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19篇“ 默认网络“的相关文章
多参数MRI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默认网络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即睡眠时因上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暂停或气流减少,表现为睡眠碎片化和间歇性低氧。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大脑在静息状态下活跃的网络,参与自我反思、记忆、内在思维等认知过程。DMN损伤是OSA发生认知障碍的关键因素,多参数MRI技术对全面检测DMN的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基于多参数MRI技术对近年来OSA DMN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OSA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提供支持。
黄强马红卫王祎苏婧辛志伟张清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默认网络磁共振成像
终末期肾病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 DMN)功能连接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共纳入62例ESRD患者(ESRD组)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6例健康对照(对照组)。评估所有受试者认知功能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图像预处理和组空间独立成分分析,分离并比较两组DMN脑区的功能连接差异。对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进一步分析其功能连接值与ESRD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ESRD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和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 SDM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完成连线测试A(trail making test A,TMT-A)和连线测试B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ESRD组双侧内侧额上回、左侧后扣带回等脑区的功能连接显著减弱(P<0.05)。ESRD患者左侧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与TMT-A耗时呈负相关;并且左侧后扣带回功能连接值与MoCA和SDMT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ESRD患者DMN功能连接受损并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吴思源王勇刘广志赵宗海曹江慧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认知功能损害静息态磁共振成像默认网络
针刺影响颈椎病颈痛病人默认网络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刺治疗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颈痛的部分中枢起效机制。方法: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于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招募40例CS病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进行2周共6次治疗,同时招募健康受试者40名进行3.0T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和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分析方法表征健康受试者和CS颈痛病人的中枢病理特征,以及两组病人针刺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中枢响应特征。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CS病人右侧额中回(middle frontal gyrus,MFG)fALFF值增高,且与VAS评分呈正相关。与治疗前相比,针刺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降低,右侧MFG到左侧楔前叶、枕中回等FC增高;对照组VAS评分改善不明显,右侧MFG到左侧MFG、眶部额下回等FC降低。结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默认网络的异常功能连接缓解疼痛,而假针刺的镇痛作用则可能与针刺所引发的安慰剂效应相关联。
高珍崔梦洁王海军张静冀来喜
关键词:针刺颈椎病默认网络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一种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至痴呆的综合征,由于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早期不易鉴别和诊断。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网络连接异常的脑区多位于默认网络,其异常变化的功能连接与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相关。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检测静息态大脑内在活动的方法,应用静息态磁共振不同分析技术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异常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并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该文主要综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研究中的应用成果,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准诊断和评估提供新思路。
王雪牛亚利王婧陈晓娜万春晓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血管性认知障碍默认网络
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在运动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运动对老年人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的影响,以及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在运动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北京老年脑健康促进计划(Beijing Aging Brain Rejuvenation Initiative,BABRI)数据库中3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运动频率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运动组每周运动次数≥1次、每次运动时长>30 min、规律运动时间达1年以上,而对照组无运动习惯。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波士顿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BNT)分别评估老年人的总体认知能力、视空间能力、注意力、执行功能以及语言功能。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老年被试静息状态大脑活动,并通过独立成分分析获得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最后对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认知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运动组在MMSE、SDMT、TMT、VFT和BNT测验中的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CDT得分没有显著差异;2)运动组默认网络中背外侧额上回、左侧额上回中部、右侧前扣带回和额上回的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3)运动组执行控制网络中左侧下顶叶、左侧颞下回、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内侧的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4)执行控制网络中左侧下顶叶与MMSE得分、SDMT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TMT-A、TMT-B连线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规律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总体认知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语言能力,运动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运动增强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中额叶、前扣带回和下顶叶的功能连接有关,下顶叶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马婧刘冉李炬李馨
