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26篇“ 麻杏石甘汤“的相关文章
- 麻杏石甘汤干预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前后肺部菌群变化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小鼠感染流感病毒肺炎前后肺部菌群的变化及经麻杏石甘汤干预后对小鼠肺部菌群的影响。方法采取滴鼻造模的方法建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模型,经麻杏石甘汤或生理盐水干预不同时间后,提取小鼠肺组织进行16S rDNA测序数据处理及个性分析,探究麻杏石甘汤对流感病毒肺炎小鼠肺部菌群的影响。结果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泛菌属、志贺菌属相对丰度增加。麻杏石甘汤组和奥司他韦组能降低变形菌门、志贺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给药7 d后麻杏石甘汤组、奥司他韦组小鼠肺部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均较模型组增加(P<0.05);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给药7 d后,除模型组外各组样品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给药3 d后,组间肺菌群构成有差异。结论麻杏石甘汤干预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后,抑制小鼠肺部菌群中的有害菌增长,减少肺组织损伤程度。
- 杨钦惠郝欧美张柯欣李莹
-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流感病毒
- 麻杏石甘汤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对肺部感染患儿炎症指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症等指标影响。方法研究总计纳入肺部感染患儿85例,患儿均由医院儿科2020年12月—2023年2月收治,符合肺部感染诊断,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结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观察各组患儿数据:患儿治疗效果、发热消失时间、肺部感染吸收时间、止咳时间、心率呼吸复常时间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中医证候(咳嗽、气喘、咳痰、发热、烦躁不安等)积分变化、炎症因子指标变化与肺功能指标变化、氧合指数与肺部感染评分变化、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较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肺部感染吸收时间、止咳时间、心率呼吸复常时间与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前各组患儿中医证候(咳嗽、气喘、咳痰、发热、烦躁不安等)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等炎症因子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等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与肺部感染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咳嗽、气喘、咳痰、发热、烦躁不安等)积分、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6及IL-8)、肺功能指标(FVC及FEV1)、氧合指数与肺部感染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咳嗽、气喘、咳痰、发热、烦躁不安等)积分、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6及IL-8)、肺功能指标(FVC及FEV1)、氧合指数与肺部感染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
- 王毅杰李晓辉吴俊钟志强
- 关键词:肺部感染患儿麻杏石甘汤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疗效炎症指标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疗效及对NADPH氧化酶-依赖性NETs的调控作用
- 2025年
-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对铜绿假单胞菌(PA)肺炎大鼠的疗效及对NADPH氧化酶-依赖性NETs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2只和造模组128只。造模组采用气管滴注法建立PA肺炎模型。建模后,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模型+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抑制剂组和中药+PAD4抑制剂组,每组32只。造模前,模型+PAD4抑制剂组和中药+PAD4抑制剂组予腹腔注射PAD4抑制剂(Cl-脒)3 d;造模后,空白组、模型组和模型+PAD4抑制剂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中药组和中药+PAD4抑制剂组予等量中药浓缩煎剂灌胃。记录并评估所有大鼠一般状态,分4个时点(造模后6 h、12 h、24 h、72 h)取肺组织,每个时点每组取8只;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菌落计数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PA菌落数,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 H3)、弹性蛋白酶(NE)-DNA复合物、PAD4和NADPH氧化酶的量。结果(1)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均以中药组最低,中药+PAD4抑制剂组次之,模型+PAD4抑制剂组最高。(2)各组内PA菌落计数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6 h和72 h时菌落数显著低于模型+PAD4抑制剂组和模型组(P<0.05)。(3)NETs标记物(Cit H3和NE-DNA)的量,中药组和中药+PAD4抑制剂组内均呈上升再下降趋势;二者在6 h和12 h,中药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PAD4抑制剂组(P<0.05);72 h,中药组Cit H3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4)组内PAD4和NADPH氧化酶的量在中药组和中药+PAD4抑制剂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呈下降趋势,后者为上升再下降趋势;12 h,与模型+PAD4抑制剂组比较,中药组二者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72 h,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二者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PA肺炎大鼠疗效显著,其可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性途径双向调控肺组织NETs;肺炎形成期促进NETs,增强PMNs杀菌效应,消退期
- 刘奉云李修齐王睦天赵启亮刘凯刘凯孙宏源刘旻
