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9篇“ 黑果枸杞“的相关文章
- 黑果枸杞
- 本书是一部全面论述我国西部地区特色植物资源黑果枸杞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综合性专著。全书以黑果枸杞地方民族用药为切入点,全面阐述黑果枸杞药用食用历史、种质资源分布、气象及生态影响、生物学及生药学特性、化学与药理学研究进展等内容...
- 海平
- 一种黑果枸杞提取物浓缩设备
- 本发明属于浓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黑果枸杞提取物浓缩设备。本发明包括罐体、刮板和多个搅拌组件;所述罐体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刮板呈方框形并与转轴固定连接;多个搅拌组件从下向上依次分布;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滑套、翻转板和转动...
- 李想王涛崔永成
- ‘黑果枸杞’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及其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 2025年
- 【目的】挖掘‘黑果枸杞’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其新品种选育与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黑果枸杞’杂交F1代227份群体样本为实验材料,在17个重要农艺性状多样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9对SSR引物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采用Tassel 3.0软件中MLM模型,进行农艺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筛选标记用于新品种选育。【结果】227份‘黑果枸杞’杂交F1代群体17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20%以上,Shannon指数H'均大于6.5;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面积与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未成熟果实数与果柄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CA分析筛选出累计贡献率为88.78%的6个主成分,其中叶片宽度(-0.79)、叶片长度(-0.76)、果实纵径(0.75)、果实横径(0.73)、单株结果主枝条数(0.72)、枝条基部粗度(0.63)、平均单果质量(0.61)、枝条长度(0.57)和花色苷含量(0.41)9个性状为关键性状;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58,群体总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010(P<0.05)产生的遗传分化均来自于杂交群体内;遗传结构与聚类分析明确将参试样本分成6个亚群;关联分析(MLM模型)得出5个与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片面积等生长性状高度关联的SSR标记,表型变异解释率均在10.00%以上,且存在同一标记与多个性状、同一性状与多个标记高度关联的现象。【结论】‘黑果枸杞’枝条、叶片及果实性状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5个标记存在“一因多效”现象。
- 戴国礼米佳张波尹跃秦垦何昕孺
- 关键词:黑果枸杞农艺性状SSR
- 黑果枸杞LrA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调控枸杞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黑果枸杞LrAOMT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调控枸杞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研究首次发现LrAOMT基因能够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调控花青素类化合物的积累。通过LrAOMT基因的过表达...
- 赵建华李浩霞许语辉安巍摆小蓉赵健尹跃梁晓捷黄婷张波万如张曦燕石志刚王亚军
- 基于SSR标记的‘黑果枸杞’F_(1)代群体杂种鉴定及遗传关系分析
- 2025年
- 开展基于SSR标记的‘黑果枸杞’F_(1)代群体杂种鉴定及遗传关系分析,为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QTL定位以及高花色苷含量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以‘黑果枸杞’与‘白果枸杞’杂交F_(1)代群体(‘Lr-GA’与‘Lr-GB’)为材料,利用11对高多态性SSR引物进行F_(1)代真实性鉴定,并进行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11对SSR引物在正反交2个F_(1)代群体中扩增到10株异常基因型单株,鉴定为假杂种,其余397株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96.81%;卡方检验发现仅有1个位点出现偏离(ML0116,P<0.050),其余10个位点均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在正反交2个群体中,11对SSR标记分别检测到64个和48个等位基因位点,每个标记等位基因数(Na)在2~9,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变化范围为1.55~4.35,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在0.58~1.53,观测杂合度(Ho)的变化范围在0.45~1.00,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在0.35~0.77,F检验值的变化范围在-0.58~0.22;基因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变化范围在0.30~0.73,平均值为0.59,LM0069和LM0101的多态性适中(0.250.5)。基于Nei's遗传距离,UPGMA法聚类结果显示,在Nei's遗传距离0.214处,‘Lr-GA’群体分为2组,‘黑果枸杞’为组Ⅰ,‘白果枸杞’和293株F_(1)代单株聚为组Ⅱ。在Nei's遗传距离0.29处,‘Lr-GB’群体分为2组,‘黑果枸杞’为组Ⅰ,‘白果枸杞’和101株F_(1)代单株聚为组Ⅱ。总体来看,子代经杂交后,多数SSR位点发生了变异,与父本比较而言,其遗传物质更多来源于母本。采用SSR分子标记法可对‘黑果枸杞’的杂交F_(1)代群体进行有效的杂种鉴定,杂交F_(1)代单株的基因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且与母本有较近的遗传关系。
