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5 篇“ 骨密度变化 “的相关文章
基于QCT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密度 变化 及其对OP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基于定量CT(QCT)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 (BMD)变化 及其对骨 质疏松症(OP)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06例RA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QCT及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检查,QCT测量患者的腰椎(L1、L2);DXA测量患者腰椎(L1-4)及股骨 颈处BMD,比较两组测量结果,根据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度活动组(n=36)、中度活动组(n=44)和高度活动组(n=26),比较三组BMD检测结果,以QCT和DXA临床评估标准作参考,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RA患者骨 量损失的评估结果,以DX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估DXA对RA患者OP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T值、BM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度组T值、BMD值均显著高于中度组、重度组(P<0.05),中度组T值、BMD值显著高于重度组(P<0.05);DXA和QCT对骨 量损失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CT诊断25例OP阳性,81例OP阴性,其中漏诊5例,误诊2例,诊断敏感度为94.05%,特异度为90.91%,准确率为93.40%,阳性预测值为97.53%,阴性预测值为80.00%,Kappa值为0.809。结论RA患者BDM降低程度随病情进展而增加,QCT对RA患者并发O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崔小巍 谢聿娟 余燕武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密度 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 变化 与VDR-FOKI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 变化 与维生素D受体(VDR)-FOKI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9月本院围绝经期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建立信息档案,检测腰椎骨密度 、VDR-FOKI基因并进行中医体质评估;根据骨密度 变化 水平分为骨 量正常组(骨密度 T值≥-1)和骨 量异常组(骨密度 T值<-1),对比两组VDR-FOKI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的差异。结果:128例围绝经期女性88例骨 量正常,40例骨 量异常。两组VDR-FOKI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 量正常组ff基因型占比低于骨 量异常组(P<0.05);骨 量正常组平和质占比最高,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骨 量异常组以阴虚质占比最高,其次为血瘀质。骨 量正常组中平和质占比(31.8%)较骨 量异常组(10.0%)多;阴虚质(6.8%)、血瘀质(5.7%)占比较骨 量异常组(22.5%)、(17.5%)低(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 变化 与VDR-FOKI基因多态性及中医体质有关。 张爱慕 施展宏关键词:围绝经期 骨密度 中医体质 围绝经期人群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双膦酸盐治疗依从性和骨密度 变化 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人群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双膦酸盐治疗依从性和骨密度 (BMD)变化 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该类人群焦虑和抑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温州市中心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期间诊治的248例围绝经期女性,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状态,根据结果将其分为焦虑抑郁发生组(SAS评分≥50分和SDS评分≥53分)和未发生组。分析比较2组一般资料、双膦酸盐治疗依从性以及BM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状态的因素;同时将焦虑抑郁发生组按照SAS、SD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双膦酸盐治疗依从性及骨密度 变化 的相关性。结果 完成调查的245例围绝经期女性中有71例发生焦虑抑郁,发生率为28.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BMI、无配偶、高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均为围绝经期女性发生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无慢性病、用药依从性高、高BMD是围绝经期女性发生焦虑抑郁的独立保护因素。围绝经期女性焦虑评分与双膦酸盐治疗依从性、BMD变化 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围绝经期人群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且与双膦酸盐治疗依从性和BMD变化 呈负相关关系。 张爱慕 刘三微 施展宏 周帆关键词:围绝经期 抑郁 骨密度 青春期骨密度 变化 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4年 骨密度 是反映骨 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儿童骨密度 随年龄逐渐增加,青春期骨密度 累积大幅度提速,是影响峰值骨 量最敏感的时期。性激素促进骨 形成与骨密度 获得,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峰值提升骨密度 累积。性早熟儿童青春期发育提前,青春期时长多有缩短,带来骨 量累积的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性早熟的同时影响骨 代谢。儿童25-(OH)D3水平随年龄变化 呈“U形曲线”,且青春期最低。青春期骨 量等体成分改变对骨 健康、乃至成年体质产生长远影响。 程轲 兰莉关键词:青春期 骨密度 性早熟 男性骨密度 变化 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骨密度 (BMD)变化 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606名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老年男性803例,收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数据,测量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 仪测量检测BMD,根据BMD水平分为骨 量正常组(n=251)与骨 量减少组(n=55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骨 量减少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 量减少的影响因素。