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314篇“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相关文章
中医护理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分析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情况。方法 我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收取5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加入中医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前骨密度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72%,P<0.05。两组护理前负面情绪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有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6%,高于对照组68%,P<0.05。两组护理前睡眠质量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有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有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舒适度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有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自护能力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后有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实施中医护理值得推广。
周殊雨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9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内三病区住院的48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主体,将其纳入骨质疏松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且年龄差异不显著的骨量正常和减少人群48例纳入无骨质疏松组。检测患者骨密度,并检测两组患者空腹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N端骨钙素中段分子(N-MID)、β-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和25羟基维生D水平。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年龄、性别、BMI等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组女性多于男性,体重及BMI水平低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症组骨密度的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N-MID的水平高于无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25-OH-VD、β-CTX、Toal-P1NP、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及无骨质疏松组中男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代谢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结合临床骨密度测定,有利于骨质疏松症诊断分型、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及疗效评价。
王璐黄华彭超杨玉涛蒋光芬
关键词:骨代谢标志物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秘籍
2025年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计划应根据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体能水平、运动习惯等进行个性化调整,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75~150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鼓励进行包括有氧运动、肌肉强化和平衡训练在内的多元身体活动。
周莘皓雷佳玮(指导)
关键词:有氧运动中等强度运动骨质疏松症患者个性化
唑来膦酸联合艾地骨化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评价
2025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艾地骨化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治疗的10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1)采用唑来膦酸治疗,研究组(n=51)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艾地骨化醇治疗。评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骨代谢、骨密度、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显效率64.17%(33/51)高于对照组41.18%(21/51)(χ^(2)=5.667,P<0.05)。研究组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腰椎骨密度值为(0.69±0.12)g·cm^(-2)、(0.83±0.21)g·cm^(-2),股骨颈骨密度值(0.65±0.05)g·cm^(-2)、(0.80±0.08)g·cm^(-2),均高于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值(0.63±0.11)g·cm^(-2)、(0.72±0.15)g·cm^(-2),股骨颈骨密度值(0.59±0.07)g·cm^(-2)、(0.71±0.07)g·c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椎:F=17.593,P<0.001;股骨颈:F=26.973,P<0.001)。两组骨密度值随时间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腰椎:F=28.257,P<0.001;股骨颈:F=325.787,P<0.001)。股骨颈骨密度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F=14.575,P<0.001),腰椎骨密度值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F=1.430,P=0.242)。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研究组骨钙素(17.86±1.64)ng·mL^(-1)、(19.93±1.84)ng·mL^(-1)、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91.62±6.23)U·L^(-1)、(97.86±8.62)U·L^(-1)、骨形态发生蛋白2(75.63±6.41)ng·L^(-1)、(83.64±6.47)ng·L^(-1)均高于对照组(16.53±1.42)ng·mL^(-1)、(17.63±1.34)ng·mL^(-1)、(84.63±6.23)U·L^(-1)、(88.48±6.84)U·L^(-1)、(70.53±6.34)ng·L^(-1)、(75.64±6.53)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8、7.216、5.666、6.087、4.040、6.215,均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照组[29.41%(15/51)]与研究组[27.45%(14/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05)。结论艾地骨化醇与唑来膦酸联合使用相比于单独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效果更佳、增加骨密度,并对骨代谢相关指标
陈永杜鹃刘剑华王柯周炳康杨广杰
关键词:唑来膦酸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骨代谢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X线数字摄影对其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价值分析
2025年
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X线数字摄影(Digital X-ray Radiogrammetry,DXR)诊断及其对疾病治疗价值。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30例疑似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别应用X线数字摄影和彩超两种不同的诊断手段,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表1显示,在15例患者应用X线数字摄影检查时,阳性检出率为93.33%,而彩超的阳性检出率为73.33%,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12.502,P=0.002)。根据表2,不同病变部位的X线数字摄影与彩超检出率对比显示,左侧、右侧、中央区、内上象限、内下象限、外上象限以及外下象限的X线数字摄影检出率均高于彩超,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XR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检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优越性,尤其是在不同的病变部位检出率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本研究表明,DXR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有积极意义。
蓝芳妙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X线数字摄影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自我效能、骨痛程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锻炼自我效能、食钙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两组锻炼自我效能、食钙自我效能评分逐渐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6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逐渐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缓解骨痛。
丘林杰肖雪芹梁美贵范飞明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多元化健康教育
唑来膦酸注射液、碳酸钙D3对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
2025年
深入分析临床针对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碳酸钙D3的实际疗效。方法 从我院内共筛选出于2022年6月-2024年1月内接受诊治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纳入此次研究,将其依次进行数字编号,前45例归入对照组,后45例归入研究组,前者选择单独碳酸钙D3治疗,后者选择联合用药方式,加以采取唑来膦酸注射液,比较分许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效果、骨密度、骨代谢及不良反应方面所显示出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均更优,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 针对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联合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与碳酸钙D3效果较佳,其对于改善骨密度相关指标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平王泽世
关键词:唑来膦酸注射液男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运动管理研究进展
2025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雌激素缺乏诱发的慢性骨代谢性疾病,增加绝经后女性骨折的风险[1]。我国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为32.1%,超过50%的65岁女性罹患该病[2]。PMOP作为一种持续进展的慢性疾病是增加绝经后女性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因素,一旦确诊即需终身管理与治疗。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用药种类众多、周期长、不良反应多,并且药物对改善肌肉力量和功能的效果有限,运动在改善PMOP患者的骨骼状况、提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风险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3-4]。绝经后女性特别是PMOP患者普遍存在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等与疾病发展密切相关的消极行为[5-6],多数患者以中低等体力活动为主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高质量的运动方式,运动行为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PMOP流行病学、运动行为现状、运动行为影响因素、运动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PMOP患者的运动管理提供借鉴。
蒋黄玲赵静隋馥卉王嘉敏李双含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内分泌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2025年
探讨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我院100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碳酸钙D3片和维生素D3补充;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雷洛昔芬,必要时添加甲状旁腺素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采用SF-36量表、VAS评分、ADL评分及HAD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程度、日常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腰椎骨密度(0.95±0.10 g/cm2)、股骨颈骨密度(0.78±0.08 g/cm2)和全身骨密度(0.85±0.08 g/cm2)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F-36评分(78.45±5.32分)和ADL评分(85.45±6.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2.34±0.89分)和HADS评分(8.45±2.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WOMAC疼痛评分、NRS疼痛评分及PPI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内分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同时减轻疼痛和改善心理状态,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案。
于晶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干预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分析
2025年
探究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下,对其临床表现以及最终的康复效果。方法 共计86例骨质疏松症(绝经后)患者作为研究者,其中43例将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另43例将以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效果差异,参与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2月-2024年2月。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表现出明显优势,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的掌控上超过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则显示出更低的数值,P<0.05。结论 在绝经后妇女出现骨质疏松症后,对其以更优质的方式进行护理能帮助其更好的自我管控,控制并发发生,稳定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金佳棋
关键词:护理干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相关作者

边平达
作品数:262被引量:630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 老年人 老年女性
沈霖
作品数:537被引量:3,039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青娥丸
寿张轩
作品数:100被引量:402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 老年女性 骨密度 唑来膦酸
陈锦平
作品数:250被引量:643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老年女性
杨艳萍
作品数:133被引量:95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青娥丸 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