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5篇“ 鼻整形术“的相关文章
整形术后嗅觉障碍原因的初步探讨
2025年
目的研究整形术后嗅觉障碍患者腔通气情况以及腔化学感觉电生理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3年期间因整形术后嗅觉障碍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或中日友好医院的3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均为女性,年龄(33±6)岁],匹配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32±9)岁],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嗅觉心理物理测试(Sniffin′Sticks)、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ent-related potentials,oERPs)、三叉神经诱发电位(trigemin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s,tERPs)和声反射检测。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间嗅觉功能和腔通气功能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影响整形术后嗅觉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组嗅觉心理物理测试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78±3.90)分比(33.66±2.42)分,t=-23.35,P<0.001]。所有患者均可引出诱发电位波形,与对照组相比,患者oERPs和tERPs的N 1波振幅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N_(1)波潜伏期和P_(2)波形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患者组腔通气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给予腔减充血剂后,患者组距离前孔6 cm水平处腔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的黏膜充血状态明显(腔充血指数:40.00%比1.00%,t=2.09,P=0.047)。嗅觉功能与腔容积、阈平面CSA、中甲前端平面CSA相关(P值均<0.05)。结论整形术后患者出现嗅觉障碍可能与腔黏膜局部充血有关,而非腔通气功能的改变或者神经功能损伤导致。
刘佳占小俊姚淋尹高星胡春华胡雯刘剑锋
关键词:嗅觉障碍鼻整形术鼻声反射发病机制
一种一次性整形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整形术后负压引流装置,包括注射器、连接管、引流组件、拆装结构、定位环和定位U形环,定位U形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定位环与引流组件固定连接,拆装结构的一端与引流组件活动连...
齐军康春雨陈波齐丙迪李祥彬朱杨柳
亚洲人整形术
这本书包含了大约2500幅高质量的插图,将有助于所有为亚洲患者进行整形的外科医生实现卓越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本书清楚地解释了亚洲和西方个体在解剖和审美上的差异,并确定了适合亚洲整形术的手材料。然后,结合近年来取...
(韩)徐万群
综合整形术治疗唇裂畸形伴鞍畸形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结合假体隆进行综合整形术治疗唇裂畸形伴鞍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2019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6例唇裂畸形伴不同程度鞍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79例;年龄17~38岁,平均25.6岁。中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稳定的尖支架、增强翼软骨强度,背放置假体(膨体39例、硅胶假体45例)或自体肋软骨(12例)行综合整形术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后满意度进行主观评价;计算手前后翼高度对称指数、翼宽度对称指数、背中轴偏斜角度、小柱偏斜角度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13.4个月。后3例患者出现中隔血肿,予以局部抽吸及腔加压填塞后好转。2例出现背肋软骨移植物轻度变形,其中1例无明显背偏斜,未予以特殊处理;1例取出背移植软骨,更换为硅胶假体。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后感染、假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部形态良好,翼塌陷情况改善,翼高度对称指数、翼宽度对称指数、背中轴偏斜角度、小柱偏斜角度均较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主观满意度评价均达基本满意及以上程度,非常满意者居多。结论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稳定尖支架结合背假体或自体软骨植入的综合整形术,矫正唇裂畸形伴不同程度鞍畸形可获得良好效果。
陈明郭宗科于冰
关键词:唇裂术后鼻畸形鞍鼻畸形鼻整形肋软骨移植
内镜下改良整形术治疗外伤性歪合并腔通气障碍的疗效
2024年
外伤性歪是由外伤导致的畸形性疾病,复位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会导致后期出现鞍、驼峰、歪中隔偏曲等畸形,影响患者的容貌及心理健康。而外伤所致的歪畸形往往比发育异常更为严重,常伴有腔通气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由整形美容外科医师手矫正外畸形,并未解决腔功能障碍,且因腔内部结构异常未能得到彻底治疗,导致远期效果欠佳,患者常需二次手治疗。笔者团队结合既往手经验,融入内窥镜微创技改良传统整形术,在改善外形的同时矫正腔内部结构。目前国内采用此技治疗外伤性歪合并腔通气障碍的相关报道较少。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重庆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6例外伤性歪合并腔通气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内镜下改良整形术治疗的疗效。
涂载澜陈红江魏蕾胡娅琴叶和梅陈音汁
关键词:通气不足
