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48篇“ 1-溴丙烷“的相关文章
HS-GC-ECD法测定水中1-丙烷
2025年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HS-GC-ECD)快速测定水中1-丙烷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DB-624色谱柱分离,对平衡时间、平衡温度、不同盐种类、盐的加入量等前处理条件及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实验条件下,1-丙烷的方法检出限为1.1μg·L-1;测定1-丙烷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8%~108%,相对标准偏差为2.01%~6.21%。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度高,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1-丙烷的快速测定。
由希华刘金芝王琳琳曹方方张凤菊
关键词:顶空GC-ECD1-溴丙烷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1,3-丁二烯和1-丙烷被引量:1
2024年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1,3-丁二烯和1-丙烷。对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盐析效应进行了优化。在顶空瓶中预先加入3.0 g氯化钠,加入10.00 mL水样,在65℃条件下平衡30 min,使用TG-624色谱柱分离,选择离子扫描方式进行分析。1,3-丁二烯和1-丙烷的质量浓度在2~100μg/L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和0.99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6、0.8μg/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1%~113%,相对标准偏差为4.5%~8.2%(n=6)。该方法环境友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适合水中1,3-丁二烯和1-丙烷的痕量分析。
马小杰李明芳曹方方
关键词:1,3-丁二烯1-溴丙烷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饮用水水源地中的1,3-丁二烯和1-丙烷被引量:1
2024年
使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采用SIM扫描模式对饮用水水源地中的1,3-丁二烯、1-丙烷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2种物质的线性范围良好,1,3-丁二烯、1-丙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80;检出限分别为0.2和0.3μg/L,定量限分别为0.8和1.2μg/L;高、中、低3个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6%~7.6%之间;高、中、低3个浓度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4.0%~122%范围内;替代物的加标回收率在70.4%~103%之间。该方法在本实验室具有较低的检出限、良好的线性和精密度、较高的正确度。
董凤娟黄现统张凤菊许昶磊黄平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3-丁二烯1-溴丙烷饮用水水源地加标回收率
土壤中1,3-丁二烯和1-丙烷的测定方法研究
2024年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1,3-丁二烯和1-丙烷,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0μg/g和0.9μg/g,检出限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标准的要求;1,3-丁二烯和1-丙烷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96.1%~110.0%和88.0%~93.6%,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6.4%~8.6%和6.2%~7.2%。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易行,回收率好,可以实现一次进样,同时分析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可以为《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提供分析方法参考和技术支撑。
刘秀洋王晓雯程萌李长虹
关键词:1,3-丁二烯1-溴丙烷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替格瑞洛中间体中基因毒性杂质1-丙烷
2024年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替格瑞洛中间体[4,6-二氯-2-(丙硫基)-5-氨基嘧啶(DCPA)]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1-丙烷。样品以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直接进样,经Agilent DB-5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定量分析。1-丙烷的质量浓度在131.8~1 758 n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0.40μg/g,定量限为1.32μg/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1.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n=6)。该方法简单便捷、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为卤代烃类基因毒性杂质的痕量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朱磊蔡云何学冬贾纪萍赵正兴杨海峰
关键词:1-溴丙烷气相色谱-质谱法卤代烃
基于科学推理思维培养的论证式教学思考——以1-丙烷的消去反应教学为例
2024年
1-丙烷消去反应为例,采用融合科学推理的论证式教学,结合实验探究构建“如果、则、所以”科学推理论证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脚手架自主推理论证不同碳氢键的断裂情况。在演绎推理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于建构化学知识思维框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骆志森孔祥斌邱佳琳
关键词:论证式教学1-溴丙烷消去反应
CDK5介导线粒体损伤在1-丙烷诱导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1-丙烷(1-BP)不仅是一种职业毒物,其日常生活暴露同样值得关注。神经系统是1-BP最敏感的靶器官,1-BP职业暴露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我们前期研究显示1-BP低剂量暴露可导致实验动物认知功能...
