氏阴性杆菌 E试验
卓超
作品数:303被引量:8,013H指数:5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耐药性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刘鸿渝
作品数:37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抗菌 耐药性 体外抗菌活性 细菌性感染 活性研究
肖永红
作品数:420被引量:5,365H指数:3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MOHNARIN 药代动力学 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
陈庆宪
作品数:42被引量:280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销售金额 用药金额 日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