结果骨 量正常组年龄低于骨 量减少组,收缩压(SBP)、血尿素(UREA)、高密度 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水平均低于骨 量减少组,谷氨酰转氨酶(GGT)、尿酸(UA)、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骨 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 量减少与年龄、SBP、UREA、HDL、HbA1c呈正相关(r>0,P<0.05),与GGT、UA、TG、Hb呈负相关(r<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与低UREA水平是骨 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的增长骨 量呈减少趋势,年龄、UREA水平是男性发生骨 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昱坤 樊世江 颜琛 方琳 宋怡夏骅 田波 熊晓慧 王章群关键词: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血尿酸 哺乳期产妇钙磷代谢及骨密度 变化 2024年 哺乳期是机体钙磷代谢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阶段,母体钙磷和骨 代谢状态在钙磷调节激素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 ,以期通过母乳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钙质。本文就哺乳期产妇钙磷代谢及骨密度 变化 特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哺乳期间母体血钙水平保持正常,血磷水平轻度升高,同时,骨 吸收和骨 形成指标升高,并出现短暂性骨密度 丢失,这些变化 与升高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PTHrP)、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及低水平的雌二醇(estradiol,E2)有关。但随着停止哺乳、月经复潮,产妇骨 代谢水平、骨密度 逐渐恢复至孕前水平。 陈莹莹 刘燕萍 王鸥关键词:哺乳期 钙磷代谢 骨密度 青少年桡骨 和胫骨 骨密度 变化 敏感期探索研究 目的:
通过测试中学生骨密度 、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及不同部位骨 骼的骨密度 变化 的特点及规律,明确青少年骨密度 变化 敏感期,证实骨密度 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间的相关性及同步发育趋势。
... 张兆琦关键词:青少年 胫骨 骨密度 敏感期 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骨密度 变化 及其临床参考价值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探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ICPP)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变化 及骨密度 Z值对女童ICPP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确诊ICPP的女童共30例,为ICPP组,分别选取与患儿年龄相同和骨 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各30名作为对照组(同年龄对照组、同骨 龄对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比ICPP组与同年龄对照组、ICPP组与同骨 龄对照组间腰椎及股骨 近端BMD的差异性,并以同年龄对照组为对照,分析Z值诊断女童ICPP的价值。结果 ICPP组女童腰椎及股骨 近端BMD均大于同年龄对照组(t=4.50、3.66,P<0.05),而与同骨 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50,P>0.05)。ROC曲线显示,Z值对诊断女童ICPP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当诊断界值为0.55时,其AUC为0.808,灵敏度为0.70,特异度为0.80。结论 ICPP女童BMD已增至同骨 龄正常儿童年龄水平,骨密度 可作为临床评估女童ICPP及其骨 骼发育程度的参考指标。 蒙元毅 夏振元 莫欣鑫 覃明安 凌福星 潘丽曲关键词:骨密度 中枢性性早熟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骨龄 健康体检者骨密度 变化 及与TSH、T4、T3水平的关系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骨密度 变化 与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体检中心于2023 年2 月~2024 年3 月期间接受的500 例健康体... 杜洁 胡晓宜关键词:骨密度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基于综合护理干预对骨 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 变化 的影响实践研究 2024年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 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 变化 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23年1月-2024年1月门诊治疗的94例骨 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骨密度 变化 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患者的腰椎、髋关节和桡骨 远端的骨密度 分别为(1.435±0.126)、(1.482±0.131)、(1.494±0.128),均高于A组的(1.179±0.104)、(1.213±0.115)、(1.207±0.113);护理满意率(93.62%)高于A组(85.11%),P<0.05。结论 在骨 质疏松症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显著提升疾病控制效果,促进患者的骨密度 水平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何瑛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相关作者
应奇峰 作品数:93 被引量:301 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变化 高龄老人 25-羟基维生素D 边平达 作品数:262 被引量:630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 老年人 老年女性 陈锦平 作品数:250 被引量:643 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老年女性 李秀央 作品数:174 被引量:1,367 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老年人 影响因素 高血压 骨密度 高龄 杨定焯 作品数:163 被引量:1,397 H指数:1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骨质疏松 骨矿含量 骨质疏松症 中老年人群