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371篇“ C 6.0“的相关文章
痘苗病毒VR-1354感染C57BL/6N和BALB/C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差异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构建痘苗病毒VR-1354(WR(NIH TC-adapted))感染C57BL/6N和BALB/C小鼠的模型,并比较C57BL/6N小鼠与BALB/C小鼠感染模型的差异。方法按照常规方法,扩增痘苗病毒VR-1354并进行浓缩和滴定。分别测定痘苗病毒VR-1354对C57BL/6N小鼠和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使用LD50分别感染两种品系小鼠,取对照组及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于第3、7和14天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同时测量肺组织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扩增后的痘苗病毒VR-1354的滴度为3×10^(8)PFU/mL。痘苗病毒VR-1354感染C57BL/6N小鼠的LD50为2.5×10^(3)PFU,感染BALB/C小鼠的LD_(50)为2.8×10^(3)PFU。使用2.5×10^(3)PFU痘病毒VR-1354感染两种品系小鼠后,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小鼠肺组织病变更严重,但第7天后小鼠症状趋于恢复。两种品系小鼠的肺组织病毒载量在第3天时开始增加,在第7天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结论成功建立痘苗病毒VR-1354感染C57BL/6N小鼠和BALB/C小鼠的感染模型,该病毒可以引起小鼠肺组织的明显病变,包括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腔液体渗出等。两种品系的小鼠感染模型在发病程度以及易感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C57BL/6N小鼠对于该病毒的易感性高于BALB/C小鼠。
吴云祥王超李顺周晓辉
关键词:BALB/C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ultraviolet spectra of p-C_(6)H_(4)-C_(20)
2025年
Geometry optimization of p-C_(6)H_(4)-connected cyclo[20]carbon(p-C_(6)H_(4)-C_(20))was carried out at M062X/6-311G(d,p)level,three kinds of bond orders(Mayer,Laplacian,and Wiberg),electron-hole distributions,localized orbital locators(LOL),and infrared(IR)spectrum were also performed at the same level.Based on TD-DFT M062X/6-311G(d,p)method,the first 20 excited states and ultraviolet(UV)spectra of p-C_(6)H_(4)-C_(20) were calculated.Calculation results of π-electron delocalization analyses prove thatπ-electron delocalization of p-C_(6)H_(4)-C_(20)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on shorter C-C bonds rather than longer C-C bonds,and inside/outside of the ring plane rather than above/below the ring plane.Two absorption peaks of p-C_(6)H_(4)-C_(20) locate at about 319 nm and 236 nm,respectively.
CHEN Xin
MOF衍生物Ni/Mn/CoO_(x)-C催化剂的C_(3)H_(6)-SCR脱硝特性研究
2025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Ni改性的ZIF-67,并通过碳化氧化衍生制备催化剂.C3H6-SCR性能测试表明,Ni/Mn/CoO_(x)-C在225℃实现了93.2%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在225℃后可以保持在86%以上.表征结果显示Ni、Mn共掺杂产生良好的金属协同效应,增加了催化剂表面有效活性物种,包括吸附氧、Ni^(3+)及Mn^(4+)的相对含量,从而提升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同时Ni/Mn/CoO_(x)-C催化剂具有较低的团聚和更丰富的孔结构,使反应物分子在其表面的吸附效率提高,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
李炬星张津威宁淑英胡明涛苏亚欣
末水条斑紫菜对健康C57BL/6J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末水条斑紫菜对健康C57BL/6J小鼠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对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对照组)、1.15 g·kg^(-1)(低剂量组)和2.30 g·kg^(-1)(高剂量组)剂量的末水条斑紫菜,28 d后取小鼠标本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以及肠道菌群16S rDNA高通量测序。[结果]灌胃末水条斑紫菜组小鼠生长性能没有显著性变化。与对照组结肠长度53.50 mm相比,低剂量组小鼠结肠显著增长至65.60 mm;结肠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末水条斑紫菜可以增加杯状细胞的数量。通过对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发现乙酸、丙酸、正戊酸与异戊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低剂量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正丁酸含量显著增加,高剂量组小鼠结肠内容物中正丁酸与异丁酸含量均显著增加。经16S rDNA高通量测序小鼠结肠内容物发现,灌胃低剂量与高剂量末水条斑紫菜均可降低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增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但肠道中杜氏杆菌属(Dobusiella)相对占比显著增加,Norank_f_norank_o_Clostridia_UCG-014、螺杆菌(Helicobacter)等致病菌相对占比减少。[结论]末水条斑紫菜能够促进结肠组织长度变化,调节健康C57BL/6J小鼠肠道菌群,促进有益菌生长以及丁酸的产生,最佳摄入量为1.15 g·kg^(-1)。