- 戴国礼张波米佳尹跃秦垦何昕孺
- 关键词:黑果枸杞SSR杂种鉴定
- 一种用于鉴定黑果枸杞杂交后代杂种真实性的引物对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黑果枸杞杂交后代杂种真实性的引物对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属于黑果枸杞杂交育种技术领域。所述引物对包括LR0018引物对、LR0037引物对、LR0043引物对、LR0112引物对和LR0140引...
- 戴国礼张波何盺孺米佳黄婷周旋段淋渊王玉静秦垦石志刚曹有龙张曦燕闫亚美
- 黑果枸杞组培激素筛选技术研究
- 2025年
- 以野生黑果枸杞无菌苗叶片与茎段为外植体,选用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并对植株进行生根培养、炼苗移栽,观察其成活率。实验结果表明:黑果枸杞浆果的种子经由75%酒精消毒10s左右,再用0.1%的氯化汞(HgCl_(2))消毒4~6min,接种在MS培养基中出苗率均为80%以上;当无菌苗叶片长度为1~2cm^(2)左右,茎段带叶片且长短为2cm左右处理时,接种到最适愈伤组织培养基(6-BA 1mg·L^(-1)加2,4-D 0.1mg·L^(-1)加MS)上,出愈率高达90%;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6-BA 0.5mg·L^(-1)加NAA 0.5mg·L^(-1)加MS),在此条件下,不定芽分化率为86.67%;在MS培养基上培养30d后,丛生芽均能生成3~4条根系,并且所得到的幼苗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体态健壮。智能温室中,将相对湿度维持在65%,同时调节温度至25℃炼苗,幼苗的存活率可超过80%。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野生黑果枸杞组织苗的工厂化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 方青春
- 关键词:外植体愈伤组织丛生芽再生植株
- 黑果枸杞枝条抗寒测试方法及其离心机
-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黑果枸杞枝条抗寒测试方法及其离心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果枸杞枝条抗寒测试方法,包括:S1:取样,取直径约0.5‑0.6cm粗细均匀枝条,剪枝后封存;S2:预处理样品,清洗样品外的污渍后...
- 张胜利卢秀琴代金玲锡林呼马秀梅闫艳秋曹佳璐白玉娥
- 黑果枸杞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 2025年
- 黑果枸杞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特性,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目前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艺尚未完全优化,不同工艺参数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以青海产野生黑果枸杞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水提醇沉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期提高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率。在此基础上,采用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对黑果枸杞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黑果枸杞多糖时,在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50min的组合下,黑果枸杞多糖提取率最高,为5.29%;黑果枸杞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黑果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还可以为其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朱甜甜刘阳阳夏玲陈小兰王慧春
- 关键词:正交实验抗氧化活性提取工艺优化
- 一种调控黑果枸杞刺转化侧枝的功能基因LrRNaseH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黑果枸杞刺转化侧枝或刺尖顶的软化的功能基因LrRNaseH及其应用。具体的,所述黑果枸杞功能基因LrRNaseH具有如SEQ ID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编码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
- 王钦美蒋滢月周昱良陈文馨李璐佳崔建国
相关作者
- 索有瑞

- 作品数:630被引量:2,05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白刺 沙棘 黑果枸杞 枸杞 唐古特白刺
- 胡娜

- 作品数:216被引量:29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黑果枸杞 沙棘 花色苷 白刺 三萜酸
- 王洪伦

- 作品数:388被引量:81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沙棘 黑果枸杞 枸杞 沙棘籽粕 提取物
- 陶燕铎

- 作品数:417被引量:1,41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黑果枸杞 虎耳草 黄绿蜜环菌 洗脱 异叶青兰
- 马彦军

- 作品数:112被引量:7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黑果枸杞 盐胁迫 种子萌发 NACL胁迫 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