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4篇“ CD^ 34细胞“的相关文章
应用G-CSF对不同人群外周血CD_(34)^+细胞和T细胞亚群影响的动态变化
2004年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健康人及处于完全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健康人和 16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以G -CSF 15 0 μg 12h ,皮下注射 ,连用 6d。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4 和T细胞亚群。结果  (1)应用G -CSF前 ,两者的外周血CD+34细胞分别为 (0 .39± 0 .2 7) %和 (0 .4 7± 0 .2 5 ) % ,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应用 72h后 ,CD+34 细胞分别达(1.2 9± 0 .6 4 ) %和 (1.4 7± 0 .95 ) % ,较前均有明显增加 (P <0 .0 1) ,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应用 96h后 ,CD+ 34 细胞达高峰 ,分别为 (1.4 1± 0 .73) %和 (1.5 8± 0 .83) % ,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较应用G -CSF前差异显著 (P <0 .0 1)。 (2 )无论是否应用G -CSF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细胞亚群比例均处于倒置状态 ,而健康人T细胞亚群则比例正常。随两者应用G -CSF后CD+34 细胞逐渐增加 ,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结论 健康人及处于完全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 ,在应用G -CSF后 ,外周血CD+ 34 细胞比例逐渐增加并于 96h后达到高峰 ,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
王存邦欧英贤白海潘耀柱魏亚明欧建锋慕海霞王晓静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外周血CD^+34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
胎儿骨髓基质细胞协同细胞因子对不同来源的CD_(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2001年
韩军王健民张明徽徐激斌周虹闵碧荷
关键词:胎儿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因子CD^+34细胞体外扩增作用
正常人骨髓、脐血及动员后外周血CD_(34)^+细胞粘附分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正常人骨髓、脐血及动员后外周血CD3 4+ 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D3 4+ MultiSortKit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分离纯化出正常人骨髓、脐血及动员后外周血CD3 4+ 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 ,选择与CD3 4+ 细胞相关的粘附分子CD4 4、CD11a、CD18、CD4 9d、CD54 、CD58及CD62L,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及短期液体培养后再行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动员后外周血CD3 4+ 细胞粘附分子表达CD4 4为 (92 .7± 2 .2 ) % [骨髓 (93.1± 2 .3) % ]、CD11a为 (5 6 .3± 6 .0 ) % [骨髓 (6 1.8± 7.8) % ]、CD18为 (6 5 .2± 6 .0 ) % [骨髓 (70 .6± 7.5 ) % ]、CD4 9d为 (39.4±7 2 ) % [骨髓 (6 6 .9± 5 .1) % ]、CD54 为 (2 0 .9± 4.1) % [骨髓 (2 4.1± 3.8) % ]、CD58为 (77.9± 5 .8) % [骨髓(81.9± 5 .6 ) % ]及CD62L为 (4 5 .9± 5 .6 ) % [骨髓 (6 3.9± 4.3) % ],其表达均较骨髓为低 ,尤以CD4 9d和CD62L为著。脐血CD3 4+ 细胞CD11a为 (5 5 .5± 6 .5 ) %、CD18为 (6 6 .7± 7.5 ) %、CD4 4为 (90 .3± 4.0 ) %、CD4 9d为 (6 3.7± 6 .7) %、CD62L为 (5 0 .8± 5 .9) % ,其表达亦较骨髓为低 ,尤以CD62L为著 ,但脐血CD54 的表达[(2 9.1± 4.9) %
熊玉宁滕爱萍孔筠王景文杨科沈悌
关键词:骨髓胎血外周血CD^+34细胞粘附分子
供者单采外周血中幼稚粒细胞检测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Allo-PBSCT)供者经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 ,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 ( 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 ( MNC)及 CD+ 3 4 细胞数之间相关性和移植的剂量标准。方法 :对 6例 Allo-PBSCT供者用 G-CSF或 G-CSF+GM-CSF进行动员 ,于动员前及动员后 ,对外周血及收集的MNC收集物中幼稚粒细胞CD+ 3 4 细胞进行检测计数 ,并计算出输给患者每公斤体重的 MNC、幼稚粒细胞CD+ 3 4细胞数。结果 :动员后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CD+ 3 4 细胞数同步增加 ,外周血 MNC中幼稚粒细胞数与 CD+ 3 4 细胞数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6例患者全部植活恢复造血功能 ,并为染色体核型或血型转为供者型所证实。结论 :Allo-PBSCT供者经 G-CSF或 G-CSF+GM-CSF动员之后 ,外周血 MNC中幼稚粒细胞CD+ 3 4 细胞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 ,MNC与幼稚粒细胞数结合可作为 Allo-PBSCT的剂量标准 ,该法检测方便快速 ,稳定性好 。