程诗瑶吴越陈志刚
关键词: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免疫抑制继发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57BL/6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2025年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继发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C57BL/6小鼠模型,为今后新药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动物模型选择。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免疫抑制CDAD模型组(DXMS+MOD组)、免疫正常CDAD模型组(MOD组)、地塞米松组和混合抗菌药物组。在造模后第1、8日2个时间点取材,通过脾脏和胸腺指数、血常规检测、免疫细胞占比、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分析各组小鼠免疫状态情况;通过体重变化率、死亡率、临床评分、粪便黏稠度评分、毒素水平检测和结肠病理变化评价模型组小鼠的CDAD病情。结果:与MOD组比较,DXMS+MOD组小鼠造模后第1、8日的脾脏指数(P<0.001,P<0.05)、胸腺指数(P<0.001)显著降低;白细胞计数(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P<0.001)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显著升高;B细胞(P<0.001)、CD4^(+)T细胞(P<0.001,P<0.01)比例和CD4^(+)/CD8^(+)(P<0.001)显著降低,CD8^(+)T细胞比例(P<0.001)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MOD组比较,DXMS+MOD组小鼠造模后白细胞介素6(第1日:P<0.001;第8日: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第1日: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第8日:P<0.01)和γ干扰素(第8日:P<0.0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1、8日,DXMS+MOD组小鼠sIgA含量较MOD组呈现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MOD组,DXMS+MOD组小鼠体重降低更明显,且两组在造模后第2日(P<0.01)、第3日(P<0.05)和第4日(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DXMS+MOD组小鼠的粪便黏稠度评分(第5日:P<0.05)、临床症状评分(第1日:P<0.05;第3、5和7日:P<0.001)始终高于M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1、8日,DXMS+MOD组的艰难梭菌负载量较MO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病理结果显示,DXMS+MOD组肠道屏障破坏更严重且出现死亡情况。结论:DXMS+MOD组小鼠可在整个造模过程�
马富智李萌于小红朱琳阿依曼·叶尔江赵奎君章从恩马致洁
关键词: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动物模型C57BL/6小鼠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昆布多糖对C57BL/6小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昆布多糖(LAM)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观察LAM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模型(Model)、昆布多糖治疗(LAM)组,每组8只小鼠。在建模8周后,LAM组接受为期4周的LAM腹腔注射治疗。记录3组小鼠血糖体质量变化,HE染色检查视网膜病变情况,采用RNA-seq挖掘STZ及LAM作用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差异基因(DEGs)。结果使用STZ可以成功建立DR模型,而LA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并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疏松的病理形态。经过RNA-seq对DEG挖掘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小鼠视网膜共有214个DEGs,通过富集分析发现DR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病变程度。Model组与LAM组小鼠视网膜共有DEGs 42个,富集后显示LAM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改善其病变程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FBJ骨肉瘤致癌基因(Fos),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盐诱导激酶1(Sik1)受STZ调节,而LAM能显著回调其表达,可能与LAM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密切相关。结论DEG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LAM可以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通路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Egr1、Fos、Nr4a1、Sik1是LAM治疗STZ诱导DR的关键基因。