- 关键词:加味麻杏石甘汤肺炎NADPH氧化酶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研究加味麻杏石甘汤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炎症应激指标的影响,以期提供安全有效方案。方法选择单县中医医院从2019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以单双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则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加味麻杏石甘汤及风热咳喘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应激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患儿症状无改善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8%(49/51)高于常规组的82.35%(42/51)(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2、CD3^(+)、CD4^(+)、CD4^(+)/CD8^(+)水平较常规组更高,IL-4、IL-6、C反应蛋白(CRP)、CD8^(+)水平较常规组更低(P<0.05)。年龄<3岁、病程>7 d及未接受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均是肺炎患儿症状无改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能缓解炎症应激状态、提高免疫功能。
- 刘庆立
- 关键词:风温支原体肺炎麻杏石甘汤阿奇霉素经方
- 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热壅盛型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5年
- 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分组对比实验以得出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热壅盛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接诊的肺热壅盛型肺炎患者中,随机挑选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常规组仅按照采用我院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则使用麻杏石甘汤即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疗程4周)联合常规治疗进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VC)及动脉血气参数(PaO2、PaCO2)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增加随访至3个月和6个月节点,以评估麻杏石甘汤疗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治疗完毕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肠胃道不适、头晕、感染加重)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动脉血气指标等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该优势仍然比较明显。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肺热壅盛型肺炎的治疗中使用麻杏石甘汤联合常规治疗效果可靠,改善了患者的各项指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显示出治疗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朱宇东
-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疗效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布地奈德雾吸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 2025年
- 评价临床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给予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BUD)雾吸、阿奇霉素(AZM)序贯疗法的疗效。方法 本文在一年半内选取70例MPP患儿,选取工作从2023.01起始,并于2024.06终止,将70例MPP患儿按疗法不同分组,其中35例给予西药BUD雾吸+AZM序贯疗法患儿设为西药组,另35例在西药上联用中药麻杏石甘汤的患儿设为中药组。加以比较炎症指数变化、疗效状况及恢复用时。结果 两组MPP患儿总疗程后的炎症指数水平较用药前均降低,且中药组MPP患儿的炎症指数水平均更低(P<0.05)。与西药组MPP患儿加以比较,中药组MPP患儿的疗效总体更高(P<0.05)。与西药组MPP患儿加以比较,中药组MPP患儿的恢复用时均更短(P<0.05)。结论 临床小儿MPP治疗中给予麻杏石甘汤联合BUD雾吸、AZM序贯疗法的疗效更优,可减轻患儿机体炎症,还可对各症状快速消除,利于患儿快速康复,可研究和借鉴。
- 黄勇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麻杏石甘汤布地奈德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 张锡纯与孔伯华运用麻杏石甘汤辨析
- 2025年
- 对比张锡纯和孔伯华运用麻杏石甘汤心法,以助临床灵活运用麻杏石甘汤,促进名家学术经验的活态传承。通过阅读张锡纯和孔伯华两人医著及相关文献,以“四位一体”理论归纳各自遣方化裁特点。麻杏石甘汤方性属辛苦微寒;方位在全身,以上焦和广义之胸为主;方势为辛开苦降,升降相因,气轻宣透,味厚降泻,甘缓守中;方证系风热侵袭证和气机失调及其继发证,两位医家均强调麻杏石甘汤对肺痨、风疹、咳嗽、痰喘等肺系疾病的治疗,异在张锡纯善以其治烂喉痧、虾蟆瘟等外感温病,而孔伯华善用其治悬饮、中风等内伤杂病。在麻杏石甘汤化裁上,张锡纯药简力专,创清解汤,多以薄荷代麻黄,倡加阿司匹林;孔伯华方宏量轻,常加桃仁去甘草。张锡纯与孔伯华运用麻杏石甘汤存在学术传承,又各有发挥,对临床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 陆子愚田露
- 关键词:孔伯华麻杏石甘汤
- 麻杏石甘汤对流感病毒所致小胶质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小胶质细胞炎性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正常组、激活剂组、抑制剂组、模型组、奥司他韦组、抗病毒颗粒组、麻杏石甘汤组。经甲型流感病毒干预后,换为相应培养基,继续培养24、48 h后收集样本,ELISA法检测上清液细胞NP、JAK1、JAK2、STAT1、IL-1β、CX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JAK1/2、STAT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p-STAT1蛋白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评估p-STAT1蛋白表达与IL-1β、CXCL2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型流感病毒刺激后,上清液IL-1β、CXCL2水平,流感病毒NP,细胞JAK1、JAK2、STAT1、IL-1β、CXCL2 mRNA表达和JAK1、JAK2、STAT1、p-STAT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麻杏石甘汤能降低上清液IL-1β、CXCL2水平,流感病毒NP,细胞JAK1、JAK2、STAT1、IL-1β、CXCL2 mRNA表达和JAK1、JAK2、STAT1、p-STAT1蛋白表达(P<0.05,P<0.01)。细胞p-STAT1与IL-1β、CXCL2分泌水平呈现正相关。结论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分泌可能是甲型流感病毒所致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的分子机制之一,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所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 陈纯静张香港卢芳国赵澄彭美红贺笠李彤陈琲