关键词:老年人默认网络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超早期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默认网络模式的关联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人群的超早期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默认网络(DMN)功能连通性的关系。方法 纳入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从2010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北美地区招募的轻度认知障碍受试者,根据36个月随访期脑脊液Aβ的变化将受试者分为Aβ下降组(25例)和稳定组(19例)。运用脑功能MRI技术研究脑脊液Aβ下降、DMN功能连通性和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 相较于Aβ稳定组,Aβ下降组在随访过程中连线测试-B(TMT-B)时间延长(P<0.05)。在双侧枕中回和左侧颞中回,Aβ下降组DMN功能连通性低于Aβ稳定组(P<0.01);其中,左侧颞中回的功能连通性与TMT-B时间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超早期Aβ沉积与颞枕叶DMN功能连通性下降密切相关,且导致了执行功能损害。
武文卉曹娟叶青
关键词:默认网络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青少年抑郁症默认网络和情感调控网络的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对比处于静息状态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默认模式网络(DMN)及情感调控网络(AN)的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苏州市广济医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47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青少年抑郁症组,同期选取性别、年龄、学历相匹配的35名健康对照者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采用ICA法分别提取两组受试者的DMN和AN,比较两组的网络内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差异脑区与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分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青少年抑郁症组DMN中的左侧额上回、左侧角回、左侧后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右侧颞上回显著激活;AN中的左侧前扣带回、左侧颞极颞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脑岛激活(FWE校正,P<0.05,体素大小>25)。青少年抑郁症组左侧前扣带回与PHQ-9评分呈正相关(r=0.327,P=0.025),左侧楔前叶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394,P=0.006),右侧颞上回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297,P=0.043)。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静息态下DMN和AN中脑区的异常激活,并且部分脑区与量表评分及病程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能与青少年抑郁症情绪加工、记忆处理等认知功能变化相关。
姚倩楠贾金星季健黄新淋程劭晨李雨桐孙洪言
关键词:抑郁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默认网络
刍议2型糖尿病患者默认网络和视觉网络的独立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默认网络(DMN)和视觉网络(VIS)功能连接的变化特征。方法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例T2DM患者,其中伴视网膜病变30例、不伴视网膜病变30例,组成T2DM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随后进行数据预处理及ICA分析,以提取DMN和VIS网络。通过组间比较,分析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差异脑区功能连接(FC)值与临床参数及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结果T2DM组患者的DMN和VIS网络功能连接强度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均显著降低。此外,T2DM组内DMN和VIS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与临床参数(如血糖水平、病程等)及认知评分呈现负相关趋势。结论结论本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DMN和VIS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疾病进展和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独立成分分析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有助于揭示糖尿病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模式,为深入理解糖尿病的脑部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李春莲徐中勇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基于默认网络内部功能连接能预测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因子分
2024年
目的探究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患者大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能否预测其睡眠障碍因子分。材料与方法基于REST-meta-MDD公开数据集中满足本实验需求的326例MDD被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Power模板在全脑中定义了264个脑区节点,分别获取患者的DMN内部FC和DMN与其他网络间的外部FC。采用基于连接组的预测模型在发现数据集上分别基于DMN内部和DMN外部FC对MDD患者的睡眠障碍因子分进行回归预测,独立验证集上检验模型的稳定性。结果在DMN内部FC,发现数据集对MDD患者的睡眠障碍因子分具有一定的预测性(r=0.244,P<0.001),外部独立验证集也有很好的泛化预测效果(r=0.345,P=0.046)。DMN外部FC在发现数据集上对其可进行预测(r=0.238,P<0.001),而独立验证集其泛化性能不足(r=0.256,P=0.143)。结论DMN内部FC对MDD患者睡眠障碍因子分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秦姣龙李弘瑄吴烨倪黄晶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默认网络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
重型抑郁障碍患者默认网络静态与动态功能连接变化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重型抑郁障碍(MDD)患者默认网络(DMN)静态与动态功能连接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MDD患者(MDD组)及3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头颅高分辨率结构图像及rs-fMRI;以Matlab平台CONN工具箱进行图像预处理及独立成分分析(ICA)以提取DMN;比较组间DMN与全脑静态与动态功能连接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MDD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脑区DMN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韦氏智力测验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MDD组DMN与丘脑、楔前叶及中央前回静态功能连接均减弱(P均<0.05);MDD组DMN与丘脑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24评分呈低度负相关(r=-0.333,P=0.014)。相比对照组,MDD组DMN内侧前额叶皮层、左/右外侧顶叶与伏隔核,以及左外侧顶叶、后扣带回与丘脑动态功能连接均减弱。MDD组DMN内侧前额叶皮层-伏隔核、后扣带回-丘脑动态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24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0.313,P=0.019;r=0.311,P=0.021)。结论 MDD患者DMN与局部脑区存在静态与动态连接异常,部分与抑郁症严重程度相关。
李宏吉钰琪王鋆杰梁佩鹏李坤成
关键词:抑郁症默认网络磁共振成像

相关作者

张志珺
作品数:551被引量:1,39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抑郁症 基因多态性 阿尔茨海默病 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抗抑郁剂
柏峰
作品数:98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 随访研究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海马
王赞
作品数:50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默认网络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 携带者 老年抑郁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龚洪翰
作品数:329被引量:1,460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 CT表现 多发性硬化 CT
谢春明
作品数:103被引量:30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痴呆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老年期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