张蕾张素梅杨振胡韦康白红枚周文静王子涵李名聪张胜权廖荣丰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昆布多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57BL/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正常C57BL/6J小鼠和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体内生物分布对比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正常C57BL/6J小鼠和多发性硬化症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采用Di R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技术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回输到正常C57BL/6J小鼠和EAE小鼠体内,在给予干细胞后2 h、3 h、1 d、3 d、5 d、7 d、10 d、14 d进行活体成像示踪干细胞,14 d后剖检小鼠,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脑、脊柱(含脊髓)进行组织成像。结果DiR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回输给予小鼠后,荧光值在体内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正常C57BL/6J小鼠中2d到达峰值,在疾病模型小鼠中1d达到峰值;在正常C57BL/6J小鼠中10 d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在疾病模型小鼠中10 d仍能检测到荧光信号,14 d荧光信号消失。组织成像研究显示干细胞单次尾静脉给予正常和疾病模型小鼠后,细胞在体内至少存续14d,集中分布于肺脏、肝脏、脾脏等部位。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多发性硬化症模型EAE小鼠体内比在正常C57BL/6J小鼠中存续时间更长,且MSC在EAE疾病小鼠中具有更明显的脾脏归巢作用。
郝晓芳朱灏秦超姜华李倩倩黄瑛李波
关键词:C57BL/6J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活体成像生物分布
C57BL/6J小鼠视敏度发育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视敏度的发育特点及不同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实验研究。将172只C57BL/6J小鼠按照天龄(P)13或14(睁眼第1天)、15、16、18、21(视觉发育关键期开始)、28(视觉发育关键期高峰)、35(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60 d(成年)分为8个组(分别为18、11、10、21、29、28、25、30只小鼠),采用视觉电生理、视觉反射任务和视觉水箱任务(VWT)3种方法分别检测视敏度,并进行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觉电生理检测单眼视敏度,P13/14组为(0.20±0.06)周/度(cpd),P21组为(0.44±0.08)cpd,P35组为(0.52±0.06)cpd,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60组为(0.56±0.05)cpd,与P3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反射任务方法检测双眼视敏度,P13/14组为(0.11±0.06)cpd,P15组为(0.20±0.07)cpd,P16组为(0.35±0.05)cpd,P18组为(0.40±0.05)cpd,P21组为(0.47±0.05)cpd,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60组为(0.50±0.05)cpd,与P2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视觉水箱任务方法检测P60组双眼视敏度为(0.50±0.03)cpd,3种方法检测P60组的视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57BL/6J小鼠从睁眼第1天至视觉发育关键期开始视敏度迅速增长,然后减缓增长至成年水平。3种方法检测成年C57BL/6J小鼠的视敏度为0.50~0.56 cpd,结果相近,方法可靠。
王雪纯刘新龙郭雅图张伟
关键词:视敏度光刺激
定向电场下W_(6)C_(6)团簇的超卤素调制及非线性光学特性
2025年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了定向外电场(OEEF)对W_(6)C_(6)团簇几何结构、电子性质以及非线性光学响应(NLO)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W_(6)C_(6)的结构在一定OEEF强度下可以保持稳定.OEEF可以增大W_(6)C_(6)团簇的电子亲和能(EA值),且在特定强度下,OEEF可以将W_(6)C_(6)团簇转变为超卤素.通过对EA值的非线性拟合可以实现对W_(6)C_(6)团簇的连续调制.进一步对不同外电场下W_(6)C_(6)团簇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进行分析,发现OEEF降低了W_(6)C_(6)团簇LUMO能级是其EA值增大的主因.此外,OEEF可以显著增大W_(6)C_(6)团簇的平均极化率和第一超极化率,尤其是第一超极化率,改变其非线性光学性质.
蔡璧钧段宇静魏强
关键词:NLO
C_(6)H_(6)与B_(12)H_(12)^(-2)的分子轨道和核独立化学位移计算——推荐一个普适性的计算化学实验
2025年
苯(C_(6)H_(6))与二十面体硼烷(B_(12)H_(12)^(-2))是具有π-和σ-芳香性分子的典型代表。本实验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计算二者的分子轨道图及核独立化学位移值,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化学研究芳香性的一般方法,构建对电子离域结构的直观认知。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芳香性的理解,达到巩固基础,拓宽视野,提升创新技能的目的。实验普适性好,易于推广。
刘吉英李泽华张文静魏东辉
关键词:分子轨道

相关作者

左长京
作品数:353被引量:2,016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引导 PET/CT CT
张建
作品数:89被引量:393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PET/CT 脱氧葡萄糖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18F-FDG
桑士标
作品数:85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PET/CT 疗效观察 18F-FDG 云克 转移性骨肿瘤
王健
作品数:79被引量:331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树突状细胞 PET/CT 乳腺癌 滑膜肉瘤 肝癌
熊惟皓
作品数:304被引量:1,324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TI(C,N)基金属陶瓷 金属陶瓷 显微组织 基金属陶瓷 真空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