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1篇“ 鸟氨酸脱羧酶“的相关文章
- 一种鸟氨酸脱羧酶突变体、表达其的基因工程菌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鸟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菌株和应用。该鸟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是通过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鸟氨酸脱羧酶ODC10进行突变而得,所得...
- 黎明路福平顾明霞
- 醋酸梭菌鸟氨酸脱羧酶的挖掘与性质研究
- 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是一种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具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酶,并且在工业生产腐胺方面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学者对鸟氨酸脱羧酶类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两...
- 谭倩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酶学性质研究腐胺
- 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DFMO)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应用。该药物以鸟氨酸脱羧酶抑制剂(DFMO)为主要成分,可以显著地抑制肠易激综合的相关指标,包括内脏敏感性、结肠传输速度和排便量等,从而达到显著的...
- 张丽 靳津 李异媛 王昊栗 毛信韬
- 高活力鸟氨酸脱羧酶的筛选及其分子改造
- 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是丁二胺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其利用磷酸吡哆醛作为辅因子,催化鸟氨酸脱羧生成丁二胺。丁二胺应用广泛,在医学、农业、工业上均有重要价值,特别其...
- 桂玲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分子改造大肠杆菌
- 旋毛虫鸟氨酸脱羧酶对旋毛虫抗酸能力调控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究旋毛虫体内是否存在鸟氨酸依赖性抗酸系统(AR5)及旋毛虫鸟氨酸脱羧酶(TsODC)对旋毛虫抗酸能力的调控作用,本实验分别采用p H1.5、p H2.5、p H4.5、p H6.6的培养液以及PBS(pH7.4)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0.5 h、1 h和2 h后,通过统计旋毛虫肌幼虫的存活率、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筛选旋毛虫肌幼虫体外最适酸处理条件。结果显示,在酸度为p H2.5培养2 h时,肌幼虫的存活率为51%(此时死亡数与存活数基本相等)及Ts ODC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最高。因此,p H2.5培养2 h为旋毛虫肌幼虫体外最佳酸处理条件。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精氨酸、Ts ODC多抗血清、姜黄素和雷帕霉素,以PBS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12 h、24 h和48 h后,采用上述最佳酸处理条件处理后,通过计算肌幼虫存活率,采用q PCR检测Ts ODC基因的转录水平并初步筛选不同制剂的最佳培养浓度及时间,并在各最佳浓度和时间培养后,再经最佳酸处理条件处理,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s ODC蛋白的表达,分析各制剂对旋毛虫抗酸能力的调控作用;从旋毛虫感染42 d的小鼠中收集肌幼虫并采集小鼠的膈肌,分别制备冰冻切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Ts ODC蛋白在肌幼虫中的分布。存活率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当添加浓度为10μg/mL的精氨酸培养24 h时,肌幼虫存活率提高27%,Ts ODC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提高83.3%和68%(P<0.01);当添加浓度为1 mg/mL的Ts ODC多抗血清、20μmol/L的姜黄素和2μmol/L的雷帕霉素均培养48 h时,肌幼虫存活率分别下降13%、18%和26%,Ts ODC基因转录水平分别降低24.1%、27.1%和37.7%(P<0.01)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11.6%、25.8%(P<0.05)和47.8%(P<0.01)。IFA结果显示,绿色荧光信号主要出现在肌幼虫的表皮层、头部的唇乳突及尾部的生殖原基。上述结果表明,精氨酸可以通过上调Ts ODC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提
- 侯嘉茗杨啸王雪莹薄禄琪王爽张博涵张鉴慧阮入琳宋铭忻白志坤
- 关键词:旋毛虫抗酸性精氨酸雷帕霉素
- 红尾沙蜥鸟氨酸脱羧酶1高原适应的分子机理
- 2023年
- 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分子进化和计算生物学等分析方法对红尾沙蜥鸟氨酸脱羧酶1(ODC1)基因结构、表达量、正选择位点以及蛋白质理化性质和结构展开研究,旨在阐明ODC1基因在沙蜥属不同海拔物种中的表达模式和在高海拔红尾沙蜥中低氧适应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ODC1基因在红尾沙蜥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约为荒漠沙蜥的2.25、1.14、2.51和4.82倍,其中在肝脏、脑和心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荒漠沙蜥.红尾沙蜥ODC1蛋白质的总平均亲水性系数和不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122和46.51,较荒漠沙蜥亲水性更高、结构更稳定.红尾沙蜥ODC1蛋白质位于β/α桶状结构域的222Gly→Ala(潜在的正选择位点)和228Ser→Asn两个突变使得该区域结构更紧凑,并使得蛋白质活性中心体积由荒漠沙蜥的0.7343 nm^(3)增大到红尾沙蜥的0.7448 nm^(3),且活性中心亲水性增大.位于β层片结构域的446Ile→Met氨基酸突变使得该区域的无规则卷曲被α螺旋取代,蛋白质稳定性增强.红尾沙蜥ODC1基因表达量的显著上调和氨基酸突变导致的蛋白质结构稳定性增强均有利于蛋白质在溶液中积累到较高的浓度.氨基酸突变导致的红尾沙蜥ODC1蛋白质活性中心体积增大和亲水性升高对提高该酶的催化效率有一定作用.红尾沙蜥ODC1基因的高表达和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可能通过提高多胺物质的生物合成,对低氧引起的机体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和肺动脉高压的缓解起重要作用.
- 齐建伟赵飞黄宇哲黄海霞鲁松松
- 关键词:鸟氨酸脱羧酶分子进化表达量
- 鸟氨酸脱羧酶抗酶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鸟氨酸脱羧酶抗酶2(ornithine decarboxylase antizyme 2,OAZ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组织中OAZ2 mRNA表达,分析OAZ2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OAZ2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结直肠癌组织中OAZ2 mRNA表达低于高分化结直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OAZ2 mRNA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AZ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 朱俊曹维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
- 新型修饰的鸟氨酸脱羧酶蛋白和其用途
- 提供的是具有改进的腐胺生产力的新型修饰的鸟氨酸脱羧酶蛋白和其用途。
- 崔香郑熙景金学成庆现豪崔祯珉李重栽徐孝德
- 旋毛虫鸟氨酸脱羧酶的表达及其抗酸性研究
-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寄生虫,可感染人和多种哺乳类动物引起旋毛虫病(Trichinosis),旋毛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是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
- 杨啸
- 关键词:旋毛虫抗酸性热休克蛋白原核表达重组蛋白
- 文献传递
- 一种含喹啉小分子抑制剂及在抑制鸟氨酸脱羧酶(ODC)上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喹啉小分子抑制剂,该小分子抑制剂为4‑氯苯基8‑喹啉磺酸盐的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1992633600000011.GIF" he="339" imgContent="drawi...
- 刘森苏正定黄永棋占景琼柴晓颖潘静成细瑶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刘贤锡

- 作品数:119被引量:247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鸟氨酸脱羧酶 ODC 基因表达 反义 腺病毒
- 张冰

- 作品数:154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鸟氨酸脱羧酶 试件 加载 反义 ODC
- 田辉

- 作品数:213被引量:7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研究主题:肺癌 鸟氨酸脱羧酶 预后 肺肿瘤 呼吸衰竭
- 王艳林

- 作品数:243被引量:48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 研究主题:肿瘤 多胺类似物 小分子抑制剂 钙网蛋白 多胺代谢
- 胡海燕

- 作品数:40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鸟氨酸脱羧酶 基因表达 腺病毒 反义RNA 双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