宋铭雪赵秀兰
关键词:线粒体损伤信号通路程序性坏死神经元死亡
1-丙烷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炎性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采用1-丙烷(1-bromopropane,1-BP)诱导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探讨神经炎性反应在1-BP致中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1-BP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PDTC组)和PDTC+1-BP组,每组15只。1-BP组和1-BP+PDTC组大鼠灌胃800 mg/kg的1-BP,Control组和PDTC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玉米油,1次/d,连续灌胃12 d;PDTC组和PDTC+1-BP组在灌胃30 min后腹腔注射100 mg/kg的PDTC,Control组和1-BP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干预12 d。实验第7~12天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指标,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大鼠对空间位置的记忆能力。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处死,分离大脑前额叶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激活情况,qRT-PCR检测TNF-α及IL-1βmRNA水平;每组剩余5只大鼠经体内灌注固定后,取大脑制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游泳总距离和逃避潜伏期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穿越平台次数及其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rkey’s检验。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各组大鼠游泳总距离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3.762,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1-BP组大鼠第1~4天的游泳总距离均长于Control组(均P<0.05),而PDTC+1-BP组大鼠第1~4天的游泳总距离均短于1-BP组(均P<0.05)。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的组别和训练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6.541,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正常Control组相比,1-BP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第1~4天均长于Control组(均P<0.05),而PDTC+1-BP组的逃避潜伏期在第1~4天均短于1-BP组(均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四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
单姗王增金赵秀兰
关键词:1-溴丙烷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F-ΚB神经炎症
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1-丙烷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
2022年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对1-丙烷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无特定病原体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染毒组(30只)。染毒组大鼠予剂量为800 mg/kg体质量的1-丙烷灌胃染毒,对照组予等体积玉米油灌胃,每日1次,每周5 d,连续染毒8周。建立1-丙烷所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后,随机将染毒组大鼠分为自行恢复组和ADSCs组,每组12只。ADSCs组大鼠予尾静脉注射0.5 mL(含1×10^(6)个)ADSCs细胞悬液,自行恢复组大鼠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每周1次,连续4周;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在ADSCs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第7、14、21、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斜板实验和BBB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结束后,分离大鼠坐骨神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大鼠大脑运动皮质中氧化应激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水平。结果自行恢复组大鼠治疗的5个时间点斜板实验最大倾斜角度和BBB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自行恢复组比较,ADSCs组大鼠治疗第21和28天斜板实验最大倾斜角度均增大(P值均<0.05),治疗第7、14、21和28天BBB评分均增加(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自行恢复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中丙二醛水平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坐骨神经中BDNF和NGF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ADSCs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中SOD活力和丙二醛、谷胱甘肽水平,以及坐骨神经中BDNF和NGF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自行恢复组比较,ADSCs组大鼠大脑运动皮质中SOD活力和谷胱甘肽水平均增加(P值均<0.05),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坐骨神经中BDNF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ADSCs移植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调节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而改善1-丙烷致大�
陈思凡李宏玲王海兰宋向荣周浩谢植伟梁旻炜蔡婷峰余日安
关键词:1-溴丙烷脂肪干细胞周围神经损伤氧化应激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
牛磺酸对1-丙烷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1-丙烷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丙烷染毒组、低剂量牛磺酸干预组、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牛磺酸对照组。1-丙烷采用玉米油稀释,经口染毒,剂量800 mg/kg,染毒15~2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实验21 d处死动物,迅速分离大脑皮层及海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中牛磺酸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丙烷染毒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降低(P<0.01);与1-丙烷染毒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HPLC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丙烷染毒组大鼠皮层和海马牛磺酸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5),与1-丙烷染毒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牛磺酸含量明显升高(P<0.001,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丙烷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体和Bcl-2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P<0.05,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体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趋势有明显逆转,与1-丙烷染毒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01)。结论补充牛磺酸可抑制1-丙烷诱导大鼠大脑的神经细胞凋亡,维持大脑线粒体正常功能,进而改善1-丙烷致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
赵慧文许琳单姗赵秀兰
关键词:1-溴丙烷牛磺酸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王海兰
作品数:117被引量:380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1-溴丙烷 职业危害与防护 三氯乙烯 生殖毒性 雄性大鼠
赵秀兰
作品数:217被引量:549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1-溴丙烷 大蒜油 茶多酚 小鼠 母鸡
宋向荣
作品数:104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1-溴丙烷 SD大鼠 亚急性 矽肺 小鼠
李宏玲
作品数:78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1-溴丙烷 三氯乙烯 1,2-二氯乙烷 血液毒性 亚急性
李卫华
作品数:125被引量:341H指数:1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1-溴丙烷 阴道 斑马鱼 精子 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