温丙昭李玲丁凌录江明郭新红阎轶鹏郝建萍钟笛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
以纯化CD_(34)^+细胞行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
2000年
李佩陈彤谢毅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CD^+34细胞
糖蛋白130和c-kit同时激活对脐血CD_(34)^+细胞的扩增作用
2000年
目的 :探讨同时激活糖蛋白 1 30 ( gp1 30 )和 c- kit信号系统 ,对脐血长期培养启动细胞 ( LTC-IC)和混合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CFU- Mix)的扩增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脐血 CD+ 3 4细胞 ,在体外液体培养体系中 ,经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s IL- 6R)、白细胞介素 6( IL- 6)、干细胞因子 ( SCF)和白细胞介素 3( IL- 3)的不同因子及组合扩增 3w,分别用甲基纤维素法和有限稀释法测定 CFU- Mix和 LTC- IC的扩增效率。结果 :s IL- 6、IL- 6和 SCF单独都不能使 CFU- Mix得到扩增 ,而三者联合可使 CFU- Mix数目显著扩增 ,且于培养 2 w时扩增效能最佳 ,此时 CFU- Mix扩增到 2 2 .5倍 ,LTC- IC扩增到 3.5倍 ,作为对照的 SCF+ IL- 6+ IL- 3组则仅分别扩增到 3.0和 1 .9倍。形态学分析发现 :IL- 6、s IL- 6R和 SCF协同作用下 ,产生的集落体积较大 ,并可观察到各系造血细胞集落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细胞。结论 :由 IL- 6/s IL- 6R复合物和 SCF联合激活 gp1 30和 c- kit信号系统可刺激造血干 /祖细胞发生明显扩增 ,体外扩散时间以 1~ 2周为宜。
王红美隋星卫侯怀水曾凤华沈柏均
关键词:C-KIT胎血CD^+34细胞脐血移植
国产免疫磁珠分离细胞的方法学研究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1
2000年
目的 :探讨以国产免疫磁珠进行细胞分离的方法 ,并评价直接包被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及其在脐血和骨髓 CD+ 34 细胞分离中的应用。方法 :直接包被法、SPA法、生物素 -亲和素法。结果 :直接包被法、SPA法和生物素-亲合素法均可有效分离细胞 ,但以直接包被法最具优势 ,并证明其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直接包被法分离脐血及骨髓中的 CD+ 34 细胞率为 5 1%~ 82 % ,台盼蓝拒染率为 82 %~ 88%。结论 :国产免疫磁珠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
庄俊玲王良利游泳龚非力邹萍
关键词:细胞分离CD^+34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_(34)^+细胞bcl-2的表达被引量:18
2001年
张圣明陈洪霞王树庆姜宏心吕娥管英俊李建华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CD^+34细胞BCL-2
PCI患者术后24h内外周血CD^+_(34)细胞、内皮细胞数量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24 h内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CD+34细胞、内皮祖细胞(EPCs)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分析法分别检测PCI术前及术后(从第1次球囊扩张开始计时)1、3、5、7、24 h外周血中CD+34细胞CD+34/KDR+细胞数量,EPCs以CD+34/KDR+双标记阳性确定。结果与PCI术前比较,CD+34细胞在术后7 h明显增加(P<0.05),术后24 h显著增加(P<0.01);EPCs在术后24 h明显增加(P<0.05)。结论球囊扩张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过程中,短暂的心肌缺血和血管内皮的局部损伤促进了骨髓CD+34细胞、EPCs的早期动员、归巢,CD+34细胞、EPCs均参与了损伤血管内皮的早期修复过程。
马玉东高明东孙富强刘寅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内皮祖细胞
纯化自体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患者的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对7例下肢重度缺血患者采取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预留采血用的肘部血管,精确抽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肌内注射纯化的CD34+细胞产物时注意无菌操作,并配合清创,术后注意观察患侧肢体,做好疼痛护理及知识指导。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患肢疼痛明显缓解,足趾角化、脱屑等皮肤营养不良表现于术后3~6个月明显好转,足部溃疡愈合或明显缩小。提示纯化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治疗下肢重度缺血安全、有效,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及术后仔细观察、评估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保证了治疗效果。
周泓赵慧华
关键词:护理

相关作者

闵碧荷
作品数:76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红细胞 LAK细胞
潘耀柱
作品数:152被引量:292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恶性血液病 多发性骨髓瘤 自噬 文献复习 疗效
沈悌
作品数:196被引量:842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王树庆
作品数:159被引量:560H指数:1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 骨髓 贫血患者
江明
作品数:175被引量:556H指数:1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后 恶性血液病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