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28 篇“ B型主动脉夹层 “的相关文章
Ⅱ型 杂交治疗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比较Ⅱ型 杂交技术和改良孙氏手术治疗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ATAAD)患者的早中期疗效,旨在评估Ⅱ型 杂交技术治疗ATAAD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行全主 动脉 弓替换手术的患者,本次研究共入选患者90例,其中45例接受了改良全主 动脉 弓置换及象鼻支架置入术(改良组),45例接受了一期Ⅱ型 杂交修复术(杂交组),所有患者手术均完成顺利。结果改良组年龄60岁以上13例,杂交组11例(P=0.634),术前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肾功能不全、心包填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组和改良组转机时间、主 动脉 阻断时间、低流量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二次开胸止血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仅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上杂交组优于改良组(P<0.05)。结论Ⅱ型 杂交治疗ATAAD能够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主 动脉 阻断时间及低流量时间,术后并发症优于改良孙氏手术,但远期疗效仍需大样本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晓宁 张思雨 岳之峰 马洪亮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院外转诊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手术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院外转诊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ATAAD)患者手术延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解决手术延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3年5月外院转诊的378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是否大于12 h,将患者分为延迟组(110例)和及时组(268例)。比较两组患者病史资料、发病及就诊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手术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判断。结果:及时组和延时组患者年龄、发病症状、发病地点、发病时间、发病至三甲医院时间、转诊单车程时间、转诊模式相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地点为农村(OR=4.66,95%CI:1.99~10.90,P<0.001)、发病到三甲医院时间>6 h(OR=8.65,95%CI:3.80~19.69,P<0.001)、转诊单车程时间>2 h(OR=11.65,95%CI:4.64~29.23,P<0.001)、年龄>60岁(OR=4.88,95%CI:2.01~11.83,P<0.001)、常规逐级转诊(OR=11.35,95%CI:4.53~28.45,P<0.001)是ATAAD患者手术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各危险因素联合预测手术延时的AUC为0.926(95%CI:0.893~0.958,P<0.05),预测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78.4%。结论:ATAAD患者年龄>60岁、发病地点为农村、发病至三甲医院时间>6 h、转诊单车程时间>2 h、常规逐级转诊是手术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 谢亚 张惠芬 颜涛 王显悦 张本 蔡治祥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 急性Stanford A型 主动脉夹层 术后低氧血症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急性Stanford A型 主动脉夹层 动脉 瘤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等特点,被视为心脏外科的急危重症,其死亡率非常之高,给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当前,急诊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提升这种疾病预后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手术难度高、时间长且需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所以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几率相当高。持续的低氧血症可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包括通气障碍、心肌病变、肺脏病变、肝功能损害等,进而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最终降低患者远期存活率。因此,尽早识别与预防这些病变,有效及时的术后处理和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ICU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皮静虹 付欣桐 张娟 黄双凤 陈跃清 王艳红(综述) 陈文敏(审校)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术后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4年10月在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A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肾衰组(n=11)和非肾衰组(n=29)。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左室射血分数、高血压、糖尿病、术前心脏病史、术前合并心包积液及术前合并肺部感染等临床变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肌酐水平、乳酸水平、体外循环时间及术中输血量与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肌酐水平(OR=1.049,95%CI:1.011~1.100)和术中输血量(OR=1.031,95%CI:1.007~1.103)是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围术期加强对高危因素的识别与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吴纪祥 张亚军 宋建祥 施展 韩旭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术后早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 主动脉夹层 (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第1天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减少症组(PLT<100×10^(9)/L,92例)和非血小板减少症组(PLT≥100×10~9/L,1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术中资料的差异,分析ATAAD患者影响术后血小板降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血小板减少组相比,血小板减少组术前中性粒细胞、体外循环应用时间、升主 动脉 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升高,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升主 动脉 阻断时间延长(OR=1.022,P<0.05)是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血小板血症、术中主 动脉 阻断时间长、术后24小时引流多对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降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可据此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吴淑敏 王明伟 曹向波 史博伦 李艳凤 张峰 于洋涛 王晖 赵霞飞 原阳阳 何发明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TEVAR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2025年 目的 分析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经胸主 动脉 腔内修复术(TEVAR)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制作预测模型 ,指导临床医生预防TEVAR术后发生不良事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TEVAR治疗的182例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根据TEVAR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重症感染等不良事件将182例患者分为不良事件组(38例)和完全康复组(144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将P<0.10的数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TEVAR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对危险因素应用R 4.3.1软件绘制成列线图预测模型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DCA决策曲线等检验预测模型 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知白细胞计数、原发破口宽度及症状出现至接受TEVAR时间等为患者经TEVAR治疗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 4.3.1软件制作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94(95%CI:0.845~0.943),预测模型 区分度良好,而且优于不同独立危险因素单独预测TEVAR术后发生不良事件。