-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甲型流感病毒JAK/STAT信号通路BV2细胞
-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麻杏石甘汤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评价和分析细菌溶解产物联合麻杏石甘汤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牡丹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所有患儿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细菌溶解产物组(33例)、麻杏石甘汤组(33例)、联合治疗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抽取三组患儿静脉血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记录自入院起三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抗菌药使用时间,记录三组患儿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CT、CRP和CK-MB水平均低于细菌溶解产物组、麻杏石甘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细菌溶解产物组和麻杏石甘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咳嗽、高热和X线片肺部炎症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细菌溶解产物组和麻杏石甘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联合麻杏石甘汤在儿童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明显,可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血清PCT、CRP和CK-MB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抗菌药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凌珊秦斯孙志晶
- 关键词:细菌溶解产物麻杏石甘汤儿童支气管肺炎炎症因子
- 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Th17/Treg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Th17/Treg平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布地奈德混悬液组(C组)和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D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3组通过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造模成功后,B组生理盐水灌胃,C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D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连续给药60 d,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h17/Treg平衡情况;采用微量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情况,采用针式电极和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呼吸参数及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布地奈德混悬液组和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肺泡结构被破坏,模型组最严重。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Th17/Treg升高,Tre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混悬液组和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Th17/Treg降低,Tre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组比较,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差异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的肺组织SOD、GSH-Px活性下降,MDA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混悬液组和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SOD、GSH-Px活性上升,MDA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组比较,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差异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呼吸功能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混悬液组和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呼吸功能上升(P<0.05),与布地奈德混悬液组比较,麻杏石甘汤联合布地奈德组上升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PIF、PEF、MV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混悬液组和麻杏石甘�
- 苏君毅刘海军
-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肺功能
相关作者
- 卢芳国

- 作品数:328被引量:1,791H指数:23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 研究主题:麻杏石甘汤 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A型流感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 李玲

- 作品数:223被引量:1,047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麻杏石甘汤 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A型流感 实验教学
- 徐国良

- 作品数:223被引量:1,61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葛根芩连汤 代谢组学 胰岛素抵抗 麻杏石甘汤 量效关系
- 张波

- 作品数:54被引量:3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麻杏石甘汤 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A型流感 教学改革
- 屈飞

- 作品数:38被引量:2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麻杏石甘汤 清肺化痰汤 大鼠模型 MUC5AC 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