腔内外整体评估在内镜下功能性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结合腔内外整体评估,探讨内镜下功能性整形术的诊治策略。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咽喉科接受内镜下功能性整形术的患者。于前进行腔内外结构及功能的整体评估,制定个体化手策略。根据手策略,施行中隔矫正、下甲消融、下甲骨折外移、下甲骨黏膜下切除、背侧扩展软骨移植物、歪矫正、假体或自体软骨植入、驼峰截除+截骨等,从功能和美容2方面进行调整。前和后6个月,应用内阀(INV)角度、INV塌陷分级、INV横截面积、外阀效力(ENVE)指数评估阀区结构,应用阻塞症状评估(NOSE)量表、阻力[包括腔总阻力(RT)、腔阻力差异比(R 1r)]评估通气功能,应用面部形态自我测评量表-整形版(FACE-Q RM)、整形结果评估(ROE)量表、外亚单位测量评估外形整形效果,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心理状态,最后行患者满意度与各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手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法。结果共招募50例患者,男18例,女32例,年龄23~52岁,平均35.7岁。所有患者均有塞症状,其中伴歪畸形28例,阀区狭窄12例,鞍畸形6例,驼峰4例。与前相比,患者后INV角度明显增大、INV塌陷分级降低、INV横截面积增大、ENVE指数增大(P均<0.05)。后NOSE量表评分降低,阻力测量示RT、R 1r下降(P均<0.05),提示塞症状明显缓解。后FACE-Q RM及ROE量表评分升高(P均<0.05),提示患者外形满意度升高;外亚单位测量示翼上宽、下翼角有所缩小(P均<0.05),其余结构测量值无明显变化。患者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后整体满意度较前提高(P<0.05)。Pearson相关性�
柯霞杨玉成沈暘刘杰黄江菊洪苏玲
关键词:鼻成形术鼻内镜鼻通气功能
内镜辅助下行功能性整形术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内镜辅助下功能性整形术对歪畸形患者通气功能、外形态、美观程度的影响,以及分析患者手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波动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杭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行内镜辅助下功能性整形术治疗的92例歪畸形患者,统计患者后临床疗效;比较患者前、后6个月患者通气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AS)塞评分、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评分、腔总阻力(RT)、距前孔5 cm的腔容积(NV5)、双侧前两个腔最小横截面积(MCA)MCA1、MCA2及双侧前两个腔最小横截面距前孔的距离(MD)MD1、MD2比值]、外形态(梁偏斜角度、尖突出度、额角、唇角)、美观程度[整形结局评估量表(ROE)、外观偏离值],前及后3、7 d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9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90/92);与前比,后6个月患者VAS塞评分、NOSE评分、RT、MD1、MD2、MCA1a/MCA1b、MCA2a/MCA2b、MD1a/MD1b、MD2a/MD2b均降低,NV5、MCA1、MCA2升高;与前比,后6个月患者梁偏斜角度、唇角均降低,尖突出度、额角均升高;与前比,后6个月患者ROE评分升高,外观偏离值降低;与前比,后3、7 d患者血清PCT、IL-6、CRP水平均先升高后降低(均P<0.05)。结论内镜辅助下功能性整形术可显著改善歪畸形患者通气功能与外形态,提高部美观度,同时后炎症反应较轻。
张龙张茜张占召
关键词:歪鼻畸形鼻内镜鼻通气功能外鼻形态
亚洲人整形术 难题与解决方案
这本书阐述了整形医生在对亚洲顾客进行中隔成形以及二次整形术经常遇到的挑战性问题,并基于最佳可用的证据提供了解决方案。第一章讨论与异体植入物寿命有关的问题。亚洲中隔成形中的各种难题,包括与自体移植物的吸收和技...
(韩)洪恩祥
膨体聚四氟乙烯与硅胶假体联合耳软骨在整形术中的效果对比
沈志远
中隔-整形术中隔偏曲矫正式对美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中隔-整形术中隔偏曲矫正式的部塑形效果与美观度,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河南整形美容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医疗美容科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行中隔-整形术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接受的手方式,将其分为A组(32例)、B组(28例);A组采用窥内镜进行手,B组采用常规中隔黏膜下切除手。观察两组患者围期指标、对手的满意度、后并发症、后美观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B组;总满意占比也明显高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手时间、手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治疗后A组梁偏斜角度、唇角明显低于治疗前,尖突出度、额角明显高于治疗前;B组仅额角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上述参数指标A组治疗后梁偏斜角度、唇角明显低于B组,尖突出度、额角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窥内镜手中隔偏曲矫正患者的部塑性效果更好,患者后美观度更佳,后并发症也更少。
茹江江胡志成程治强张正文赵红雁瓮小龙鲁华
关键词:鼻整形手术

相关作者

安阳
作品数:87被引量:21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整形外科 鼻整形 脂肪 鼻畸形 鼻整形术
艾玉峰
作品数:281被引量:1,624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华美紫馨医学美容医院
研究主题:瘢痕 皮瓣 隆鼻术 隆鼻 整形外科
王先成
作品数:113被引量:32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肋软骨 皮瓣修复 外科皮瓣 鼻整形
赵卉
作品数:13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鼻整形 耳廓 面部轮廓 疗效 年轻化
李海艳
作品数:10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鼻整形 面部轮廓 疗效 年轻化 鼻中隔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