校准曲线中模型 开发集与理想模型 贴近,说明预测模型 性能良好。DCA决策曲线提示在风险阈值为0.03~1.0时,预测模型 的净收益良好,说明在该区段临床实用价值更好。结论 白细胞计数增加、原发破口宽度增大、近端夹 层 累及2区及以上、症状出现至行TEVAR时间及复杂型 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为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TEVAR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临床模型 预测性能良好,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刘雷 法宪恩 朱瑞 张宁心脏停搏液在A型 主动脉夹层 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delNido停搏液与含血停搏液用于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急诊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因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接受急诊外科手术的151例成人患者。根据术中采用的心脏停搏液分为传统含血停搏液组(传统组,n=95)和del Nido停搏液组(DN组,n=55)。采用倾向性评分1:1匹配,得到术前术中基础数据均衡的2组样本作比较分析。主 要研究终点是术后48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高敏肌钙蛋白(HS-TnT)。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术后48h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 DH)、术后48 h左室射血分数(LVEF)、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对术前存在血清CKMB >4.87μg/L的患者做亚组分析。结果倾向性匹配得到2组各32例样本,分析术后两组48 h CKMB 、HS-TnT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次要研究终点无差异。亚组分析术前心肌损伤患者(传统组n=66例,DN组n=19例)术后48hCKMB (P=0.086)、HS-TnT(P=0.103),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CK(P=0.042)、LDH(P=0.001)传统组显著高于DN组。结论del Nido停搏液和传统含血停搏液用于A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相似,对于术前存在心肌损伤的患者delNido停搏液可能更有益。 高兰英 薄致远 陈剑 陈杰 王伟 何琳 贾彬关键词:含血停搏液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A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2025年 目的:构建A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结局。方法:课题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及专家咨询结果,形成A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A型 主动脉夹层 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组(n=56)于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采用数智平台方案管理,对照组(n=53)于2022年1月—11月采用常规方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比较两组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并采用有效性、满意度、易用性(Usefulness,Satisfaction and Ease of Use,USE)问卷评估平台可用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均缩短,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1),医护人员关于平台使用的USE问卷得分为(6.34±0.29)分。结论:A型 主动脉夹层 患者围手术期数智平台管理方案有利于缩短该类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长及ICU停留时长,减少手术中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且该平台可用性良好。 王梦甜 徐俊 胡谢佳 洪敏 景继勇 何宇轩 张旭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 围手术期 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后逆行性A型 主动脉夹层 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行胸主 动脉 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后逆行性A型 主动脉夹层 (retrograd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RT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RTAD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因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行TEVAR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TAD发生的风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经过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后最终纳入176例患者,有7例患者发生RTAD,发病率为3.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俯视观主 动脉 中心线夹 角τ角度越大[OR(95%CI)=1.195(1.032,1.384)]及主 动脉 弓弯曲程度(头臂干近端点至左锁骨下远端点的曲线距离)越小[OR(95%CI)=0.756(0.572,0.999)],TEVAR后发生RTAD的概率越大(P<0.05)。结论从本研究结果看,对Stanford B 型 主动脉夹层 行TEVAR治疗患者,术前细致评估主 动脉 弓的形态学特征[特别是主 动脉 中心线夹 角τ角和主 动脉 弓弯曲程度(头臂干近端点至左锁骨下远端点的曲线距离)]并据此调整手术方式对降低RTAD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邓利文 王子畅 左香燚 赵渝 王学虎血浆D-二聚体联合肌腱蛋白C在老年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肌腱蛋白C(TNC)在老年急性A型 主动脉夹层 (ATAA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147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ATAAD患者的临床和治疗资料,包括基础疾病史在内的术前指标及TNC、D-二聚体等在内的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在症状出现后24h内接受了紧急手术。根据术后30d内是否出现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和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等主 要不良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根据夹 层 范围,患者分为DeB akeyⅡ型 和Ⅰ型 。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免疫酶联吸附法测定TNC水平。对单变量分析中潜在的预后进行Logistic回归控制,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评估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和TNC的预测效能。结果:老年ATAAD患者术后30d预后不良,占比21.77%(32/147)。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Z=-3.103,P=0.002)和TNC(Z=-3.849,P<0.00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D-二聚体联合TNC预测预后不良的ROC-AUC为0.921(95%CI:0.865~0.959)。在控制潜在相关混杂变量后,基础疾病史(OR=5.432,P=0.009)、入院D-二聚体≥112.41μg/mL(OR=1.006,P=0.001)、TNC≥97.12ng/mL(OR=1.038,P<0.001)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进一步分析D-二聚体和TNC与主动脉夹层 形态学特征的关系:首先DeB akey I型 夹 层 患者血浆D-二聚体(Z=-3.323,P=0.001)和TNC水平(Z=-1.965,P=0.049)均高于DeB akeyⅡ型 夹 层 患者;其次,根据主动脉夹层 FL状态,部分血栓形成亚组和无血栓形成亚组血浆D-二聚体和TNC水平也略高于血栓形成亚组(P=0.001)。入院时D-二聚体或TNC水平越高,严重感染风险,延长机械通气的风险以及院内死亡风险越高(P<0.05)。调整年龄和基础疾病史后,D-二聚体水平≥112.41μg/mL+TNC水平≥97.12ng/mL是严重感染(OR=2.09,P=0.005)、延长机械通气(OR=6.40,P=0.0 张晓猛 热那提·依马木 石晓卉 常冬庆 买尔旦·艾日肯 杨舒婷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相关作者
孙立忠 作品数:530 被引量:2,832 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主动脉夹层 外科治疗 主动脉 主动脉瘤 STANFORD_A型主动脉夹层 朱俊明 作品数:254 被引量:1,149 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主动脉夹层 外科治疗 主动脉瘤 STANFORD_A型主动脉夹层 手术 黄连军 作品数:330 被引量:1,993 H指数:2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 房间隔缺损 郭伟 作品数:673 被引量:2,110 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腔内修复术 腔内治疗 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 熊江 作品数:214 被引量:732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